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互聯網對汽車產業的影響:從“產業鏈”到“產業圈”。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汽車產業“觸網”主要表現在產品技術、銷售服務、靈活用車等方面
投資要點
報告緣起:互聯網對于汽車的影響,日見深遠?!捌囍?、易車”美股股價大幅上漲,引發投資人對于汽車產業觸網的關注;“滴滴、快的”打車軟件之爭,打開市場對于入口的想象;“易到用車”受攜程注資;電子展,照亮汽車巨頭們準備已久的智能汽車、車聯網征程。
在我們看的到的,以及看不到的地方,汽車產業的各個環節,都在前所未有的“加速觸網”。為此,我們特推出“擁抱互聯網的汽車行業”專題報告。
互聯網對汽車產業的影響:從“產業鏈”到“產業圈”。互聯網普及,改變消費者地位:不再是產業鏈末端的被動接受者,而成為產業變革的主導者。
我們看到,離消費者越近的地方,企業和品牌的不可替代性越高、經營的附加值也通常更高。互聯網將改變原有“零部件->整車研發制造->銷售->使用->維修服務”的產業鏈模式。最終,汽車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有機會通過互聯網來貼近消費者,汽車“產業鏈”將逐漸向“產業圈”演變。
加速觸網的汽車行業:四個可能的投資方向。汽車產業“觸網”主要表現在產品技術、銷售服務、靈活用車等方面。
A)技術和產品層面:智能汽車和車聯網是大勢所趨。汽車電子化率將持續提升,有望面臨一場智能革命。除駕駛的樂趣外,汽車還將帶給我們更多便捷、娛樂和更好的安全體驗。汽車電子/智能汽車,車聯網,乃至未來智能交通產業鏈,有望催生千億量級的新增市場。
B)購買決策和一般使用:垂直網站有助于消除價格等信息不對稱;OEM和經銷商試水汽車電商。專業垂直網站,通過互動分享、信息挖掘、上下游合作等方式,實現B2C的廣告/信息推送、C2B的大數據匯總,未來更有望拓展基于C2C的二手車、汽車共享等更有潛力的市場。
C)移動互聯和高效用車:基于位置信息的O2O應用。滴滴打車、快的打車、易到用車等新商業模式涌現?;谄囄恢眯畔⒌腛2O應用,既有助于提升汽車使用效率,亦能創造新服務、新需求、新增長,也是移動互聯網平臺類公司的主戰場和必爭地。
D)售后維修&二手車:未被充分挖掘的O2O金礦。維修服務O2O、零部件銷售O2O打破原有4S店壟斷,挑戰原有產業格局。伴隨汽車保有量規模快速提升,將有更多公司進入汽車服務及二手車O2O市場。
風險因素:創新并非萬能,任何技術創新都會受制于原有體制。在預期市場變革的同時,也不得不尊重一些具有特色性的客觀規律。基于互聯網的汽車產業拓展,初期對于商業模式的關注可能大于盈利模式。
行業評級:我們提示互聯網對于汽車行業的影響,及其帶來的投資機會。建議關注:1)勇于嘗試新業務、新模式,主動擁抱互聯網的傳統公司,2)可能成為智能汽車、車聯網供應商的零部件公司。建議關注:比亞迪、星宇股份、均勝電子、上汽集團、榮之聯、四維圖新。
一、狼來了么?互聯網對于汽車產業的沖擊已經顯現
“汽車之家、易車”美股股價大幅上漲,引發投資人對于汽車產業觸網的關注;“滴滴、快的”打車軟件之爭,打開市場對于O2O入口的想象;“易到用車”受攜程注資;CES電子展,照亮汽車巨頭們準備已久的智能汽車、車聯網征程。
在我們看的到的,以及看不到的地方,汽車產業的各個環節,都在前所未有的“加速觸網”。為此,我們特推出“擁抱互聯網的汽車行業”專題報告。
易車股價2013年初以來累計上漲了346%,汽車之家也于2013年12月11日在紐交所成功上市,上市首日股價即上漲76.88%,引發投資人對于汽車產業觸網的關注。
圖:易車2013年漲幅超過300%
2014年1月10日,嘀嘀打車軟件在32個城市開通微信支付,使用微信支付,乘客車費立減10元、出租車司機立獎10元。10天后,快的打車則和支付寶宣布,全國40個主要城市的40余萬快的出租車支持支付寶收款,使用支付寶,乘客車費返現10元,出租車獎勵10元。打車軟件之爭的背后,是互聯網巨頭對于移動支付的爭奪,同時打開市場對于O2O入口的想象。
2014年拉斯維加斯CES(國機消費電子展)上各大汽車廠商投入空前。全球市場上主要整車、零部件集團均攜帶自己最有影響力的產品悉數到場,幾乎占據半個北展館,甚至讓人誤以為進入車展現場。智能互聯在汽車行業已經不再停留在概念階段,正實實在在地發生并在現實中成長。由此引發國內投資人對于汽車電子、車聯網板塊的強烈關注。
二、互聯網如何影響汽車產業?從“產業鏈”到“產業圈”
互聯網越來越普及,中國擁有超過6億網民。根據CNNIC的統計,中國網民規模已經從2005年的1.1億快速提高至2013年的6.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從2005年的8.5%提升至2013年的45.8%。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基于互聯網各類應用的日益豐富,互聯網對于人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均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互聯網對汽車的影響:從以產品為主導的“產業鏈”到以用戶為核心的“產業圈”。由于互聯網的引入,消費者的地位發生改變,不再是產業鏈末端的被動接受者。相反的,成為了產業變革的主導者。
我們看到,離消費者越近的地方,企業的不可替代性往往越高、經營的附加值也越高?;ヂ摼W改變了原有“零部件->整車研發制造->銷售->使用->維修服務”的產業鏈模式。最終,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要趨向貼近消費者,“產業鏈”逐漸演變為“產業圈”。
