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四種狀態與對應的管理風格
領導的過程就像醫生看病一樣,要先診斷后開藥方。如果沒有診斷您的員工處于什么樣的發展階段,就給他一個目標、一個任務,并采取一種領導方式,結果就很有可能導致偏差。所以,作為領導,首先要確定您所管理的直接下屬到底處于怎樣的發展階段。衡量員工發展階段有兩把尺子。
預測一名員工能不能把某個任務或目標完成,主要看兩方面的因素:一是他會不會做,即工作能力;另一個是他想不想做,即工作意愿。我們把工作能力作為橫坐標,工作意愿作為縱坐標,兩坐標一交叉形成四個象限,如下圖所示:
意愿高
命令式 授權式
能力高
輔導式 教練式
我們按照能力和意愿的不同組合,我們可以把員工發展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能力低、意愿較高。R2,第二類員工,沒有能力,但很有意愿
員工想做但不會做。面對新的工作任務時,任何人都可能是熱忱的初學者,他們有很高的熱情,卻缺乏相關的能力。這一階段員工能力和意愿的訓練才剛剛開始。領導者要警惕下屬的高工作熱情。過高的工作熱情有時候會表現為自信心過強,甚至言過其實。不要誤以為高熱情的人就一定有能力完成工作任務。
第二階段:能力提高,意愿下降。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后,員工進入第二個發展階段。通過接受一些培訓和指導,員工的能力相對于第一階段已經提高了一些。而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工作之后,一旦經歷了一些挫折或失敗,他們可能會發現實際難度比預期的要大,期望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在拉大,導致了意愿的下降。
第三階段:能力較強,意愿波動。
伴隨不斷的學習和成長,這時員工的能力和閱歷已經進入到較高的狀態。意愿比起第一階段可能要低一點,比起第二階段可能要高一點,總體呈現一種或高或低的狀態。這種波動與他們任務的難度和人們的工作興趣有關。
第四階段:能力高,意愿也高。
這一階段的員工通常是公司中的穩定骨干員工,他們有能力,也愿意工作,并且樂在其中。對于這一階段的員工,他們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工作目標。
在四種領導方式中,沒有最好的領導方式,只有最合適的領導方式。好的領導者懂得針對下屬的發展層次來行使自己的領導方式。
命令式領導風格的特點是高指揮和低支持。高指揮對員工的能力有幫助,低支持對員工的意愿幫助不大。所以,該領導風格適合缺乏工作能力而工作意愿高的員工,也就是處于第一階段的員工。實際上,處于第一階段的員工需要大量的訓練,以便提升技能,而不需要過多的激勵。面對第一階段的員工,命令式的領導者應該做以下工作:
協助下屬發現問題,設定下屬的角色,并為其提供明確的職責和目標;明確指導下屬,并制定行動計劃;多數情況下以單向溝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和控制決策;明確告知所期望的工作標準,及時跟蹤反饋。
教練式的領導風格的特點是高指揮、高支持。高指揮對員工的能力有幫助,高支持對員工的意愿有幫助。所以,他們最適合的對象是第二階段既缺能力又缺意愿的員工。面對第二階段的員工,教練式的領導者應該如何去做呢?
幫助下屬確定問題,因為下屬可能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要幫助下屬設定目標,務必清楚說明決策的理由,同時也試圖聽聽下屬的想法,促進一些新的意見和想法的提出。必要的時候支持和贊美下屬的任何意見和建議。在決策的過程中,領導者依然是最后的決策人。
支持式領導風格的特點是高支持、低指揮。高支持對員工的工作意愿有幫助,低指揮對員工的工作能力沒有什么幫助。所以,最適合的是處于第三發展階段的員工。第三階段的員工能力較高,不需要過多的指揮,自己知道該如何完成工作;但員工的意愿還不夠穩定,所以領導者需要對他提供一些支持。
面對第三階段的員工,支持式的領導者應該如何去做呢?
讓下屬參與確認問題與設定目標。多問少說,傾聽下屬的意見,鼓勵下屬主動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并承諾與下屬共擔責任。必要時領導須提供資源、意見和保證。領導與下屬共同參與決策的制定,分享決策權。
授權式領導風格的特點是低指揮、低支持。雙低的授權領導模式適合指導能力高、意愿也高的第四階段的員工。但要注意的是,盡管授權式領導風格強調少指揮、少激勵,但并不是不給予指揮、不給予支持,只是適當偏少就可以了。面對第四階段的員工,授權式的領導者應該如何去做呢?
與下屬共同界定問題、共定目標。讓下屬自行發展行動計劃,自己決策。鼓勵下屬接受高難度挑戰。就下屬的貢獻予以肯定和獎勵,為他提供成為他人良師的機會。定期地檢查和跟蹤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