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二休學,15歲創業,17歲就有自己的公司了。” 這段時間在QQ空間賣貨開公司的少女創始人王凱歆遭遇了不少非議,因為公司面臨危機,而被一眾媒體窮追猛打,不靠譜、驕奢淫逸等詞語充斥著媒體版面,看罷讓人心寒。
不過今天我們不講王凱歆,而要講一個美國的小伙子。他和王凱歆差不多的年紀,同樣在15歲取得了不斐的成就,也有自己的公司。但是他們的境遇完全不同,看完文章你就會明白刀哥的意思。
這個小伙子名叫Jack Andraka(杰克·安卓卡)
1997年出生,今年19歲。早在15歲的時候就已經蜚聲整個醫學界。
他發明了用于診斷胰腺癌的碳納米管試紙,改進了原本使用了60多年的檢測技術。
在此之前,胰腺癌的存活率僅為57%,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個快速、廉價的早期檢測方法。
通過Jack這種試紙,胰腺癌檢測提速168倍,準確率接近100%,價格卻僅為原來的兩萬六千分之一!
憑借此項發明,Jack獲得了有著“青年科學界奧林匹克”之稱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賽(Intel ISEF)的2012年度最高獎項。此外還有其他各種大小獎項,獎金總合高達100,500美金。
而他完成這項壯舉時只有15歲
各種名人排著隊要簽名
比如蘋果CEO庫克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
還上了央視新聞。。。
然而在這項改變世界的發明背后,
Jack卻經歷了各種辛酸事。
同性戀身份被嘲笑差點自殺
沒錯,Jack是一名同志。
13歲的時候他公開出柜,遭到來自全校師生的霸凌。那時候的日子很不好過,所有人都把他看成怪物。因為同學的排斥,他每天只能到學校的洗手間吃午飯。
那段時間,Jack的一個叔叔因患胰腺癌離世。接連的打擊讓他十分痛苦,曾一度拿著折斷的鉛筆插入自己的肚子,試圖自殺,好在被救了回來。從那時起Jack下決心要搞清楚胰腺癌這個疾病。
可當時的他連胰腺是什么都不知道,于是Jack借助互聯網開始自學。
當了解到85%以上的胰腺癌都是到了晚期才被診斷出來,而病患僅剩2%的存活率時,Jack感到震驚。他想,如果有一個傳感器,足夠靈敏、速度、準確、簡便還便宜,就能改進那個已經存在60多年的診斷方法,好讓患胰腺癌人們及早確診并得到治療。
讓Jack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是他高中的生物課。當時老師在講關于抗生素的內容,他看到一篇關于碳納米管使用方法的文章,給了他靈感。
碳納米管是一種筒壁只有單個原子厚的空心圓筒。當碳納米管的之間的距離改變時,會產生顯著的導電性變化。Jack設想,在碳納米管表面涂上特定的抗體,當抗體與目標蛋白質接觸時,蛋白質會粘附在碳納米管上并將它們分開一點點,這種距離變化能夠通過電表檢測到。
連Jack自己都吐槽說:“你們相信嗎?我的靈感竟然是來自于生物課堂,那絕對是扼殺靈感的地方!”
被拒198次,天才少年最終改變世界
但是身為高中生的Jack并沒有合適的實驗室條件來驗證他的設想。于是他撰寫了一份計劃書,發送200封郵件給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及各高校醫學院的實驗室研究人員,希望他們能夠提供實驗室給自己進行試驗。
Jack說:“發完郵件后我就在電腦前坐等回復,滿心歡喜的以為會收到一大堆贊美。”
可現實一點不留情面,幾乎所有人都拒絕了Jack的請求。那些專家都認為這不過是一個小孩子的三分鐘熱度。甚至有一些教授看完后,直言不諱的回信告訴他這十分地荒謬,試驗計劃的每一步都是完全的錯誤,叫他先把自己的基礎課程上完,以后到了大學再研究這種課題……
如果說Jack的成功得益于最重要的兩個因素,那么其一就是慧眼識珠的Anirban Maitra教授。正是他在郵件中回復道:“年輕人,也許我能幫你”,并接受了Jack提供實驗室的請求。在此之前Jack已經遭到了198個人的拒絕。
Anirban Maitra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教授。收到郵件后,他被Jack執著的精神所打動,決定允許Jack來自己的實驗室進行研究。
Maitra教授非常看好Jack的未來:“你將來會聽到更多關于他的故事,就像愛迪生和他發明的燈泡。這個孩子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愛迪生,將來他會有更多發明問世。”