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汽車消費人群的年輕化,互聯網在用戶選車、購車、用車等汽車消費決策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根據新華信2013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在購車前、選車過程、售后、二手車等環節通過互聯網渠道了解相關信息的比例已經明顯高于電視、報紙等傳統渠道。
圖:不同時期車主對“車信息”的了解渠道比較
80后成為汽車消費的主力人群。80后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消費理念與互聯網的聯系更加緊密。伴隨8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力,汽車消費理念和決策過程也在發生改變。統計數據表明,80后消費者占汽車消費人群的比例已由2007年的23%提升至2011年的43%。我們估計,該數據在2014年或已經突破50%。
用戶使用互聯網等新媒體的時長超過傳統媒體。新媒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時效性強、參與度高,比傳統媒體更有信息優勢,越來越受到用戶的親睞。根據新華信2013年的調查數據顯示,車主及潛在車主使用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平均時長超過報紙和電視等傳統媒體。
三、應用之一(產品+技術):智能汽車、車聯網
伴隨汽車智能化、車聯網的發展,汽車有望成為下一個快速增長的移動終端。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年銷售規模突破2000萬輛,汽車保有量超過1億輛,伴隨汽車智能化、車聯網、以及4G網絡的發展,預計汽車有望成為繼電視、電腦、手機、平板電腦之后,下一個快速增長的移動終端。
針對汽車這個“移動終端”,應用市場空間巨大。未來隨著汽車智能化的提高,車聯網的普及,汽車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移動智能終端,針對汽車的應用市場空間巨大:
1)潛在用戶群體大:參照海外成熟汽車市場發展軌跡,預計未來中國千人口汽車保有量有望達到300-400輛的水平,對應約4億輛的汽車保有量。
2)在線時間有保障:如果汽車能夠實現實時在線,那么駕駛時長同時也是車主的在線時長。按照每輛車年平均1萬公里的里程,平均50公里時速,全年駕駛時間約200小時,平均每天駕駛時長超過半小時。
3)潛在ARPU值高:目前汽車平均售價約10萬元,盡管當前消費者對于車聯網的認知和消費意愿仍偏低,但車主的確具有相對較強的消費能力,潛在ARPU值高。
(一)汽車智能化
汽車智能化是大趨勢,類似于手機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過程。隨著消費者對于汽車安全、便利、娛樂等方面提出更高需求,以及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預計未來:
1)單車電子產品的用量將持續增加;2)并逐漸從功能型汽車電子(傳統動力總成控制、車身控制系統、汽車安全控制系統等),逐漸轉向信息服務交互型汽車電子(智能導航、車載娛樂、信息處理、移動通信服務等)。
長期看,預計汽車電子化率有望達到30%,市場空間接近萬億元。2007年中國汽車電子產品銷售額達1215.7億元(+40%)。我們估測,到2013年,該銷售額有望成長至接近3000億元。汽車電子產品市場的快速增長,既得益于過去幾年國內汽車需求的快速提升,亦受益于汽車電子使用比例的持續增加。長期看,預計汽車電子化率有望從目前10%左右提升至30%,市場空間接近萬億元。
非車載汽車電子:預計市場空間3000–4000億元。目前平均每輛汽車在30個不同功能的電子系統中,集成70到100個處理器,非車載汽車電子的應用范圍之廣超出普通消費者的想象。預計未來可能新增應用的包括
:1)微電機,可以應用于預緊式安全帶控制、汽車胎壓監測、發動機氣流控制等領域,預計單車用量可達到10個以上;
2)攝像頭,可以應用于倒車影像、巡航控制、主動避撞等領域,例如納智捷大7上使用的攝像頭已經達到6個之多;
3)LED車燈等。按汽車平均10-15%的電子化率測算,相當于單車使用電子產品1.5-2萬元,對應3000億-4000億元。
車載汽車電子:導航、影音娛樂等應用日益普及,預計未來各項智能應用還將層出不窮。車載導航的應用逐漸由高端車發展為普及化,導航儀和音響的單臺套金額量相對較高,通常在千元量級,優秀的音響價格更是高達萬元量級。以2000-3000元的均價測算,車載導航和音響未來的市場空間約為500-600億元。預計未來隨著技術發展,各項智能化應用還將層出不窮,市場空間可期。
(二)汽車網絡化
車聯網是建立在汽車電子化和智能化之上的第二個應用層級。所謂車聯網,是指借助裝載在車輛上的傳感設備,收集車輛和車內乘員的信息,通過網絡共享,實現駕駛員、車、行人、車聯網平臺、城市網絡的互聯,從而實現智能、安全駕駛,以及享受技術+生活服務等。
預計全球車聯網產業市場空間接近500億美元。根據GSMA和SBD對車聯網市場的聯合調查數據,2012年全球車聯網市場的總體規模約131億歐元,2013年該市場規模預計可達164億歐元,同比增長25%;近五年車聯網市場規模將平穩增長,預計2018年該市場規模較2012年有望增長3倍,達到390億歐元,CAGR將近20%。
圖: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單位:百萬歐元)
預計車聯網的前裝與后裝市場將并駕齊驅。車聯網前裝市場,主要依托于汽車制造商,于前裝的傳感器、通信系統,提供汽車故障檢測,行車服務等功能。車聯網后裝市場,主要依托于汽車經銷商和運營商,針對車輛運輸、使用過程中的信息進行采集、跟蹤、匯總,并應用相關服務。
