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維是每個管理者都必備的一種思維。在管理思維的基礎上,培養戰略思維的能力,領導者才能脫穎而出。我們知道,戰略思維要看全局,看長遠,看重大問題。看,是一種行為,因此戰略思維不是空洞的概念,它在企業管理中是有實用價值的。
戰略思維首先要建立在管理思維的基礎上,具備管理思維才能有戰略思維。我們之所以說戰略思維是領導者考慮的事情,就是因為領導者具備了一定的管理思維,具備了形成戰略思維的基礎。
管理思維就是做好計劃,控制眼前的事,做好管理,而戰略思維的本質是全程控制,從起點到終點整體的研究。就好比播下一粒種子,到生根發芽,植株成長成熟,再到收獲糧食,這就是全程控制。全程控制是領導者戰略思維能力的體現,目的是要全程駕馭,駕馭明天,駕馭后天。
我們知道,人類最初上山打獵,上山采野果子,和動物是一樣的。人是用弓箭去打獵物,猛獸是用爪子打獵物,但是結果都是一樣的。管理學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是在人類學會了把野狼變成狗,把野豬變成豬,把野雞變成雞,產生了養殖業之后。養殖業的出現是人類脫離動物的標志。以農業為主的種植業是人類脫離動物的標志。養殖業和種植業的出現,代表著人類對資源的控制能力提高了。人類發明了這兩個行業徹底擺脫了動物。養殖和種植的過程就是人對動植物管理的過程,這里面產生的管理思想我們稱之為全程控制。
養殖業的發展告訴我們什么?要提前去占有資源,提前去規劃資源。種植業的發展告訴我們什么?人類管理最主要的東西就是全程控制,當人類認識到這四個字的時候,代表著管理的形成。管理更深刻的含義不在于發現和占有的早晚,而在于你占有一個東西東西之后是否很好地使用了它,是否在同樣的時間內創造了更多的價值。
戰略思維的目的是為了提前占有資源。隨著種植業、養殖業團隊的出現,代表著人類具有了對自然的駕馭能力,從對自然機會的使用變成了去駕馭自然,這就是全程控制。
戰略思維的本質就是全程控制,戰略思維的目的是為了提前占有資源,怎樣提前占有?即把機會培養起來,像養殖一樣把動物養大,從而獲得更大的機會。從抓住機會到培養機會,這是戰略的革命性變化,這也是全程控制。現在企業打造產業鏈,全產業鏈經營,也是為了培養機會,駕馭機會。
不是只注重結果,而是注重起點,注重過程,像我們熟悉的中醫文化一樣,追根尋源,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所以我們說,全程控制理論是管理學真正的思想,明白了全程控制就會明白為什么要制定計劃、組織、協調、領導等等。這都是全程控制中的環節,這些環節串起來就能從起點研究到終點,這是戰略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