然而在實驗室里沒日沒夜地工作了五個月之后,Jack唯一可以展示的工作成果,就是地板上的納米碳管污漬。那一天,他坐在樓梯地下崩潰痛哭,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科學研究者。
后來Jack在網上重讀了愛迪生的發明故事,突然明白了犯錯誤與失敗對于每個沒有經驗的人來說都是常事。于是他下定決心不放棄。每天下課之后,就立刻進入實驗室工作,連節假日都不休息。如果想睡覺,就窩在樓梯底下,那里堆滿的過期雜志和論文期刊就是他的床鋪。
Jack時常提醒自己:
每一個錯誤都是線索,
能帶領我一步步接近最終目標。
Jack在Maitra教授的實驗室中研究
最終Jack研發出了滿足他當初所有設想的診斷試紙。通過測試血液或小便在試紙上的顏色變化,只需5分鐘就可以檢測出早期胰腺癌,實驗結果的準確率超過90%。與傳統的酶聯免疫吸附診斷技術相比,速度快168倍,敏感度高出400倍,但價格僅為3美分,是原來的1/26667。
更令人興奮的是,只需對試紙上的某些成分做出改變,就能檢測卵巢癌、肺癌等其他多種癌癥。這項技術還能用于檢測人體對抗生素的抗藥性,并跟蹤放化療癌癥患者的治療進展。可以說,Jack的發明可以拯救無數人的生命。
2012年獲得Intel ISEF最高獎項時,
Jack終于走出自我懷疑與他人否定,
實現了自己一直堅持的夢想。
看得出來Jack有多激動
因為卓越的發明,
Jack接受來自總統奧巴馬的祝賀
2014年Jack參加在華盛頓的LGBT游行
5歲開始搞發明,家庭支持讓他走的更遠
Jack獲得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的家庭。
父親Steve Andraka是一位土木工程師,母親Jane Andraka是一位麻醉醫生,還有同樣優秀的哥哥Luke。哥哥曾在2010 Intel ISEF 競賽中贏得96000美元的獎金。2011年,獲得了MIT THINK獎,該獎項表彰那些通過科學實驗改善自己所在社區的學生。
Jack和父母
小時候父親給Jack和哥哥買了一個有流水的河流模型。兩個男孩會將各種泡沫船和物體丟進河流中,看哪個東西會下沉,以及不同的物體會如何阻礙水流。
Jack和哥哥Luke
Jack的父母從未真正回答過他們的問題。他們會說,你自己去搞清楚。Jack的媽媽說:“我們有上百本科學雜志放在書桌周圍,我們經常討論他人的研究想法,以及這些想法能否以不同的方式實現。”正是父母的教育使Jack開始熱衷于提出假設、檢驗假設、得到結果,然后再來一遍。
Jack表示家里的車庫有一個木工作坊,里面有“你所能想象的各種鋸子”。迷上生物熒光細菌后,他建造了一個箱子來測試它們在不同的刺激下如何發光。
Jack展示家中車庫的實驗室
六年級時,他第一次參加國際科學競賽并獲得了銀牌,之后的三年連續贏得金牌。其中一個早期項目是對低水頭大壩的安全改進,低水頭大壩因引發溺水事故而臭名昭著。其他項目包括用發光細菌檢測水中的毒素,以及研究納米顆粒對其他大顆粒的影響。
Jack從小到大獲得過的獎牌
后來,Jack登上TED的演講臺,
和大家分享了他的發明故事。
他說:“互聯網讓一切都有可能。理論是可以共享的,你的意見不必等到擁有多個學位后才受到重視。互聯網是沒有偏見的地方,長相、年齡、性別都不重要,你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的Jack充滿自信和干勁,也創辦了自己的公司Andraka LLC。他的下一個目標,是研究將“納米機器人”的概念用于實踐,讓其游走于人體的血管之中進行治療。可能在不的將來,他將再創醫療界的又一個奇跡。
他鼓勵每一個有想法的人去勇敢實踐。
“突破來自于意想不到的地方,或許是最不可能創新的地方!”
結尾作者還想說說開頭提到的王凱歆,之所以對比兩個年輕人,作者覺得不管是創業還是創新,輿論極力質疑甚至扼殺一顆年輕的、富有創造力的心靈是不應該的,無論成功或者失敗都值得我們尊重。
出名要趁早,這本沒有錯
但是在一個早上把你奉為神人
晚上就被貶低到塵土里
極其缺乏寬容度的社會環境下
創造力很容易難產或者早夭
寬容一些,晚一些下結論
也許是一個理智的社會最應該做的事情
聲明:本篇文章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覺侵權,可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盡快處理。(郵箱:wubf_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