預計隨著車聯網的普及,未來車載操作系統和公共服務平臺的需求將日益提升。以單車年服務費1000-2000元,4000萬輛車聯網用戶測算,國內車聯網市場空間可達400億-800億元。
當前車聯網的盈利模式未定,產品技術和商業模式仍處于創新期。未來是否會通過對消費者收取固定年費的方式來支持運營,尚無定論。未來不排除,通過引入保險公司等第三方參與并承擔成本的方式,實現終端消費者在該項服務上的低付費,乃至零付費的可能性。
近期亦有報道,美國NHTSA希望依托汽車V2V通信,構建新型交通管理系統,預計有望將交通事故數量減少80%。據媒體報道,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向美國立法部門提議,要求2014年美國所有汽車廠商必須為自家所生產汽車安裝電子記錄設備(ERD),以方便NHTSA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NHTSA認為,所有汽車安裝ERD設備后,將能夠使撞車事故數量減少80%,原因是這些汽車之間能夠通過Wi-Fi網絡實現V2V通信。
圖:中國車聯網用戶滲透率預測單位:萬輛
汽車網絡化是實現城市智能交通的重要環節。城市智能交通在政府投資中屬于“花小錢、辦大事”,政府推進動力充足。全球智能交通建設開支在經過10、11年的快速回升之后,到2015年僅新建項目資本開支預計將達到111.3億美元,將維持CAGR20%以上的高速增長。
根據中國交通技術網統計,近年國內智能交通項目投資也保持接近20%增長。預計我國“十二五”城市道路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在745億元左右,其中用戶車輛管理服務市場規模在175億元左右,汽車網絡化將是實現城市智能交通的重要環節。
在可用于拓展道路用地有限的情況下,城市智能交通系統可以從提高通行使用率方面減緩擁堵狀況。
四、應用之二(購買決策):垂直網站VS汽車電商
(一)垂直網站的平臺優勢
汽車垂直網站通過專業的資訊內容聚攏終端消費者,進而吸引產業鏈上下游的整車廠和經銷商,形成以垂直網站為核心的平臺。以汽車之家、易車網為代表的垂直網站信息資源豐富,如齊全的產品數據庫,專業的測試文章,吸引了大批訪問用戶;同時通過論壇、社區活動等手段,增加用戶黏性。龐大的用戶資源成為垂直網站的核心資源,吸引了整車廠的廣告投放,以及經銷商的信息訂閱,成為公司的利潤來源。
圖:汽車垂直網站商業模式
B2C:通過互動分享,實現B2C的廣告和信息推送。根據艾瑞數據,2012年中國汽車廣告市場總規模314億元人民幣,其中網絡汽車廣告55億元,占比逐年提升至17.6%。而垂直網站廣告是網絡汽車廣告的主要增量來源,2009-2012年期間,線上廣告復合增速33.2%,而垂直網站廣告復合增速達到43.1%,占線上廣告的比重由30%提升至37%。未來垂直網站B2C業務增長,將來自于汽車廣告線上投放比例提升,以及市場集中度提高。
C2B:通過消費者信息、需求匯總,實現C2B信息反饋,幫助制造商和經銷商更精準的營銷。過去幾年中,垂直網站的經銷商會員數量和付費比例雙雙提升。目前,汽車之家和易車網已經覆蓋了全國超過2萬家經銷商,用戶可以方便的在網站上找到離他們較近的經銷商及報價信息,其中接近一半經銷商已經成為汽車之家和易車網的付費會員,付費會員在信息排名上具有優先級,并且享有客戶關系管理、互動以及數據分析等服務。
C2C:真正面向消費者的服務,試水二手車、汽車共享、汽車生活服務等。汽車之家和易車網通過社區論壇、用車信息分享等方式,聚集了眾多汽車擁有者,隨著時間推移,用戶之間產生的交易需求將成為垂直網站新的業績增長點,如二手車交易、自駕游平臺等。
當前,B2C、C2B業務是垂直網站的主要收入來源,C2C和移動互聯,可能成為未來增長來源。過去十年,中國快速普及的互聯網產業,成就了汽車之家、易車這樣的垂直互聯網公司,并形成了作為企業和消費者中介的盈利模式。未來,如何依托于較大規模的消費者基礎,實現C2C的業務拓展,以及如何在新興的移動O2O市場占領先機,將成為影響未來十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二)傳統企業試水汽車電商
整車廠試水電商,積極拓展業務邊際。整車廠在現有產業鏈中的地位相對強勢,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彌補傳統經銷商脫網和擴張進度偏慢的瓶頸,同時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決策效率。如,上汽集團電商平臺將于3月28日正式上線,該平臺將囊括上汽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并延伸至售后服務產業鏈。此外,針對自由電商平臺的個性化定制車型MG5極客版推出,并探索柔性制造方式。
傳統經銷商積極觸網,提高用戶黏性,提升增值服務收入占比。龐大集團、物產中大等傳統汽車經銷商巨頭,紛紛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站,整合線下資源,不僅包括現有整車銷售、精品養護、汽車保險等服務;同時通過會員服務,為客戶提供汽車金融、保險、延保、二手車交易等個性化的增值服務。此外,永達汽車等公司積極嘗試基于移動互聯網的APP應用,以拓展和提升終端競爭力,亦值得關注。
五、應用之三(高效用車):基于位置信息的移動互聯應用
(一)移動互聯網興起
伴隨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從PC端到移動端的轉移將是大勢所趨。根據CNNIC的統計數據,截至2013年底,中國已經擁有6.18億網民,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5.8%;其中手機上網依然是網民規模增長的主要來源,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繼續保持第一大上網終端的低位。
