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子,三明子講師,三明子聯(lián)系方式,三明子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高級辟谷導師培訓導師,道家辟谷養(yǎng)生減肥,降三高,排毒,亞健康
    46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三明子:丹道養(yǎng)生理法闡真[八]
    2016-01-20 35463

    第七篇 煉精化炁修煉秘旨

    第一章 煉精化炁第一轉

    第一節(jié):修煉正法--心息相依

    筑基功成,則需進行此步之功修,此乃煉精化炁之初步,心者,平和安靜這后天神識;息者,一往一來, 一升一降,一開一合,之精微運化也。此一步之目的乃是,不使通體內外無形之精炁(勉強可稱為無形之原始生命能量,此乃吾人身之元精)化為后天陰氣和后天津精。進一步可使此無形之精化為先天陽炁(此處指吾人身先天陽炁),再而神炁混合入歸虛無,產生真陽之炁(丹道中結丹,還丹之元精,乃吾之先天祖)我順之自然行法采此真陽之藥歸入丹田。

    心法口訣:“調息凝神,凝神調息。神安注腹,初炁伏田。旋而為一,自生造化,凝神調息,調息凝神。”心法具體解析如下:

    第一句口訣在于保我通體內外無形之元精,不使化為后天。故能時時做到心神的平靜悠閑無執(zhí),炁息能深長細柔無滯。如此,則可以時時是化精,保精。一度不泄,即一次添油矣。

    第二句進一步順之自然微微用意之具體方法和真機。神者,我清靜之神也,注者,神之妙用意也,而意之所發(fā)為耳光和眼光。觀之于無,聽之于無,不執(zhí)形色音氣,腹為下腹內腔,一般指下丹田,經過凝神調息之修煉后,我神悠閑地安放入腹中,下腹化為一片虛空境界,此時切不可起明察之心,自然我之身內初步之生炁運化歸于命蒂。外呼吸若有若無,神入炁中,蟄藏于炁之深井中,其形身遂歸虛無,久之,升降開合之精微形相運化連成一體而無形無象無開合升降矣。自然入于混沌,故曰“初炁伏田”。

    神炁初步合一,“旋而為一”入于虛無。我中忽然神炁皆動,真陽之藥自生矣,故曰:“自生造化。”接后,行“凝神調息,調息凝神”而采藥。凝神者,進火也,調息者,采藥也,凝神者,此時之神乃初步之元神。元神返照于陰蹺一穴乃為凝神。調息者,乃是自然而調,自然而息,微意觀照而已。順之自然升降開合,我神安放入陰蹺,再向陰蹺攝入丹田。總之,必忘形忘身,方得其大旨,以上所述為后天工法,屬于煉精化炁之初步。

    后天神氣有分別,故進火是進火,采藥是采藥,不可混為一談,但雖是后天工法,實含有自然無為妙旨。下手之時有一個“有為”,中間全為“順之自然,順水推舟”也。此屬“心法”范疇,筑基完成后,方可以行持,如此才可明了心法之妙處,才能悟到心法中不容言傳之內涵,千萬不可躐等而進,否則,一定落入后天意識為之的下乘功夫,與真正的此步工夫相關甚遠也。

    至于火即藥,藥即火,“但安神息任天然”之無為火候和不采而采,藥自采,自歸爐等法乃是后來之事,已入先天層次也,后面將論述到此。

    此節(jié)工夫使行者達到“心息相融”之境地,進而后天神初步結合,產生后天真陰真陽。其中“內景”因人而異,但論及層次實質則為一樣。

    此步反復行之不久,自然從后天初步返入先天,初識內胎息之妙處,但非真胎息,此時,后天真陰陽進一步運化全身毛竅肌肉和內臟。

    第二節(jié):煉精化炁之切要

    心息相依,神安注腹與凝神入炁穴

    以層次而論,心息相依乃后天層次,但又切不可執(zhí)于形象之后天升降開合之運化。心息相依之目的乃是心與呼吸相互依靠之意,不使呼吸和心散亂。神安注腹乃心息相依之深入層次,凝神入炁穴已入于先天境界,何謂炁穴,炁包神包,神在炁中,根深蒂固,二者氤氳。

