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組織最佳實踐萃取?
一個崗位有很多人次從事過,勢必會形成做事的最佳方式;一個人做了很多工作,勢必會在某個事項上做得最好。把崗位做事的最佳方式和個人做得最好的事項一一總結出來,就是組織的最佳實踐。萃取組織的最佳實踐就是組織經驗萃取。
2.萃取組織最佳實踐有什么用?
組織之所以比個人強大,除了是團隊之間的合力之外,就是可以快速傳承優秀的做法和經驗。崗位說明書、制度、指導手冊、培訓等都是傳遞組織經驗的形式。
組織的最佳實踐萃取整理之后,就會形成指導手冊、課程乃至圖書,讓后來者在前人的優秀經驗的基礎上成長。可以讓新人快速成長,快速為企業創造價值。
3.組織最佳實踐萃取能解決什么問題?
(1)解決培訓沒有成果的問題。現在很多培訓之后,什么成果也沒形成,無論再好的培訓,學員一周之后基本也都會遺忘。而組織最佳實踐萃取課程可以做到課程結束就會產出成果。
(2)解決關鍵崗位的優秀經驗流失的問題。組織最佳實踐萃取就是萃取優秀人員的優秀經驗,匯總之后就會形成經驗集,這就是在做崗位的知識管理,比如銷售崗位的最佳實踐。
(3)解決公司存在某個問題。可以結合公司當前存在一個問題,邀請利益相關者集思廣益,共同萃取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
(4)解決某個主題經驗流失的問題。公司里某個主題或某個做法做的很好,但一直沒有提煉總結出來,沒有形成工具模型、方法論,組織最佳實踐萃取可以形成某個主題的方法論,比如服務方法論。
4.怎么萃取組織最佳實踐呢?
萃取組織最佳實踐是依托于組織的最佳實踐,通過訪談技術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通過發散技術了解更多可能經驗,通過分析技術明確主要經驗,通過收斂技術聚焦團隊智慧,通過表達技術結構化地呈現最佳實踐,將其拆分為案例、經驗、步驟、難點、注意等幾個方面,并提煉簡單易記的標題名字,最后匯總成手冊。
5.組織最佳實踐萃取和復盤有什么區別嗎?
復盤是將過去經歷過事情做個回顧、總結,找出成功點和失敗點,總結經驗和教訓。組織最佳實踐萃取其實也是復盤,只是更強調萃取成功的經歷——即最佳實踐,提煉出具體的操作流程來,以便其他人可以復制。
6.什么情況下上這個課程?
某個關鍵崗位流動率高,新來的員工成長速度慢,此時需要總結最佳實踐;
某個崗位或某項工作重復性高,但一直沒把工作經驗總結出來;
新組建的部門還在探索期,有的人剛好有最佳實踐,需要總結以便推廣;
重要培訓一直沒有成果,領導希望看到培訓中的成果;
在建設企業的培訓課程體系,希望快速總結組織的最佳實踐;
內訓師在課程開發時困難,需要學會總結自身的先進經驗;
企業打算做組織的知識管理,需要培養一批最佳實踐萃取的內訓師。
7.這個課程適用于什么人群?
想要萃取什么主題的經驗,就召集什么樣的人群。比如萃取銷售的最佳實踐,就召集公司里的銷售骨干上課;想萃取中層管理者的管理經驗,就召集公司里的中層管理者。
如果是公司級的主題,就要召集不同部門的骨干精英了。
如果企業打算內化這門課,學員對象就是部門經理和內訓師了。
8.這個課程可以定制嗎?
組織最佳實踐萃取,是一種方法技能,是容易培養和遷移的技能。所謂定制,就是結合組織要萃取最佳實踐的主題,應用組織萃取技術進行即可。
主題可以是一個崗位、一個問題、一個主題、一個部門,可以通用的職業化、溝通、執行力,可以專業的銷售、服務、研發,也可以各層管理者的經驗萃取。
9.這個課程要上幾天?
組織最佳實踐萃取可以分為《萃取組織最佳實踐的三項技能》和《萃取組織最佳實踐的六項技術》兩門標準課程。
《萃取組織最佳實踐的三項技能》的標準版是2天。這個課程還可以結合企業里的某個主題進行深度應用,比如結合部門、崗位、主題、管理,形成《部門最佳實踐的萃取與管理》、《關鍵崗位的最佳實踐萃取》、《基于主題的最佳實踐萃取》、《管理者的最佳實踐萃取》等課程,每個主題的萃取課程也是2天。
《萃取組織最佳實踐的六項技術》包括了六大技術,精華版是2天。其中五個技術可以進一步拓展為課程:《訪談技術》、《發散技術》、《分析技術》、《收斂技術》、《表達技術》,每個技術1天。企業打算內化課程就可以進一步學習萃取技術的拓展課程。
如果希望老師深度參與到某個主題經驗的萃取中,做成咨詢項目,一般在1周到1個月時間,根據主題和企業需求,具體可以跟老師商量。
10.誰來上這個課程?