圖: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
手機是當前中國網民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根據CNNIC統計,2013年中國新增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高達73.3%,明顯高于臺式電腦(28.7%)、筆記本電腦(16.9%)的使用比例。手機網民的持續增長,主要得益于:
1)3G的普及;2)無線網絡的發展;3)智能手機價格的持續親民;4)手機應用服務的多樣性和深入性。根據工信部數據,2013年11月3G移動電話用戶達3.86億戶,較上年同期增長1.54億戶;2013年1-10月,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3.48億部;預計2013年底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保有量約4.8億部。
(二)地圖大戰背后:汽車O2O的爭奪
地圖作為移動互聯網入口的地位日益顯著。近日阿里巴巴以11億美元全資收購高德地圖,說明隨著移動互聯網興起,地圖作為未來O2O重要入口的地位日益顯著,已經成為互聯網巨頭們的必爭之地。統計數據顯示,移動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類應用中,有67%的應用與導航地圖有關。
百度地圖目前處于領先地位,高德份額有望提升。根據中國IT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目前手機地圖周活躍用戶累計規模近2億。截至2013年10月,百度地圖的市場份額高居榜首,達到54.26%;隨后為高德地圖21.41%,搜狗地圖6.1%,圖吧地圖5.52%,導航犬4.34%,以及谷歌地圖4.13%。阿里收購高德后,借助阿里集團資源,預計高德地圖份額有望提升。
路線導航、地點查找是目前地圖主要使用功能,熱點查詢、位置信息分享等逐步興起。根據CNNIC統計,目前手機地圖用戶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主要為路線導航(62.7%)、地點查找(45.3%)等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周邊熱點查詢、簽到或位置信息分享的比例已經達到29.2%、10.4%,逐步興起。
互聯網巨頭們地圖大戰的背后,主要是對于汽車O2O入口的爭奪。隨著汽車智能化、車聯網的發展,汽車將成為未來另一個重要的“移動終端”。依托汽車“移動”本質,地圖將成為汽車O2O的必爭之地,也將是移動互聯網平臺類公司基于位置信息服務、移動支付等的主要戰場。預計未來汽車O2O將主要有三個層面的應用和競爭:
1)基本用車服務,例如:嘀嘀打車、快的打車等打車軟件;
2)基于位置信息的本地生活服務;
3)圍繞高效用車的新商業模式,例如:易到用車的租車模式,乃至私家車的分時共享等。
(三)打車軟件:背后是移動互聯的巨頭之爭
基于位置信息,地圖不僅可以成為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活服務的入口,同時也衍生出眾多移動應用,成為各種基于用戶位置的O2O應用平臺。基于位置服務信息,圍繞如何高效使用車輛,預計將衍生一系列的O2O應用,例如:打車軟件“嘀嘀打車”、“快的打車”,代駕軟件“E代駕”,以及海外的停車服務軟件“ParkMe”,曾經的洗車服務軟件“Cherry”等。
手機打車應用市場快速增長,預計2013年注冊用戶數達到1800萬。2012年手機打車應用陸續上線,通過有效解決乘客和出租車司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使得乘客更容易打到車,出租車利用率更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一二線城市普遍存在的“打車難”問題。手機打車應用注冊用戶快速提升,2012年注冊用戶數約400萬,預計2013年達到1800萬,2014年將增加至3000萬。
目前手機打車應用市場主要以嘀嘀打車、快的打車為主。手機打車應用最早出現在2012年初,市場曾先后出現近百款打車應用。后來受政策監管、盈利模式仍有待探索等因素影響,目前市場上主要以嘀嘀打車、快的打車兩家應用為主,用戶注冊數占比分別達到54.7%、26.7%。第二梯隊為起步最早的搖搖招車、易到用車旗下的打車小秘、以及上海本土的大黃蜂等,在特色服務和區域覆蓋上具有一定優勢。
中國互聯網三巨頭(BAT)均已涉足手機打車服務,搶占移動互聯網的潛在入口??紤]打車軟件未來潛在的入口價值,以及盡早卡位LBS(LocationBasedService,基于位置服務)類應用市場的需要,互聯網企業紛紛涉足手機打車服務:
1)百度地圖2013年4月新增打車功能,接入嘀嘀打車的在線應用服務;2)騰訊2013年4月投資嘀嘀打車1500萬美元,微信與嘀嘀打車展開深度合作;3)阿里巴巴2013年4月投資快的打車400萬美元,并將快的打車嵌入支付寶平臺。
目前國內手機打車應用的盈利模式仍處于探索期,有望建立O2O應用服務入口。目前國內移動打車市場仍處于培育期,作為一個乘客與司機之間牽線搭橋的平臺,對雙方均采取免費服務,尚無清晰的盈利模式。
在美國,叫車應用Uber是通過收取20%的提成而實現盈利。在中國,受到政策、消費觀念的制約,這一盈利模式很難簡單復制。未來若打車應用能積累龐大的用戶規模,則有望通過建立起O2O應用服務入口,通過向其他服務拓展尋求盈利模式。
(四)基于位置信息的其他服務
除了手機打車軟件外,代駕、停車、洗車等其他基于位置服務應用也日漸興起。
