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想讓企業轉變職能很簡單,就像十萬大裁軍一樣,一紙令下軍人全部脫軍裝轉業。所以,央企一定要制訂適應未來發展的長遠戰略。一是代表國家制訂企業發展戰略,讓企業的發展配合國家發展的步伐;二是代表企業內部制訂企業發展戰略,解決企業內部利益相關者的問題。畢竟對于職工來說,誰也不希望離開自己的崗位。因此作為領導者要協調好各種關系。
大連萬達后來之所以要做城市綜合體,最重要的原因是領導層意識到,一個城市核心地帶的資源是有限的,開發完了賣掉以后萬達下一步干什么?企業的員工怎么養活?萬達除了會開發房地產還能干些什么?
正因為考慮到企業長遠的發展,王健林才把住宅賣掉,把商鋪留下,經營深度開發,經營資源占有,搞百貨、酒店、影院等。從這個層次來說,王健林是個有長遠眼光的人,他考慮的是企業的長期發展。
當時很多施工企業和房地產開發商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忙于搞建設,搞投資征地蓋樓,卻沒有想到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以后,當中國大規模的建設完成了以后怎么辦?就像恐龍一樣,生存條件發生了變化時怎么生存?有些人可能會產生懷疑,難道有一天還會不需要建筑嗎?這并非聳人聽聞,翻開世界各國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到,不論農村建設還是城市建設都會有飽和的時候。所以我們要有長遠思維,要考慮未來我們的生存空間在哪里。當自己熟悉的行業沒有機會之后,你如何從專業化向綜合專業化過渡?大連萬達正是考慮到中國的建設市場有一天會出現飽和才研究城市綜合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