一直在說互聯網造車,在電動踏板車領域,終于有所突破了。據京東眾籌平臺提供的數據信息顯示,牛電科技的小牛N1電動車在京東眾籌平臺的首批發售于6月30日結束,在為期15天的眾籌時間內,參與人數114159人,眾籌總額72022526人民幣,共售罄15,978臺。
我們先來看看小牛公司的CEO李一男,簡單看一下他的履歷就知道此人有多厲害。
1993年6月,李一男華中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畢業,畢業后不到兩個星期加入了華為。進入華為兩天時間升任華為工程師、半個月升任主任工程師、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總經理、兩年被提拔為華為公司總工程師/中央研究部總裁、27歲成為華為公司副總裁。
2000年,李一男帶著從華為拿到的價值1000萬元的設備北上創建港灣網絡。公司迅速發展后,成為華為的競爭對手。
2006年6月,華為收購港灣網絡,李一男回到華為,任首席電信科學家、副總裁。
2007年12月,華為內部公告任命李一男為華為終端公司副總裁。
2008年10月,百度任命李一男為該公司首席技術官(CTO)。
2010年1月18日,百度正式宣布CTO李一男離職。其后,李一男加盟中國移動,任12580 CEO。
2011年7月21日,李一男宣布辭去無限訊奇CEO一職。
2011年8月18日,李一男以合伙人身份加盟金沙江創投。
2015年4月,李一男公布了新的創業項目——電動自行車。
李一男重新出山,他的小牛電動車類似小米的運作模式。李一男廣泛利用微博的優勢,發布微博話題“#你眼中的電動車#”,深入用戶進行調查,并就電池、外觀、安全性、質量等電動車用戶的普遍痛點與網友廣泛互動。
牛電科技曾借助“李一男團隊曝光”獲得了粉絲的高閱讀量。在10強文章排名中,牛電科技博得最高的關注度,李一男團隊曝光話題閱讀量達到33913。
在新品發布前期,牛電科技進行了充足的市場預熱,不斷制造話題,“鋰電革命”、“年輕人的第一臺電動車”等產品理念,更使得牛電科技和小牛電動車在互聯網圈先有了一批粉絲。在電動車即將面市發布之時,李一男和牛電科技官方微博更是通過微博平臺頻頻抖出“包袱”,吊足了粉絲們的胃口。
隨后,牛電科技更是借助此次眾籌話題的營銷運作,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首先,單是李一男的光環就吸引了大量媒體對這個傳奇創始人和他的創業項目進行報道;其次,李一男豐富的個人從業背景和人脈,讓他身邊多了很多投資人站臺背書,諸如李開復、徐小平、傅盛等大佬們都在自己的圈內呼朋喚友來關注;最后,在產品眾籌上線前的新品發布會,牛電科技也邀請了大量媒體參與,吸引了足夠的眼球。小牛N1電動車發布后,牛電科技還請來了諸如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這種在互聯網與汽車圈的雙棲明星來試玩傳播。
牛電科技在經過廣泛市場調研后發現,城市擁堵、浪費時間、不環保、電池續航不給力是電動車市場用戶的普遍痛點,而解決電池技術提供的續航能力是未來電動車發展的關鍵。此次京東眾籌發布的小牛NI電動車采用了可提供超長續航能力與安全穩定性的日本原裝松下鋰電池,壽命長達5年。而1560wh電量,足夠支撐100km以上的續航里程。此外,NI產品同時配有汽車級BMS智能電池管理系統,可為整個電池提供安全保障。
牛電科技在京東成功眾籌之后,小牛NI電動車將完全采用互聯網電商渠道銷售,這一點和小米一樣,這也是首款完全在電商平臺上銷售的電動車。傳統電動車由于車身加電池的重量很大,不方便運輸與安裝,因此需要在門店銷售,而小牛NI電動車憑借設計上的優勢,完全可以實現“送貨上門,拆箱可騎”。在售后服務上,牛電科技目前合作建設了3000家線下O2O體驗店,充當產品展示、試車、售后維修的角色,體驗店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30天只換不修。與此同時,牛電科技還會把“小牛電動刷新城市”線下試駕活動從北京擴展到其他城市,而線下體驗活動的內容也將同步成為線上展示的內容素材,由此打造一個O2O閉環。
目前電動踏板車市場足夠大,僅中國市場就有2億保有量,在全球更是有巨大的潛力,但是高品質低價格的產品還沒出現。從技術層看,目前85%以上的電動踏板車還使用鉛酸電池,沒有采用最新的鋰電池,技術層面太過保守。再從產品層面看,電動踏板車行業多年來缺乏設計,需要智能化升級。
小牛電動打造爆款、用互聯網進行營銷,這在手機等科技行業早已不陌生,但把這些帶入傳統的電動車制造領域,就是對傳統產業的變革升級。
這是正標準的利用“互聯網+”的方式帶動傳統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