e代駕將LBS定位功能與傳統代駕服務相結合,客戶可以搜索離自己最近的代駕司機,幾分鐘就有專業代駕司機上門服務。目前e代駕已經簽下5000個司機,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六個城市;并且通過提成預付扣費機制和逐單跟蹤訪問體系保證線下服務質量和標準化。e代駕目前主要通過每單5-20元的信息費提成實現盈利。
(五)高效用車:易到用車、AA拼車等新商業模式涌現
易到用車成立于2010年,是中國第一家預約車服務平臺,也就是通過將分散車源的閑置零碎時間調用起來,再把用戶的需求跟司機的位置和時間匹配上,把全行業的剩余資源聚合到一個平臺上。目前易到已經積累上百萬個人和企業用戶,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29大城市千余家汽車租賃公司的幾萬輛優質車源。易到控制只有正規的租賃公司車輛才能加盟,并鼓勵用戶在服務結束后給司機評分,以保障優良的服務質量。
AA拼車以電話、互聯網作為工具,讓小區物業、車站拉客人員等作為中介開展拼車服務。AA拼車自2011年9月上線以來,已經擁有430萬注冊用戶,注冊車輛54萬,有效搭載650萬次,在2012年還獲得華爾街安迪大洋1000萬元投資。目前AA拼車除了收取5%的手續費之外,還試圖往后端的汽車后服務市場拓展。
圖:圍繞高效用車的新商業模式
六、應用之四(后市場):未被充分挖掘的O2O金礦
隨著汽車保有量和車齡的提升,售后業務將逐步進入高速成長期。汽車使用過程中需要定期進行維修保養,而且車齡越長,其維修保養費用越高。目前我國千人口汽車保有量僅70輛,平均車齡僅3.5年,汽車保有率水平和車齡均明顯偏低。隨著汽車保有量和平均車齡的平穩上升,售后業務將逐步進入高速增長期。
預計2013年售后業務市場空間超過5000億元,未來提升空間巨大。調研結果表明,一輛轎車在其生命周期(8-10年)內的售后維修保養成本一般為其車價的30%以上,汽車檔次越高,售后維修保養成本也越高,豪華車的占比甚至達到50%以上。據測算,2013年國內乘用車售后市場空間超過5000億元,如果以未來接近4億輛的保有量計算,售后業務市場空間1.7萬億元,提升空間巨大。
面對市場空間大、盈利能力高的汽車后市場,預計第三方修理公司、零部件企業、甚至互聯網企業將逐步進入,分享汽車后市場蛋糕將是大概率事件。汽車后市場空間接近萬億,而且需求穩定。此外,售后業務盈利能力高,目前經銷商售后毛利率均在30%以上,其中豪華品牌甚至可以達到45%以上的水平。面對如此優質的市場,預計第三方修理、零部件企業、甚至互聯網企業均將逐步進入,分享盛宴。
圖:主要汽車經銷集團售后業務毛利率
O2O有望改善汽車后市場信息高度不對稱的局面,是未來發展方向。汽車后市場處于大而亂的局面,各項服務內容品類繁多,整個市場不夠規范,而車主不了解如何選擇服務商,選擇哪些項目,信息高度不對稱。
通過互聯網平臺聚合商家信息,標準化服務流程和價格信息,協助車主選擇服務,同時將線上客戶導入線下商戶。O2O將線下商家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有望改善后市場行業的信息不對稱的局面,是未來發展方向。目前已經嘗試的企業包括互惠養車網、上海愛車客、車易安等。
二手車市場方興未艾,機會眾多,但商業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目前我國二手車年交易量已經超過500萬輛,但仍僅有新車交易量的25%左右。而在日本、美國等汽車成熟市場上,二手車交易量一般都要高于新車交易量。預計隨著中國汽車的逐步普及,二手車市場將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七、風險因素
新技術和新模式的認知風險。創新并非萬能,任何技術創新都會受制于原有體制。在預期市場變革的同時,也不得不尊重一些具有特色性的客觀規律。
短期盈利能力較弱的風險?;诨ヂ摼W的汽車產業拓展,初期對于商業模式的關注可能大于盈利模式。
八、給予行業“強于大市”評級
隨著互聯網普及,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互聯網對于汽車行業的影響深遠。在投資上,我們可以看到汽車之家、易車在美股股價的大幅上漲;在產業上,我們看到阿里全資收購高德地圖,展開BAT對于地圖入口的爭奪,以及嘀嘀打車、快的打車等打車軟件之爭;而且基于位置信息服務,衍生出眾多例如易到用車等新商業模式。我們認為,互聯網將會導致泛汽車企業以消費者為中心,從“產業鏈”到“產業圈”的變革。
我們提示互聯網對于汽車行業的影響,及其帶來的投資機會。建議關注:1)勇于嘗試新業務、新模式,主動擁抱互聯網的傳統公司,2)可能成為智能汽車、車聯網供應商的零部件公司。建議關注:比亞迪、星宇股份、均勝電子、上汽集團、榮之聯、四維圖新。
圖:重點公司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
九、重點推薦公司
(一)上汽集團:試水電商,積極開拓新業務
上汽集團推出網絡定制版MG5,探索電子商務和柔性制造模式。2013年11月21日,上汽在廣州車展正式推出MG5極客版,公司以低于廠家成本價的優惠力度、搭載1.5T+6AT動力總成、內置inkaNet3G智能網絡行車系統,并且提供個性化定制選擇。MG5極客版的推出不僅僅是電子商務的嘗試,同時也是未來柔性生產方式的探索。如果嘗試成功,產品本身的服務選項、Telematics配套設施、電子商務平臺的投入都將納入工作重點。
試水電商,是積極拓展業務邊際的有益嘗試,有助未來銷量增長和估值水平回升。公司積極擁抱互聯網,試水新的銷售模式和定制汽車,上汽電商平臺月日將正式上線。該平臺將囊括上汽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并延伸至售后服務產業鏈。
此外,也將有僅針對自由電商平臺的個性化定制車型推出。電商平臺一旦實現規模化,將彌補傳統經銷商脫網和擴張進度偏慢的瓶頸,提升公司產品的終端競爭力。中長期看,電商平臺有助公司銷量水平持續提升,提升估值。
