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教育才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標準是什么?在現實教育教學的中,孩子需要怎樣的教育,我們應該給孩子什么樣的教育,是每一個教育與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全社會應該思考的大問題。在中國,地域的差別、貧富的差距是客觀存在,人們對于教育也存在著不同的理解,社會在發展,教育也在悄悄地改變。有人說,這是一個功利的時代,教育日趨功利本源缺失,又有人說,這是一個追求真理、發展真理的時代,呼喚教育回歸本真。那么,真教育應該是怎樣的一個形態呢?
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如何“求真”,如何學做“真人”?“真”是什么?“真”是自然天性,也指真理,真誠。“本真”的意思是:真實的、不加任何修飾的內心世界及外在表現。“本真教育”的“本真”是“立本求真”。“立本”語出《中庸》“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以及《論語》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立本,就是要確立道德至上的理念,做道德高尚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說,“立本”就是崇尚美德,追求至善。“求真”語出陶行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求真,就是要認識世界,探索規律,崇尚科學,堅持真理。只有注重“立本”,方可更好地“求真”。
德國著名教育思想家、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曾提出:“人類的將來,取決于本真教育的能否成功。”
法國人文主義作家,思想家蒙田教授在《熱愛生命》一書中也曾提出過:領悟生命的意義,認識本真的生命。
由此可見,本真教育理念具有非常深的人文和理論根基,國外教育學界對此也有十分豐富的論述。中國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華南區主任吳剛老師也倡導提出,應試教育加素質化教育的今天,就要讓教育回歸本真,尊重本性,做到因材施教,實施本土化教育教學,方能做到真智慧,真教育,真課堂。
教育與生命密不可分,生命是教育的原點、教育是生命發展的需要,教育應當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積。現實和功利的社會,讓教育與生命有著本質的偏離,“人人成才”成為教育的追求,而“人人成人”卻被慢慢被遺忘,因此教育必須回歸本真,只有本真教育才能讓教育找到回家的路,讓我們在教育的路上真正看到教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