由善用建構主義、行動學習的引導師王興權老師來上課。王老師最開始是研究職業生涯管理的,有10年的研究經驗,出版過9本書。在研究職業生涯管理的過程中,有一個分支是如何把工作做專做好的主題,王老師將這個領域做了深度研究,結合組織知識管理、結構性思維、如何寫一本書等內容,將之開發為《如何萃取組織的最佳實踐》和《組織最佳實踐的萃取技術》兩門課程。
11.這個課程限定學員人數嗎?
組織最佳實踐的萃取是一種方法技能,是需要學員深度參與和練習才能掌握的,所以學員人數最好的28人之內(四組)。這樣,老師可以讓學員更好地參與進來,讓學員最快地掌握這門技能。
12.上這個課需要什么物料?怎么配合老師?
(1)每組每天5張大白紙,紅藍黑筆各1只;
(2)每組2臺筆記本電腦、1個U盤;
(3)每組2個電腦記錄人員;
(4)音箱;
(5)企業領導在現場要鼓勵學員參與和分享。
13.課前會怎么做?
(1)了解組織當前狀況,明確萃取經驗的主題和維度。
(2)和個別學員進行溝通,預熱,了解情況。
(3)學員去老師微信公眾號:組織經驗萃取(OKM2016)看學員文章,預習。
14.授課采用什么形式?
采用建構主義、行動學習、引導技術等強調學員體驗和參與的教學方式,老師講授與學員練習的時間各占一半。
建構主義相信學員有能力學習課程內容,行動學習高效地收斂團隊智慧,引導技術讓學員使用工具提煉經驗。
如何萃取組織經驗,王老師還專門總結了六門萃取技術課程,暖場技術、訪談技術、發散技術、分析技術、收斂技術、表達技術,如果企業要內化這個課,就可以進一步學習這些萃取技術。
15.課后會有什么成果?
(1)課程結束時形成1.0版本的經驗集。
(2)經過老師為期一個月的線上指導,可以形成正式的經驗集。
(3)經驗集可以制作成手冊、開發成課程。在組織里傳播。
16.課后會有跟蹤嗎?怎么跟蹤?
課后有一個月的在線指導。
一般是:第一周是修改10版本文章的時間,學員有問題隨時在群里留言,老師定時晚上解答。第二周老師點評學員的修改版。第三周繼續完善。第四周確定經驗集的2.0版本。
也可以跟老師具體商定線上一個月如何輔導、跟蹤的措施。
17.課程怎么保證落地?
(1)培訓前明確萃取的主題和維度。根據企業需求,要確定萃取什么主題的經驗,要萃取到主題的哪級目錄,這樣才好結合時間和人員,在課程結束時就能完成結果的呈現。
(2)課程中學員練習時間占一半。因為是萃取學員的最佳實踐,所以學員在課上的練習、總結的時間就會占一半。
(3)課程即將結束時老師匯總成果。課程中每組要準備電腦,以便錄入文字。老師會定時把學員的成果匯總、編輯、整理,形成1.0版本的經驗集。
(4)課后4周內在微信群里指導完善。學員在10版本經驗集的基礎上要做修改、完善,第一周是修改時間,學員有問題隨時在群里留言,老師定時晚上解答。第二周老師點評學員的修改版。第三周繼續完善。第四周定2.0版本。
18.讓學員回去自己總結經驗可以嗎?
根據實際經驗,學員回去自己總結的可能性比較小,而且比較慢,除非有領導的強制要求。
2天課程,就可以帶領學員形成經驗的初稿,讓學員在課程練習、產出是比較靠譜的。
后續的跟蹤需要公司的要求,學員才能撰寫最佳實踐。
19.有哪些企業在上這個課?
現在企業的培訓,已經開始從“外向式借力”轉向“內生式萃取”,之前企業培訓往往是借助于外部專家,但因為培訓的內容需要學員經過轉化,才能應用于業務場景,大大降低了培訓的效果。
培訓現在已經到了要成果的時候,很多企業都在積極整理自己的最佳實踐,在聯想叫復盤,在其他企業叫組織知識管理。王老師的組織經驗萃取課程在用友、東軟、百度等企業都有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更加重視過去形成的最佳實踐的整理,畢竟發生的經歷提煉了才叫經驗,否則只能是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