    丹經有云:“以汞煉鉛,以鉛制汞。”以汞煉鉛者,是以元神覺照,凝照后天元炁或后天氣。如果隨物而逐,則一瞬又落入后天,非元神之凝照矣。此中之微妙極難掌握。其要訣在于,元神未老成時,切不可用神,時時以虛無默默混沌為鄉(xiāng)。以自然之呼吸包裹于外為屋。不可放縱,待其老成,方可行武火凝照以及運炁之訣。總之一個口訣:“行神炁合一入于虛無混沌。”

    以汞煉鉛另一個最緊要之處又在于:主宰之元神需惺惺不寐,長覺長明,不能稍許昏沉。故元神初顯時,更應保持純潔一心,不生它變,保持最初之元神“狀態(tài)”。心胸全要坦坦蕩蕩,無有一物,放下一切。此時,切不可隨后天之呼吸升降而升降,消長而消長,但又不可完全忘掉一切,歸入頑空,訣云:“綿綿若存。”果認得此四字真旨,則煉汞之道全得矣。

    凝照久之,鉛炁自生,上升入腦,順之自然,自停泥丸片刻,煅煉我泥丸陰質,消融神中陰濁。如此,元神就更不易飛揚。其性老成。行之久久,真鉛自生,來歸伏我之陰汞,一得永得。“以汞煉鉛”乃以火蒸水之術,乃煉炁之道。“以鉛制汞”乃以陽伏陰之法,乃煉神之途。如從炁之點化運煉而言,謂之:添汞,如從神之“觀照提取”而言,則曰:“抽鉛”。

    元神之返照微意運用,即乃“真意”。一般情況下,切不可用神用意太重,重則落入后天,不得真意之旨。需性功澄徹,方可全明“真意”。凝照一處即凝神。凝神者,非是凝于有形,乃是凝于有中之“虛無”,但又絕非后天神識之所謂“照”,后天神識不可能“照”,一照則是為執(zhí)為識。故此讀者諸友更須注意,后天識神不稱之為照,而稱之為識。

    凝神入炁穴者,乃是寂照不動之元神凝入先天胎息之內(元炁),不是用意調后天呼吸,人之先天胎息之根最初成象于臍內空處,故凝神入此化歸虛無,乃稱作凝神入炁穴。

    后天神不可凝,后天氣不可聚。以不定之神合不定之氣,則神更加不定。日修月煉,促死而已,現(xiàn)今所謂內丹修煉速成之術,即犯此病。無主張的神合無主張的氣,反而更易導致散亂與昏沉,反而欲念紛紛,燥火更甚,今日有起氣功家死死守住下丹田,弄得下田一團火熱。反美其名曰:結丹,殊不知,后天一團心神燥火反促修煉者下元漏失,促其速死也。故此至少要達到筑基太和功法中的“元神初顯,炁通橐龠”,才可以行“凝神入炁穴”“神炁合一”之法,如果沒有達此境地,千萬不可太執(zhí)著于后天肺呼吸之氣。順其自然,我心唯虛而不可“用意”,口訣曰:“心隨炁轉”。

    丹道乃凝神之道而已,與禪宗不同。禪宗只重見“性”,丹道則更進一步,不但要見“性體”更須“凝神,住性”。故無師傳,切不可行凝神之道,因本已性明,如又加上一個“凝”“住”之有為法,則其性一動,如果無特別真訣,則為頭上安頭,反落后天,因此,丹道乃奪天地造化之道,窮究天人之際的學問,重創(chuàng)性命之方法,不遇真師,實難強精。

