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紀,大大小小的公司有上億家,每天有新公司成立,然后也就每天有很多的公司關門大吉。為什么呢?公司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如果沒有與時俱進,必定會被淘汰:公司老總沒有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計劃不周全,也會被市場淘汰;或是企業市場打不開,產生的經濟效益滿足不了企業經營下去的成本等等……,成功的方法大致相同,失敗的關鍵要素各有不同。
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各種規章制度,組織機構日趨完善,因此體制也變得復雜、部門也多起來,繼而會出現一連串的問題,總結下來有以下幾點,我們應該引起重視:
第一、有戰略,但執行不力;戰略分長期、中期、短期,做的戰略很多,但大部分只能是‘紙上談兵’,執行不了,往往是空洞的設想跟規劃,戰略沒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去規劃,沒有一個詳細的執行路線,沒有保障規劃實現的具體舉措。
第二、有目標,但落實不到位;很多企業的管理者都知道要下達目標,年度的、季度的、月度的。可是有多少真正的落實到位了呢?都成了一串空洞的數字。沒有將目標逐時、逐項、逐人分解落實,到后來又成了一紙空文。
第三、有組織,但本位主義;部門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化、職能越來越分解,因此也會導致組織的緊密性越來越差。各部門之間的邊界會越來越清晰,那么銜接也就越來越不順暢、溝通障礙明顯、協作成本增加、內耗變大,部門之間各自為政。
第四、有制度,但監管不嚴;企業為了做好管理,制定的制度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真正執行起來發現又找不到參考標準,導致流于形式,產生“多頭”管理,員工不知道按那一套執行,因此監管很難。看似規范、法制化的管理卻沒有可操作性。
第五、有流程,但效率不高;為了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于是企業建立了大量看似完善的生產、工藝、財務、服務等流程制度,但卻沒有建立起流程之間的有效控制系統和內部客戶鏈關系(即下道流程是上道流程的客戶),出現流程之間的脫節和扯皮,致使效率低下。
第六、有人員,但人心渙散;企業發展壯大后,人員不斷增加更新,人才不斷的引進,也就會有不同的觀點、理論,我們又會發現如何凝聚人心又成了一個重大的問題,企業如若要避免人心渙散,就要把企業文化放到基層去,讓基層員工認可公司的企業文化。
第七,有績效,但流于形式;每個企業都會建立績效考核機制,來激勵或是督促員工來執行工作,但是獎罰卻流于形式,一般考核的都是軟指標,沒有真金白銀來得實際,當然業務部門除外。績效要實在的落實下來具體的準則,獎罰分明。
2015年黃金時代最新課程:
【時間】1月17日——《中國企業,中國文化》,我們一起跟繆瑋‘大師兄’學習探討,企業VS文化.
【投資】1980元
【優惠】免費政策:注意前50名報名者。老學員享受680的政策。
【時間】2月24日至3月4日——《中堅力量新春特訓營》,課程告訴我們需要怎樣的中層干部?
【投資】15800元/人(優惠價9000元/人,每天低至1000元,限額100人)團購享更多優惠
【聯系電話】劉小姐13387498553或0731-84432488,企業QQ:200506017,(報名請提交“姓名+公司+職位+聯系方式+個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