公司市場地位穩固,2015年進入新一輪產品投放期,未來2-3年盈利將維持穩健增長。上海大眾、上海通用是國內乘用車龍頭公司,受益于行業需求提升,市場地位穩定。
未來2年,預計上海大眾將陸續投放A+級轎車、B級SUV、C級轎車等新車型,有望延續高速發展態勢;上海通用將陸續投放A級SUV、凱迪拉克ATS、君威換代、君越換代等新車型,公司將于2015年進入新一輪成長期,產品結構和業績有望持續改善。預計公司2014/15年銷量復合增速超過10%,凈利潤增速高于銷量增速。
公司估值處于歷史低位,股息率料接近6%,安全邊際高。目前公司2014年動態PE僅為5.3倍,動態PB0.9倍,均處于歷史低位,亦低于國際主流汽車公司。當前低估值已體現市場對行業增速放緩、限購政策以及公司盈利釋放進程不確定性等悲觀預期。公司現金充沛,且盈利增長穩健,未來有望將分紅比例提高至40%左右,股息率或接近6%,具有較高安全邊際。
風險因素:上海大眾新車型市場接受度低于預期;上汽自主品牌虧損幅度持續加大;部分城市汽車推出限購、限行政策導致汽車行業增速放緩等。
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維持公司2013/14/15年EPS為2.13/2.37/2.76元(2012年為1.88元)。公司當前股價13.41元,分別對應2013/14/15年6/6/5倍PE。公司經營穩健,分紅比例及股息率有望持續提升,具有較高安全邊際。
公司自主品牌人事變動,2014年有望明顯減虧。隨著2014/15年多款新車上市,公司有望進入新的成長期。國企改革、電商平臺等政策落實,有助公司估值修復,我們認為公司合理估值為2014年8倍PE,維持公司“買入”評級,目標價18.5元。
圖:上汽集團(600104.SH)盈利預測表
(二)均勝電子:拓展汽車電子領域,布局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
公司拓展汽車電子領域,通過海外并購逐漸進入高端領域。公司主要經營汽車電子、發動機系統和內外飾功能件,并于2012年底注入海外資產德國普瑞,完善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布局。從收入構成情況來看,德國普瑞收入貢獻比例超過60%,均勝股份和華德塑料分別為11%和14%。從利潤貢獻來看,德國普瑞利潤貢獻比例約54%,均勝股份和華德塑料等汽車功能件業務利潤貢獻比例約46%。
汽車電子化、智能化、網絡化是大勢所趨,國內優秀汽車電子公司實力有望快速提升。目前我國平均每輛車上安裝的電子裝置在整車制造成本中占比20%左右,低于國外30%左右的成本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目前我國汽車產銷規模已達到2000萬輛以上,以單車電子件1-1.5萬元的平均用量計算,汽車電子市場空間有望達到2000-3000億元。伴隨自身技術水平的提升及海外并購優質資產,國內優秀汽車電子公司的技術實力及市場地位有望快速提升。
均勝普瑞國產化進程超預期,公司汽車電子業務進入高速成長期。德國普瑞在空調控制系統、駕駛控制系統等領域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擁有寶馬、大眾、通用、福特等優質客戶資源。隨著歐美經濟企穩回升,以及供應鏈整合的推進,德國普瑞的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普瑞均勝新工廠投產,憑借普瑞的技術優勢與均勝的市場優勢相結合,國產化進程超預期,拉動公司汽車電子業務進入高速成長期。
德國普瑞成為寶馬i3電池管理系統供應商,布局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德國普瑞為寶馬i3、i8供應BMS系統,表明公司新能源技術獲得頂級整車廠的認可。據中國汽車報網等媒體報道,寶馬i3已接受訂單超過8000輛,超市場預期,公司有望明顯受益。未來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進入高速增長期,技術優勢有助公司進入更多整車廠的供應鏈體系,市場空間值得期待。
風險因素:汽車行業需求周期性波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漲超預期;資源整合和管理不當帶來的經營風險。
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維持公司2013/14/15年盈利預測為0.54/0.74/0.94元(2012年EPS0.33元)。當前價24.35元,分別對應2013/14/15年46/33/26倍PE。綜合考慮汽車電子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期,德國普瑞盈利能力回升,以及普瑞均勝進入盈利周期,公司未來2-3年凈利潤復合增速有望接近40%,我們認為公司合理估值為2014年40倍。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30.00元。
圖:均勝電子(600699.SH)盈利預測表
(三)星宇股份:國內車燈領先企業,積極拓展LED業務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車燈企業,擁有優質的客戶資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自主車燈企業,過去五年公司收入、凈利潤增長了3倍,年復合增速接近25%。公司擁有優質的客戶資源,而且結構不斷完善。公司在原有大眾、通用、日產、豐田等基礎上,積極拓展標致雪鐵龍、本田、福特等新客戶,配套客戶涵蓋了除韓系以外的所有汽車集團,合資品牌收入占比達到70%左右,為公司業務的穩健增長提供有效保障。
