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汽車(微博)原創報道]“特斯拉的成功給了我們一些啟示,也許電動車的商業模式比技術更加重要。”剛剛出任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的趙福全對騰訊汽車表示。2013年9月6日,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微博)首場領袖峰會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行。
談到最近很熱的特斯拉電動車,趙福全認為:“特斯拉確實值得研究,他能做到今天這樣。實際上,推動電動車發展,也許商業模式比技術更加重要。”
而談及特斯拉的未來發展,他認為特斯拉畢竟是一個高端品牌,小眾的車型,產量不會太大,“我不認為它的成功對電動車有廣泛的推動。”但是我們看它確實沒有使用什么很特別的技術,就是用很成熟的一些電動車技術,但在商業模式上值得我們研究。
“很多企業電動車做得不比它差,它的電池還是買來的。”對于特斯拉的技術路線,趙福全認為并沒有太多特別的地方。但是但是它確實是成功了。“成功是市場的問題,不是說簡簡單單因為它有這個技術,我們沒有,它的商業模式,它有什么獨特的地方,但是這個商業模式是不是應用到別的就一定合適,為什么,因為它是個小眾產品,和我們一年要賣幾十萬輛,幾百萬輛不太一樣。”
而對于這一豪華小眾市場,最近引發熱烈討論的進口車暴利話題,趙福全認為:“現在看來確實需要改善了。”原有的進口車品牌管理辦法是2005年推出的。他認為,那個時候中國的豪華車市場比較小,來的品牌比較多,競爭激烈,所以制定了一個更有利于廠家的一個政策。但是過去的這八年,豪華車購買群體不斷地增加,還用那個辦法就造成了廠家自己控制貨源,也控制了定價,這樣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壟斷,這種壟斷一定是不利于公平的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