    如何使用“凝照”之真意,在何時應用,應用之“輕重”在何處用之?即所謂火候也。此真意之應用雖有節(jié)次法度,但總不過一天然妙旨,合其自然,天然符契,則無不如意,不合其符契,則處處有危險。明白于此,余下所有行功全是無為,無念,清靜自然。丹經中所謂的“著意”“求”“尋”“入”“勿忘勿助”“神光”等,皆是指“真意”也。故看丹經切不可望文生義,佛家或稱“真意”為“慧覺”,實乃不思而議之謂也。

    不照而照乃為真照,無心而凝是為真凝,此又何謂也,譬如明鏡,若無灰塵,自然可以照見萬物,若有灰塵,則不可照見萬物。若心有“照”之意,譬明鏡有塵,心若無照無意,則似明鏡無塵。使后天神識化歸虛無,自然先天顯現(xiàn),而神自凝矣,用后天神識和理性是不可能虛擬和暗想出來的。唯得一抽象言詞而已。丹經云:“丹屬心知意為者,皆非矣。”陳泥丸真人在《丹基歸一論》中云:凝神入炁穴,以神合炁等豈是容易明哉!迷者自迷,悟者自悟,今有所謂丹道學者將凝神入炁穴標為“意守丹田”此乃誤已誤人,以盲引盲啊!

    第三節(jié):精炁之辨

    煉精化炁使元精化為陽炁

    一、陽炁通過任督二脈及八脈或小周天火候調和及采煉,入于下丹田。日久,結成內丹。二、陽炁薰蒸改造五臟六腑及筋骨皮肉。三、使修煉者初知神炁之妙,明白何謂神,何謂炁,進而會用神,但進行煉精化炁之先,則不可不首先大略明了何謂“精”否則,將錯過時機,入寶山空手而回或認假為真。

    煉精化炁之“精”非后天之精,乃先天之無形無相的吾人之原始總能力也。念動,情動化為后天形質之精(如:汗、津、尿、生殖交感精等)。無念,觀照則化為輕清之陽炁,此無形之精分為三種層次。

    一、性精:神動之性陽生也,此精屬內,屬心神之范圍,又謂離中真陰也;二、命精:命陽生也,屬彼屬炁之范疇,腎中真陽,坎內陽炁也;三、元精:真陰真陽交合而后產生的生機妙用,丹經謂為“一點”“一黍”,吾人一個完完全全的太極本體也。神在是,炁亦在是,其初萌動之叫元精,初騰時為先天真陽之炁,其中之靈覺謂之為元神真意,又有些丹經稱此為“真鉛”。神在炁先,神既炁,炁即神,實不可分,故曰:先天。

    那么,先天無形元精之生發(fā)為陽炁,以何為證候呢?有什么效驗呢?依實際情形,大略有四種驗證,此數種驗證之效驗乃對不同之功夫深淺層次而言。

    一者,神動之驗,行者初次體驗到“神”之靈。如:忽有靈覺,心內省悟,一念不生,心中有一點清明氣象,且此清明氣象完全由內心而自起,不假外觸,心神變得比以前安閑適意。其二:炁動為效,覺丹田有溫暖之炁旋轉,似有非有,非寒非燥,如同小蛇似有靈性,活活潑潑,或一身上下,貫流為一,似融非融,似交非交,蘇綿美快,氤氳炁機充滿一身內外。其三:口中時時生出甘美津液。其四:見性之時也,最后之景漸無,只化為一“景”(極難用語言描述)。即是在極杳冥中,混沌又混沌后,自不內不外之虛無中,忽現(xiàn)出“浩大清明,包容天地人萬物”之一完完全全的太極本體,此時初見性體,禪宗謂之見性,我們丹道仙家謂之真正“元精”發(fā)生。丹道煉精化炁之正功即是將此“元精”入于水府(胎息),不使一毫一絲化為后天,胎息自然運煉,精自化炁。

