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16家上市銀行年報發布進入收官階段,一個現象是,銀行業開始重視零售業務。中信銀行管理層上周密集接受媒體采訪,詳談“大零售戰略轉型”,中信銀行向來以“公司業務”為主,但2013年期零售金融營業收入占全行總營收的比重上升到19%,創下該行史上新高。
銀行業為何要轉型?一個大背景是,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銀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過去“躺著掙錢的日子”難以延續,因此過去不被銀行重視的“零售業務”,現在卻變成了新的藍海,各家紛紛跑馬圈地。此外,中信銀行副行長孫德順認為,從大的經濟周期和社會誠信環境來看,目前也是發力零售業務的好時機。
孫德順:中國經濟進入以平穩期以后,從銀行經營來講,零售業務的風險是相對比較小的,也是比較好控制的;而在中國現行的誠信體系和法律框架下,大家都比較珍惜自己的信用,所以做零售業務的風險越來越小。
布局零售業務,中信銀行的打法跟其他銀行有所不同。第一個特點,是大力拓展跟第三方機構的合作,雙方共享用戶資源,比如:跟我愛我家合作切入二手房貸市場;跟龐大汽貿合作,進入汽車消費信貸市場;跟高端婦幼醫院合作,將家庭主婦拉入中信銀行服務圈。這種通過合作切入不同服務領域的做法,讓中信銀行既借助了合作方的專業力量,也多出了成百上千個營銷網點。中信銀行消費金融部副總經理奚國光分析:
奚國光:兩方的合作,資源的共享,它能更好地來拓展我們共同的市場,是這么一種邏輯,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消費信貸,包括其他的零售板塊業務條線去大力去擴展渠道合作的原因。其實1+1能產生差額利潤。
做零售業務,銀行業此前興起一股“社區銀行”熱潮,各家銀行都有鋪設網點的沖動。但中信銀行始終按兵不動,最終卻走了一條建立“旗艦店”的路子,在42個分行,分別建立一家“旗艦店”,主打客戶體驗。對這種選擇,孫德順解釋:
孫德順:前一段熱炒的社區銀行,我們就有一個清醒的定位,絕對不能聽別人的忽悠,如果鋪出去幾千家社區銀行,最難辦的是風險的控制和用戶的獲取,將來成本會無限擴張。現在網絡的發展對我們的銀行渠道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還是原來那種跑馬占地去亂鋪設網點么?實際上銀行建一個網點的時候,成本比一般商鋪高很多。
孫德順說,發展零售業務,銀行一定要有特色,否則沒有意義。而中信銀行就是要圍繞房、車、健康,圍繞女性和老人,展開業務。
孫德順:中信銀行零售這塊,一定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別人再干什么,跟我們沒關系。那我服務哪一類客戶呢?就是圍繞女性、老年人,做家庭財富管理的服務運營商,就打這個定位。因為如果要全照顧到了,這家銀行就沒法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