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管理智慧》
1、何謂“企業”?
1)“企業”首先是企盼自己有“事業”而且“業態茂盛”。
2)其次“企”是人字下一個“止”,要善于“止”,善于控制。
2、何謂“管理”?管什么,理什么?
1)管理的定義、內涵與意義。
2)管理就是管事理人。
3)為什么說管理是必要的“罪過”?
3、為何人人學管理,現實中常?!肮懿怀?,理還亂”?
1)為什么我們常?!耙还芫退?,一放就亂”?
2)做人出問題,應“理”為主,“管”為輔。
3)做事出問題,應“管”為主,“理”為輔。
4)管理要藝術化管理。
4、為何強調“執行力”,洽洽很“乏力”?
1)什么是執行力?
2)我們不強調“執行力”而是提倡“轉化力”。
3)強調“執行力”,而又很“乏力”的緣由是什么?
5、為何強調“領導力”,反而產生“無力感”?
1)什么是領導力。
2)強調“領導力”,反而“無力感”的緣由是什么?
3)領導的意志力、魅力和轉化力如何三力合一。
4)如何領導有力?
6、為什么說“人人都有才,而處處感到缺“人才”?
1)企業天才地才人才三才之道以及三才的有機融合。
2)管理者應知人善用。
3)人才與人和。
4)人才的組織目標教育、和合教育與熏化。
7、領導喜歡什么樣的員工?人才的更替法則是什么?
1)領導喜歡是聽話的、肯干的還是努力的員工?
2)作為領導: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求大同存小異,為妥矣。
3)在人才使用上也不能一團和氣,不能“同一”。
4)企業老總是“領航”,職責是明確目標和凝聚團隊。
8、如何修己又安人,留住人才?
1)企業人才為什么常常留不住?
2)企業應如何留住人才?
3)企業的管理過程就是修己安人的過程,越修越高尚,以致人和、人安、方能德高望眾也。
9、怎樣確立組織目標?
1)首先是怎樣形成組織目標。
2)其次是組織目標確立的法則。
3)最后是如何進行目標管理以圓滿完成。
10、怎樣用乙來調整改善組織結構?
1)太極圖詳解。
2)太極圖內含一個“乙”,曲線相包,相互包容。
3)太極圖陰陽兩氣,負陰抱陽,負陽抱陰,和諧共處。
4)陰陽兩氣間有“乙”一進一退,交易法則,磨合交易。
5)陰陽兩氣弧線流轉,中間有“乙”,圓道周流,圓通圓暢,涵三合一。
11、組織氣侯是怎樣形成的,如何改善?
1)組織氣侯形成的關鍵原因是什么?
2)如何形成一個良好的組織氣侯?
12、企業組織體系的成敗。
1)體系的失敗。
2)體系的成就。
3)體系與體系的克伐——強者勝,弱者敗。
13、問題的分類處理。.
1)企業四大類問題——組織問題、管理問題、設備問題、理念問題。
2)復雜問題簡單化處理的方法。
3)簡單問題復雜化處理的方法。
14、事物發展的四個階段。
1)事物發展的春夏秋冬四個階段。
2)“吉吝兇悔”的循環律是什么?
3)如何正確認識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規律。
4)企業家應如何增強預見能力,適時做好戰略轉移,迎接新的發展機遇,以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
15、五層次組織交往。
1)五層次:慧友、諍友、益友、泛友、損友。
2)企業中五種人才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3)企業中,如何與人進行合理而有益的交往呢?
16、五行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1)企業中五行人才的有效組合。
2)企業五行閉合管理法則。
①五行循環促進理論。 ②五行控制理論。
17、企業三階層(高層、中層與低層)應各司其職。
1)高層該做什么?怎么做?
高層,有所不為,而用天下,貴在知人善任,而非事必躬親。
2)中層該做什么?為何中層常常會“不三不四”?
中層,有所為,有所不為,貴在持經達變,有原則的應變。
3)基層該做什么?為何常常“吃力不討好”?
基層,有所為,而為天下用,貴在遵紀守法,以務實而求利。
18、企業三階層的 “責、權、利”如何分配?
1)高層有“權”,應以情理人。
2)中層有“責”,應以理處事。
3)基層無權無責,重在謀“利”,應以法務實。
19、何為有哲學的企業?
1)企業的四種層次是什么?
①存在的企業。②有形象的企業。③有文化的企業。④有哲學的企業。
2)企業為什么要建設有哲學的企業呢?
20、能力、能量、能耐是怎樣煉成的?
1)什么是能力、能量、能耐?
2)能力、能量與能耐的區別是什么?
3)如何提高能力、能量與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