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某創業團隊離職員工跟公司之間因為期權問題引發的口水戰。有好幾個人發給我,要我轉發幫助聲討。其實我心里很討厭這種事情,不少人在替自己鳴不平的時候,寫文章都喜歡引用這段話:
在德國,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后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此后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
然后我發現,他們之前就從來沒為別人說過一句話,無一例外。當然,喊冤的人可能確實有點冤,所以多數時候我還是能幫著喊一嗓子,這次也沒例外。
在朋友圈轉發那篇文章之后,我頭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創業者的責任是什么?
一個創業者,他/她創業的目的無外乎是這些:為了出名,為了賺錢,為了實現個人價值,為了實現個人理想,也有人創業是聽了一些鼓吹,或是試圖抓住自己「最后的階層上升通道」…
創業者的責任是什么呢?我個人認為,創業者的責任應該至少包括:創造價值與兌現承諾。
先說創造價值,公司要能賺錢或是公司能值錢(比如資本市場上被追捧而估值飆高),而這個前提是要能給客戶和用戶帶來價值,除此之外,創造價值的前提是要為團隊成員創造價值,承諾給他們的要努力兌現。價值,不是憑空產生的,創造價值,或是世俗一點說創造財富,需要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單單是這個責任已經讓大部分創業者崩潰。
這里要糾正一個常見的錯誤認識,很多人以為一個公司虧損就不是在創造價值,你看到那些巨額虧損的公司仍然得到資本市場認可的邏輯是什么呢?好吧,這個或許太復雜,很多公司運作的過程中,已經在創造價值,能夠讓資金有效的快速流動,這本身就是為社會創造財富。當然,讀者別鉆牛角尖兒來反駁我說如果有公司洗錢也算嗎?你應該知道我說的是什么。
再說兌現承諾,包括兌現給股東的承諾,尤其是投資人的,拿了人家的錢,要想著給人家回報,別想著圈到錢就是勝利,拿到錢是為了實現更大的目標。實現更大的目標之后,老老實實的給股東回報,別坑人家,講究誠信一點嘛。此外,要實現對用戶的承諾,把產品做得更好,體驗更好,如果是面向企業用戶的,要真的解決用戶問題,給人足夠的投入產出比。要實現對團隊成員的承諾,比如發放的期權,要想辦法去兌現,而且,按照合理的價值去兌現。當然公司可以找到很多個理由說,現在就這個價格,從員工的角度看,胳膊別不過大腿,最后多數人只能選擇認倒霉。但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創業者忽略了自己責任,可能在一個人身上「省」了一點錢,但這種行為無疑會影響到團隊,員工失去信心之后,公司損失就更大。
我跟一些朋友說起如何創建一家比較「理想化」的公司之后,遭到很多人無情的恥笑。說你這個人太天真了,任何公司到了一個階段都會很糟糕,世界上沒有不糟糕的公司,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接受這個現實,然后忍著就是了。這可能是絕大多數人的想法,但我的想法跟這些人不同。世界既然如此糟糕,為什么你要去順從,要去忍受,而不是嘗試去改變它? 雖然按照我的邏輯去做一家這樣的公司,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死掉。但,世界上已經有那么多爛公司,如果創業者再創建了同樣平庸的一家,有什么意義呢?為什么不向著更完美的狀態努力一下呢?
如果某一天我親手創建一家這樣的公司,希望能有機會實踐我那些與眾不同的想法,比如,「絕不虧欠任何一個員工」,我知道這樣做在很多人眼里「很愚蠢」,有更大的失敗可能,不過,這樣即使失敗也可以告訴世人,曾經有人創建了一家這樣的公司,留下一個可供參考的樣本,接下來,一定有人能做成這件事。
希望,最后能做成這家理想公司的那個人是你。世界會因為有這樣的你而不同。我覺得,這樣才會多多少少改變這個世界。
聲明:本篇文章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覺侵權,可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盡快處理。(郵箱:wubf_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