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冠冕堂皇”的借口
近兩年來,與許多鞋服品牌老板或高級經理人座談,發現他們的重點,常常集中在氣候無常上,好像在暖冬年份,冬季商品備貨太多,在嚴冬年份,冬季商品又備貨太少,似乎生意做不好,那一定是天氣的錯?;蛘?,將他們的關注重點,放在美國金融危機、金融海嘯對整個鞋服行業的影響上,貨出不去,帳收不回,資金周轉不靈,現金缺口急速擴大等等,這樣的推理邏輯,就好象大家的生意都不好做,于是,千錯萬錯都是金融風暴惹的禍!氣候無常與金融風暴,儼然已經成為一些老板與高級經理人生意做不下去的最順理成章也最冠冕堂皇的借口。
2. 最“難以啟齒”的痛處
其實,最致命的卻是許多人都視而不見的本質問題:鞋服業雖屬于傳統行業,但卻是資金門檻較低、技術門檻極高的行業。比如:絕對門檻與差異門檻如何建立?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什么關聯?區域消費取向如何?代理商如何運作升級?期貨與現貨比例如何?玩品牌故事還是打明星產品?訂貨會模式還是需求響應模式?以及商品企劃?渠道運作?團隊建設?零售運營?財務管控?…等等諸如此類核心技術命題的個個突破與持續升級,一方面基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這些問題的解決難度遠遠比“請誰做代言、到哪打廣告、到哪招代理、如何搞博弈、幾折搞促銷等“困難許多又復雜許多,往往能拖則拖,能過則過!
3. 大限已至,洗牌已悄然來臨
鞋服行業大限已至,行業洗牌已經開始而且還將來得更加的猛烈,兩年之內,或許會有為數不少的品牌公司及區域代理商,被打回批發原形,甚至,也會有為數不少的上市公司,突然宣布倒閉!
只是,我們的出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