    第四節(jié):日常精生和靜坐精生運煉心法

    此法訣隨時應用于日常空閑之刻,心法口訣曰:“和身落坐,暝目暝念,耳觀運化,心息相依”此為應用于日常之際,隨方便放下心頭,回光返照。

    開始則以耳觀照整體形身表皮之開合運化,漸次宏觀參照內外整體之升降開合運化之炁機。凝神合身,身心相融,形神相守,自然漸入胎息,完全地無執(zhí)無失,安閑自在,最后入天虛無混沌鴻蒙。

    如覺精生,則我唯靜以待之,順呼吸之自然,凝神入于腹田,不可生念,口中時時生出甘美津液(此乃腎水上涌也)。則順之自然引頸吞入腹中,后接行凝神調息心法。丹書謂此為玉液煉已,玉液煉形,又謂返精補腦,總之,精生之時,不可生念,唯靜以應之,順之自然。訣云:冥目冥念,耳觀運化,入歸腹田,渾化虛無。

    第二章 煉精化炁第二轉

    心法:“五官渾同,凝神合炁,氤氳流旋,鴻蒙化精,命胎歸田。”心法解析如下:

    下手興工,耐住性子,調和身心,調息凝神,凝神調息,遂使五官之覺受渾同為一,唯留“神”之妙用。我之“神”不執(zhí)于全身任何一處一點。整體關照,一體同照,自然而然和于全身氤氳陰陽炁機。全身炁機交感生化不息,河車初動,腎水涌流,自然漸入鴻蒙混沌,精自化炁,炁自歸神,及至入于腹田。河車真動,真胎息初成,外呼吸漸斷,本命之胎自歸入下腹。

    此節(jié)修煉的目的是使行者體悟到“神”。進而知“神”,用“神”。下面分幾個章節(jié)詳細介紹此節(jié)功修內景,及火候細微等其它問題。

    第一節(jié):內景真機與微細火候總述

    (一)入手做功,耐住性子,調合身心。“一點”生起,身心俱入虛無,此時行者不可驚恐,需順之自然,勿忘勿助,自然又于無知無覺中又一動,直覺一片清明空朗之氣象充滿一身內外,心內自性微生樂意,一念也不能生起,此即為性陽生也。性精露象也。元神覺知中,全似從內而生,非從外來。此時,我更需順之自然,無念無欲保和此一清明氣象。但切不可著它,留念它,逐又忘掉歸入恍惚杳冥之中,此為正功初步之景,但因人而異或在其它景象,待到調養(yǎng)久久,精自化炁陰陽流轉于一身內外,之后皆自然行正功心法。

    不久又自然入于虛無,從無知無覺中,忽的一“動”(實機動)(乃動與靜之間也)現(xiàn)出一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吾人之一個完完全全的太極本體。本體一動生出一“覺”。我在此,當完全以此靈“覺”主宰一切,順之自然行持正功心法,心神完全返歸身中,自然一點炁機至會陰升起,頓時全身內外炁欲沖天,渾身融融泄泄,無可言喻。此時,唯順其自然,觀照于呼吸,順之升降自然,而我中自有主宰,不隨有形有象之炁機運轉,待其炁之運化達到飽和之時,順之自然,或行河車,或歸入丹田封固,心意最后放下來入于丹田。照于此,神歸入炁。

    此中一點微細動機自虛竅中生起及至全氤氳布滿,丹經稱此為命陽生,覺受中,好似從外而來。

    經過日夜之調養(yǎng)和鉆查冥,則口鼻呼吸變得越來越微,而真陽充足,滿于下田,自然一點炁機上沖,如上不能,則轉入尾閭,運行任督二脈,經過河車運轉的調和,身內陽炁漸趨入平和,不久八脈自然開通,煉采日久,內丹自可“生成”于下田。

    第二節(jié):微細火候

    應用總訣:“順之自然,無執(zhí)無失,功無間斷,隨修隨忘,隨覺隨修。”切不可執(zhí)于內景之氣象,對一切內景和身體之運化,皆以平淡之心對待,以“虛靜”二字應之。