公司積極拓展LED、AFS等新業務。公司積極拓展LED、AFS等新產品,每年投入研發費用接近7000萬元,擁有車燈行業唯一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以及國家級檢測實驗室等。同時公司在常州投資接近6億元建設50萬套LED車燈及配套項目,為新產品的市場開拓做好充分準備。預計2014年LED車燈業務收入有望達到4億元左右,2015年LED車燈收入占比有望達到25%左右。LED車燈價格好、毛利高,將有助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借助資本優勢,公司有望通過兼并收購實現跨越式發展。公司2011年初上市,募集資金余額12億元,擁有超募資金6億元。目前公司已經完成募投項目建設,并初步完成常州、長春、佛山、成都四地的產能布局。借鑒其他零部件企業的發展路徑,預計公司未來有望借助資本優勢,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
售后服務市場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公司目前業務主要集中于OEM配套市場,受益于國內汽車保有量的快速提升,預計未來公司有望逐步開拓售后服務市場,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相比OEM配套市場,售后服務市場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但同時對于渠道、品類也提出更高要求。預計公司作為最大的本土車燈企業,相比外資在渠道方面將更具優勢。
風險提示:下游汽車需求增長低于預期;主要客戶市場地位下降;LED等新產品開拓低于預期;外延擴張進程低于預期;塑料粒子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侵蝕公司盈利。
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維持公司2013/14/15年盈利預測0.92/1.06/1.23元。當前價21.00元,分別對應2013/14/15年23/20/17倍PE??紤]公司依托優質的客戶資源,現有業務保持穩健增長;積極開拓LED、AFS等新產品和售后市場等新市場;未來還有望利用超募資金實現外延式擴張;結合行業平均估值水平,我們認為公司合理估值為2014年25倍PE,維持公司“增持”評級,目標價26元。
圖:星宇股份(601799.SH)盈利預測表
(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先行者
受益于行業景氣回升,公司汽車等各項業務逐步改善。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手機部件及組裝、以及二次充電電池及新能源等。汽車是公司主要的收入、盈利來源,2012年汽車業務收入、毛利率占比分別為52%、65%。受益于行業景氣回升,企業重心由發展速度轉向加強品質、品牌和渠道建設,公司各項業務逐步改善。
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步伐有望加快,行業先行者地位穩固。公司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先行者,截至2012年底,公司在深圳已有超過200臺K9純電動大巴和800臺e6純電動出租車投入運營。
2013年底公司推出插電混合動力轎車“秦”,發布包括“綠混”、“綠凈”在內的多項綠色環保整合技術。預計2014年還將推出與戴姆勒合資的電動汽車“騰勢”,以及首款插電混合動力SUV“唐”。多款新能源汽車與技術的投放和應用,使得公司作為行業先行者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傳統汽車:受益于新車驅動,銷量、產品結構持續提升。2013年公司實現銷售51萬輛(+11%),其中S6、G6、L3、速銳等車型占比大幅提升,產品結構不斷優化。2014年公司將推出全新SUVS7、F3改款等新車型,其中S7將配備2.0T全新動力,銷量值得期待。受益于新車投放驅動,預計2014年公司銷量將保持較快增長,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手機部件、電池及新能源業務:受益于新客戶、新訂單,業績逐漸恢復。公司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主要客戶包括諾基亞、華為、蘋果、摩托羅拉、HTC、東芝、華碩等全球領先廠商,受益于客戶結構優化及新訂單,經營狀況逐漸恢復。公司已成功獲得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廠商的高端機型電池訂單,將成為電池業務新的增長點。公司陜西榆林市500MW光伏電站建設項目于2013年投建,將有效提高公司產能利用率,幫助公司太陽能業務縮減虧損幅度。
風險因素:新能源汽車政策推行力度低于預期;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存在不確定性;汽車行業需求不達預期;太陽能業務繼續大幅虧損等。
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考慮公司各項業務逐步改善,尤其是光伏業務的減虧,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推廣,維持公司2013/14/15年盈利預測分別為0.24/0.69/1.02元(2012年EPS為0.03元)。當前價49.00元,分別對應2013/14/15年203/71/48倍PE。考慮當前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關注度的快速提升,公司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有望獲得顯著的估值溢價。
