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屆健康中國論壇在京舉辦,該論壇由醫藥衛生健康領域的專家、行業協會、主流傳媒及產業界廣泛參與,梳理醫藥衛生健康領域一年內的大事,并發布年度十大人物等公益榜單。其中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郝萬山當選2015年度“十大健康人物”,而其最新著作《不生氣就不生病》也已暢銷10萬冊。
作為傷寒論圭臬級的主講,郝萬山當選“健康中國?2015年度十大人物”可謂實至名歸。當天為他頒獎的嘉賓評價說,郝萬山教授從事健康教育35年,著有30余部學術著作,并且舉辦了600多場活動演講,足跡遍布29個省市和港臺地區。他以醫者的專業和學者的睿智,用說故事的方式將健康娓娓道來。他用通俗的語言和故事,慢條斯理轉譯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
據了解,郝萬山教授因為扎實的中醫理論知識和深入淺出的講解,而經常被邀請至權威性電視節目普及中醫知識。今年在北京衛視《養生堂》熱播的郝萬山說健康系列節目之“七情可致病亦可治病”的養生觀就深為觀眾認可,使得“不生氣就不生病”成為2015年最時髦的養生流行語。
而郝萬山教授將這一觀點也寫入自己著作《不生氣就不生病》中,該書秉承了郝萬山教授以故事說健康的傳播模式,將養生的要領和真諦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書中提出的“百病生于氣,養生先養心”的健康理念也讓讀者耳目一新。郝萬山認為,身體的自我調節功能才是健康的保護神。他經常提醒病人,真正高明的醫生不在醫院,而在你的身體之內;最珍貴的靈丹妙藥不在藥店,而在你的身體之中,就看你會不會利用。
而現代人因為焦慮,抑制了人體自身的健康保護機能。郝萬山反復強調:生命的開始就是衰老的啟動,養生抗衰老是一輩子都要做的事情。有人會說,小小年紀哪用得著什么養生,豈不是讓青年人都像老人一樣生活!還有的年輕人說,晚上9時就睡覺,豈不成了山村老翁了?可長期的晝夜顛倒或酒精刺激都是對自己身體的摧殘?,F在的焦慮癥、抑郁癥早已成為像感冒一樣的常見病,心腦血管病、代謝疾病的發病年齡不斷向年輕人靠攏,大多是不懂養生而“作”出來的。如果我們都能像《黃帝內經》所說的“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就會減少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果你沒有時間打理笨重的運動器械,或懶得去健身房,那就來場微運動吧:用科學的運動、按摩等自然療法激活體內一些儲存能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