    ①神動火候。所謂神動,即為性陽生,性陽之生,內景不一,因人而異,但總含有一股清明浩大之氣象,其中一刻行者總可自然達至一念不生之境地,此乃真陽之精的作用初顯也。對于修道煉丹之人,達此一境界很容易,但如何保持,則較難一點。此時,火候之掌握,關鍵在于順其自然,繼續(xù)保持我一心一念不生,凝神入虛,歸入混沌的不知不覺中,性陽生時,最好不生出辯別之明覺心,則得其火候真旨矣。另有一法,此乃不得已而為之。神之初動,其自然作用有二,一種覺醒于身中;一種覺醒于身外。覺醒于身中則可行“凝神調息”之法工,順最初之狀態(tài),清靜之神合于呼吸之息,順之氣息之自然而不執(zhí),歸入丹田合于虛無混沌,如果覺醒于身外,后天念頭已生起,則也可急行以上調息之法,心自如如不動,卻不可再生出一念去制止那已生“念頭”。不去管它,順呼吸之自然,使歸虛無,一切奇怪功景皆不必去管。

    ②炁動火候,在平常之時或靜坐之中,忽覺身下腹或海底之虛無竅內有炁上沖,此乃炁動也,此時我也是順其自然,“勿忘勿助”,一念不生,后天身形卻不可動,只保持住“炁動”之時“身心狀態(tài)”,即使躺著,也不可坐起,我心身唯靜而已。

    但是,由于一些行者煉性不夠精純,在炁機大動之時,各種人欲之情性(如恐懼、喜悅、明察辯識心、生理本能、下意識、潛意識)在炁機之激發(fā)之下必將顯露和隱動,有甚者,神意飛揚,入于魔境,大事壞矣,不得已有一法子應用,其法如下:炁大動之時,我必奮提精神,以雙目神光窺定大動之處,一意不散,但又不可用意太重,重又落入后天,乃是一“照”字訣,而我之元神真主人自坐鎮(zhèn)夾脊中宮之虛無竅內(正對膻中之背椎骨空穴)主宰全局,但非是執(zhí)守夾脊,乃是自然而然的心神,安放于此處之意,則絕不是有意的去執(zhí)守此竅,如此,隨之即可放松心神,入歸虛無。

    第三節(jié):泥丸溫養(yǎng)

    泥丸溫養(yǎng)火候,神炁皆動,時至神知,神者,我之元神也,知者,真陽生起之時,自然神炁一體,運行周天,自然升入大腦泥丸,隨后,我之心意停頓安放于泥丸宮內,似守非守,勿忘勿助,內想不出,外想不入,關閉五宮,混同為一,形身虛無,元神回光返于泥丸性宮,不久自然泥丸陰精化為甘露,下入口中,入于絳宮,我心頓變清涼,心性愈加清明。此乃一陰生起,活午時之妙用,三陰卻是絳宮沐浴溫養(yǎng),此景實難用語言描述。

    第四節(jié):消陰秘訣

    有在剛入于神炁合一的邊緣時行者開始昏沉,覺身內微有重濁陰炁和不通,神亦雖之昏沉,不能一意清純了照,此時,行者可雙目內視上丹田泥丸(非真的是看視,乃警覺于內也,以目為機警覺于泥丸)。不久神自清靜,昏沉自除,此乃以雙目之陽銷燭泥丸之陰,又有一法,行者或者睜雙目幾次攝入天光(睜眼之時,不可分辯是何東西,不見形象,唯見天光,迅速睜眼,即刻閉下),昏沉自可消失,又接次入定行功,行以上之法,不可用意太重,意重則落入后天,貴在自然行之,乃自自然然,此景一到,迫你非如此用功不可也,行者修煉,未至此層,多望文生義,以為是有意識為之。