綜合考慮公司各板塊業務的發展,以及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潛在市場空間,估計公司合理市值空間為1000–1400億元,上調公司評級至“增持”,目標價60元。
圖:比亞迪(002594.SZ)盈利預測表
(五)四維圖新:靜待車聯網業務爆發
車聯網服務:布局未來,潛力巨大。車聯網服務將是公司未來業務的戰略重心,圍繞此目標公司建立了面向乘用車和商用車的車聯網應用服務體系,致力于成為國際級Telematics解決方案提供商及國內領先的Telematics服務運營商。
2011年,公司率先在國內推出品牌“趣駕”,依托模塊化車聯網服務云平臺,為客戶量身定制平臺搭建、內容管理、導航服務、車聯網運維及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已經或即將為豐田、奧迪、大眾、沃爾沃、長城等國內外主流車廠的車聯網項目提供服務,并已在2012年寶馬智能駕駛控制系統(iDriveIII)中搭載了“趣駕”的部分功能。
風險因素:汽車銷量大幅下滑、前裝導航不被消費者認可,前裝導航普及率提升不達預期、大客戶流失、導航電子地圖單價下降幅度超預期、動態交通信息等Telematics業務拓展低于預期
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基于業績預告調整公司2013/14/15年EPS預測,從0.25/0.34/0.44元調整到0.18/0.26/0.35,當前股價15.92元,對應2013-15年PE87/62/45倍。
由于諾基亞業務大幅下降對公司的影響于2013年基本消化,隨著寶馬等前裝導航新客戶的放量,我們判斷公司當前已經度過底部開始溫和復蘇,而其在車聯網領域公司的業務布局處于領先位置,有望成為國內車聯網服務商龍頭企業,雖然公司當前估值水平較高,但基于長期發展空間,我們仍然維持“增持”評級。
圖:四維圖新(002405.SZ)盈利預測表
(六)榮之聯:車聯網業務帶來想象空間
公司借助收購切入車聯網業務,發展空間大。公司于2013年5月收購的車網互聯主營業務為基于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技術,向車輛或其他移動資源對象提供遠程管理信息服務整體解決方案。
經過多年發展,開發出“一個平臺,三類終端”產品,主要客戶包括東風本田、廣州本田、黑河紅河谷汽車測試中心和上海一嗨租車等,榮之聯借助收購車網互聯切入車聯網業務。車聯網未來3~5年仍處于孕育期,但由于其用戶基數最大,盈利持續性較好,而且未來隨著產品、商業模式的成熟,發展空間較大。
風險因素:數據中心IT市場競爭加??;技術風險;并購進展低于預期;整合效果低于預期的風險等。
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我們維持2013-15年并購并表備考EPS預測分別為0.4/0.5/0.61元,當前股價23.71元,對應2013-15年PE60/48/39倍。考慮公司原有業務穩定增長,并購車聯網業務規模較大,合并報表后將成為重要主營業務之一,車聯網業務未來發展空間巨大,雖然公司當前估值水平較高,但基于長期發展空間,我們仍然維持“增持”評級。
圖:榮之聯(002642.SZ)盈利預測表
(七)汽車之家:垂直網站龍頭
汽車之家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汽車網站,于2013年12月11日在紐交所正式上市。汽車之家成立于2005年6月,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汽車垂直門戶網站。
2012年9月,“汽車之家”與盛拓傳媒正式拆分,原盛拓傳媒將汽車和IT兩條業務線進行拆分,變身兩家獨立公司?!捌囍摇?、“二手車之家”組建為一個公司,用“汽車之家”命名。2013年12月11日,汽車之家將在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發行價區間14-16美元,當前股價30.92美元,總市值32億美元。
憑借著專業的內容和對用戶體驗的執著追求,汽車之家在覆蓋人數、人均單日瀏覽頁面、時長等關鍵指標上優于其他競爭對手。汽車之家目前主要運營著汽車之家(Autohome.com.cn)和二手車之家(che168.com)兩個網站,新車網站汽車之家在多項運營指標上領先競爭對手。
招股書披露,根據艾瑞數據,2013年9月,汽車之家網站日均覆蓋人數632萬,日均PV1.1億;平均每個用戶每天在汽車之家網站上花費15.2分鐘。汽車廣告和經銷商訂閱服務是公司的兩大支柱業務,公司收入和利潤年復合增速接近70%。由于能夠接觸到數量龐大、互動性強的汽車消費者,使得汽車之家成為了汽車廠商經銷商的首選廣告平臺。
201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9.1%;其中廣告收入5.9億元人民幣,占比81%,經銷商訂閱收入2.1億元人民幣,占比19%。公司實現凈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62.2%。
汽車電商和售后市場O2O作為新的經銷業態,逐漸興起?;ヂ摼W逐漸改變人們生活習慣,龐大集團、物產中大等傳統經銷商集團紛紛推出自己的電商平臺,汽車之家(ATHM)、易車(BITA)、搜狐汽車、天貓等網站則開始嘗試網絡售車。根據媒體報道數據,今年雙十一期間,各家網站合計接受訂單16.8萬輛。預計未來若能將銷售、支付、售后等流程進一步理順,汽車電商有望改變現有的汽車經銷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