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管理思維能夠幫助中國的企業家解決長遠的問題,能夠幫助中國企業打通內部的高速公路。
中國的老板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善變。老板變得快,制度變得多。這種善變給中國的企業帶來的問題是一是企業內部不穩定;二是管理體系不牢固,員工不知所措;三是缺乏長遠的考慮,形不成長久的發展。
中國老板這種善變跟中國文化有一定的關系。中國文化起源于水。水的特點就是善變,水無形,放在杯子里是杯子的樣子,放在碗里是碗的樣子,放在瓶子里是瓶子的樣子。這種水文化既形成了中國人的靈活性,也形成了中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定性。
說到定性,有人會問:老板沒有定性到底是好是壞?其實,沒有定性,運用得好是靈活,運用不好就是亂變無序。
不過,企業小的時候老板沒定性絕對是個好事,因為這個階段老板沒定性,他就會去不斷嘗試,這便于企業抓住機會。企業大了,有一定規模了,老板如果還沒定性,有了制度朝令夕改,絕對就是壞事。 因此,這就需要戰略管理思維約束企業家,通過建立內部高速公路約束企業,推動企業發展。通過戰略管理策略建立內部的高速公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企業小的時候走的是羊腸小道,走羊腸小道,你想停下來就停下來。大了怎么辦,必須通過戰略思維建立高速公路。而走高速公路你要想休息必須找服務區,而且你的速度不能快也不能慢,必須保持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也就是說,走羊腸小道你可以靈活掌握規則,但是走高速路你必須遵守既定的行車規則,不能隨意變化。大家一定要理解企業從走羊腸小道到走高速公路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可以說,從走羊腸小道到走高速公路,這就是中國企業家的突破。中國的企業要想有大的發展,企業家必須要修建企業內部的“高速公路”。

一、高速公路的建設需要戰略管理思維
高速公路需要設計、修建。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需要設計收費口,服務區,需要設計汽車的行駛規則。這些都是需要戰略思維。
二、高速公路運行需要戰略思維
大家都知道,要想上高速公路必須找到入口,要想下高速公路必須找到出口,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行進的時候必須要有服務區,要有單行道。這些就是戰略思維。
對于企業來說,流程是企業內部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建設運行流程這能夠幫助企業提高效率,推動企業的發展。
構建流程的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流程要有接口。第二個要研究流程的各個環節。第三,控制好流程。有了流程,有了流程的入口,管理者要想做好把控工作就要制定相應的規則,把流程每個環節的職責講清楚。這樣,相關人員只需要找到對接的入口,管理者在入口和出口把好關就可以了。
在企業的實踐中,有人把流程寫在紙上,以為這樣就可以行之有效。實際上,好的流程是運轉出來的,僅僅寫在紙上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流程上的各個環節,每個環節涉及的每個員工,每個員工肩負的職責、具備的能力,都會影響流程的結果。所以要建立一個流程,每個環節都要弄清楚,入口要清楚,出口要清楚,責任人是誰,職責是什么,需要什么樣的能力,要達到什么樣的結果。這些都弄清楚了,流程才算完整。每個環節都做到位了,流程才能很好地運轉。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也是一樣。比如我也一直堅持用內部的高速公路來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比如我要到哪去,我不親自打電話。這個環節應該發揮助理的作用。因為很多事情都會有變化,我聯系好了再有變化就會浪費我很多時間。把聯系、接洽的環節交給助理,我就能騰出更多的時間研究我的課程,我只需要專門把課講好就可以了。這就是流程的作用。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流程方面,企業家要有構造流程的能力,管理者要有運行流程的能力,員工要有堅守流程的能力。
著名商業模式咨詢專家李江濤教授商業模式實戰訓練營第七期于2015年4月17-19日在北京舉行,1、完整介紹商業模式設計理論體系和最新的研究成果;2、學習、剖析最新的商業模式咨詢案例3、輔導學員設計自己企業的商業模式;4、教會學員從投融資者的角度完善自己企業的商業模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