    第五節(jié):日常用功

    日常微細火候,日常之際或剛睡醒之時,無原因的心內忽的一“悟”,只覺前程往事世情恍然如夢,而我之本真隨之顯其作用,一念不生,內外空明,此亦為元精之露象。但切不可誤會,此清明氣象即為元精,不然,離道遠矣,當于此時,順之自然,凝神調息,不使一絲泄露,返觀入身內丹田虛無玄竅,入歸混沌,或者忽感心地清涼,恬淡甘美津液,順之自然,送入下腹,凝神調息,神氣合一,收歸虛無,總之,采藥始下手則有微意,過后皆是順之自然,丹道大患為用念,丹道之煉精化炁貴于神返身中而炁自回再化炁,總訣云:“凝神為一,精而化炁,炁運周天。”

    第六節(jié):內火與外火

    內火與外火

    外火者,依行者在功中覺受而言,好似從外而來,觀照上,乃粗相(非后天形象)之覺受,乃真炁大動之時的運用火候,如呼吸之往來,后天有相胎息之運化。火即神,用火即用神,用神則炁大動,此“大動”者即外火發(fā)生也,故外火乃武火之范疇,此武火能對肉身進行改變,神凝照入于炁(氣)動之穴,稱之為進火,同時呼吸也變得振作起來,神放得輕微,只微有照顧之意,則為文火,以上乃外火之說,河車之運轉亦可屬外火范疇。

    內火者,依功修中的覺受而言好似自內而發(fā),不由外在原因引發(fā),無形無象,完全無粗相之外在炁動感,全為意動和神行(非后天意議)。如心內忽覺,泥丸陰生,丹田意動,內火之運用之訣在于:“內想不出,外想不入,元神主宰,長覺長明”。丹經云:“但安神息任天然”此乃內火運行主宰其中而調停之所達到的效果。

    內者,元神之妙用法度;外者,胎息之開合升降運化也,需行者煉性精純方可完全領會,內火者乃調布主宰之意,即“惺惺不昧,凝神入虛”,一般屬溫養(yǎng)沐浴之火候。

    外火者,炁也,呼吸運化之火也,內火者,元神之妙用法度也,元神長覺長明,不亂不昏,收神入內之虛無竅,即為內火旺,訣云:“我于此,唯只一靈炯炯,獨照當中,內外渾化,有無不立”,不隨形相之炁運轉,則外之符火自然包涵全身,此時,我則順其自然運神矣。

    內火者,煉性養(yǎng)性之火。等性地圓滿此時從性地上“凝神入內”,則自然元精產,外之符生矣,凝神則炁聚,炁聚則精生,神為精之根本也。

    內火一旺,則必行外火以包裹之。外火者,呼吸之火,以呼吸包裹于外(呼吸乃是向內吹噓,口鼻之呼吸只起到最初的憑依作用,過后全為內呼吸)。不使一點“內火”散失外,久之炁歸入神,完全為內火,全無炁之運化升降開合矣。

    先以神合炁,神盡化炁,充滿一身內外,此乃外火始旺之時,必需“元神惺惺不昧,凝神入內丹田”切不可隨炁逐物,自然而然,“神返身中,炁自回矣”炁又歸神。

    內火始生之初曰精,故以上為煉精化炁之深層奧秘和法訣,于此訣破也。

    丹經云:“精從內守,炁自外生”。內火者,養(yǎng)性之火,外火者,煉炁生發(fā)之火,內外一通,內火即外火,外火即內火,都為一神一炁之不同妙用也。

    內火者,一為自家元神的惺惺不寐,寂寂長明,收神入內,二為天地合為一神的一體同觀之妙用,二者為一。

    外火者亦有層次:一為外呼吸之吹噓運火。二為胎息之運用。三為河車之調和,造之極處,內外全通,神化精,精化炁,炁化神,循環(huán)不已,終達炁盡化為神,唯有一靈普照,一體同觀。

    總之內火之法度在于:“長覺長明,凝神于虛,有無不立,合歸無極。”外火之法度:“順其自然運神”而已。

    第七節(jié):藥之老嫩細微

    經云:“上藥三品,神與炁精……三品一理,妙不可聽。”故所謂藥者只一“味”也,對于煉精化之層次而言,“藥”乃虛無中一“一點”真陽之藥,它即是,又是精,稱作元精,對一于煉化神而炁言,藥者乃“先天一炁”。對于煉神返虛而言,藥者乃陽神之虛也,現(xiàn)專說煉精化炁之藥。

    人得此“一言”生機且不使散失,則一瞬即可點化全身部分陰質,原先心難降者,因此“一點”自然而降,原先有病者,得些“一點”,病自然愈也。丹經謂此種作用為:“真鉛煉已。”所以從對肉體和心身之改變和治療而言,稱之為上藥,丹經喻為“水鄉(xiāng)鉛,真鉛。”但切非某種東西和物事。

    如何得此“真陽”且不使散失,則需細辯火候,即丹經所謂老嫩。

    不老不嫩,達到中和,方可有用,其實火候之老嫩法則,只不過一“中和”二字,而口訣又在于“功無間斷,一線到底。”

    (1)下手之初,神氣未能融和,身心沒有入于混沌,此時稱之為無藥,如果此時停止行功,則稱為無藥,故需耐住性子,放下心頭,功無間斷,繼續(xù)調和神炁,使之趨于“中和”。(2)雖入鴻蒙,但神炁未能完全融合,神雖基本入于炁中,但還是有一“微覺”之“我”存在。如在此時起一“明覺心”和它念,則其功行間斷,此時雖有某種生機,但在此時行采藥一法,則為藥嫩,故需更加耐住性子,全體放下。“凝神于虛無,合炁于浩蕩。”坦坦蕩蕩,混沌又混沌,調合神炁,功無間斷,一線到底。(3)及至神炁完全打成一片,神完全歸入炁中,行者入于混沌又混沌之中,形身渾忘。不久,從虛無混沌中忽的一“動”(非動也,乃靜與動之間)。動而即“覺”。我急忙順此靈覺,行凝神調息,順之“一點”真陽之自然,我之神光注入陰蹺一穴,自然而然,精自化炁,內火一旺,外之符火包裹周身,久之,精盡化炁,全身踴躍,無可言喻,待炁機充滿一身內外之極盛之時,我則需順之自然,運神入于內之丹田,“調息凝神”。此即不老不嫩之藥及采藥之“時至神知”奧秘,于此以揭示無遺,接后可行河車工法而進一步調和。(4)所謂藥老者,即是混沌一“覺”之后,不能保持此覺,覺及它事,雜念飛揚,后天各種情欲及生理本能顯現(xiàn)作怪,而不有繼續(xù)保持“中和”,做到功無間斷,一線到底,自然念動化濁,轉化為后天,如不是備大丈夫大英雄之堅凝氣慨而稍注意,其藥必失,或者炁動之后,不知凝神入內和于呼吸,則藥散于體處,或待其動變大,炁機極盛時,不知凝神收攝,和河車運轉調和,則藥必散于體外,甚至連本帶利都去之,此皆為藥老。在此初“覺”和“大動”過后,再來行工采藥,則其景已先,先天化為后天,不可得也。

    若要完全做到不老不嫩,則需依仗平時行者精純的性功,因在此虛無混沌炁生之時,人之后天智慧和辯別之神識全泯,自心不可能作主,只有在虛無一覺一動過后才算稍有把持,即使如此,也要依仗行者的智慧根基和靜定功力。

    應該注意的是,先天炁發(fā)只在一息之間,時間極短,故采藥過程只不過幾息時間而已。故非是性功精純者和具備大豪杰,大英雄之手段,則不可擒捉住,故丹經常有:“再砍秋筠節(jié)”之嘆,一息不亂,自可奪天地之造化而透玄關精微。

    第八節(jié):河車秘旨

    河車有三,一為氣河車,乃皮下氣通或意通也,二為精河車,乃真陽之余炁運行督脈,三為金水河車,乃神炁合一真陽大藥(水鄉(xiāng)鉛)穿骨透髓運行任督,金水河車者乃煉精化炁之真正河車運轉,其間有六根震動之景發(fā)生,丹經或謂“大藥”顯象。

    (一)先說金水河車,通過不斷的返觀,內照和行神炁合一之法有精煉精和溫養(yǎng),做功不過一月二月,全身生機鼓蕩,真陽充足,自然虛無混沌中,先天炁發(fā),此時要一息不亂,擒促住,收歸腹田,自然而然,真陽之全體大用現(xiàn)象,其大用之真炁,迅猛粗壯,如雷行天地,震動全身,其炁穿透骨肉,從海底之虛無竅中升起,過尾閭,上升督脈(非皮下氣通,乃是穿透整個背椎骨,在中樞神經細胞之髓質中心的條形“細孔”內運行,人在童年少年,此一條長圓柱細孔是通暢的,到了成年,此細孔逐被神經灰質填滿,充滿陰質,尤其在尾閭,夾脊,玉枕三處關卡,陽炁無從通過,故修士唯有聚集真陽大藥打通此條形細孔,以通大腦,才可復返青春)。過三關,入于泥丸,再穿過印堂,下入天池穴,此時舌抵住上腭天池穴,接下此炁,經喉管(丹經謂十二重樓),直入下丹田,再行觀照凝神溫養(yǎng),歸入虛無混沌。

    此段功修火候前面部分已解說清楚,口訣為:“順其自然,惺惺不寐,一意窺定,以目為機,胎息運炁,內想不出,外想不入,閉合谷道(肛門)”。神合于炁,炁合于神,神領炁機,到得其炁入于泥丸,炁歸入神,已無所謂藥,藥即神也,故丹經曰:“移神入乾頂”。此時,即為泥丸溫養(yǎng)(前面部分已說明)。

    在河車運轉過程中,同時伴隨有各種內景,此因人因時而異,總之,其炁總是往上沖,最后炁化為神歸入乾頂而全身動機轉弱。

    河車運轉乃是起到調和作用,進一步使神炁返歸中和,如果不運行河車,則其真陽大藥不能全部被我吸收,神炁極盛之時容易散于體,真陽之藥之全體大用不能顯露,或者說明行者真陽還不充足,但是,切勿認為那種景象及覺受和炁運即為真陽,此只不過為真陽的作用也,如果在那里認為或者暗暗的想自內景中找出一點什么“真陽”之物和東西出來,則離道遠矣,更違背“順之自然,一念不生”之旨。

    丹經常謂沐浴,何謂沐浴?即,其炁不動,忽歸虛無,不知消于何處,則我神也隨之不動而放松休息,保持一意清純,此即叫“沐浴”;或真炁融融泄泄薰蒸身內外,我心清靜,一意清純也可稱為沐浴,炁不動之時,我神也不動而休息叫沐浴,炁動之時,順之自然,提起精神,加強神意,以助運行,總之,絕不可違反此先天之機,沐浴要訣在于:“一意清純,放松休息,無象薰蒸,心虛意靜”不可加強用神,更不可忘掉一切而歸入頑空。

    最后入歸丹田封固火候,我神放得極輕極微,任其丹田胎息天然運轉,神居安于內,光照不離,真息來往于心下腎上之間,外呼吸遂斷。只有內炁在橐龠管中運轉,我心身全體放下,任之天然,神歸炁,入歸混沌。

    (二)精河車,精河車乃真陽之余炁運轉河車也,此是真陽之全體大用未完全顯露,此乃藥嫩之時的炁至而神未全。我不要管,任之升降,功無間斷,繼續(xù)調息凝神行正功心法,在此混沌邊緣可能更有其它異景出現(xiàn)和魔障干擾。此時更加不必管,皆收回“虛無混沌”為要,及至渾沌又渾沌方可大藥發(fā)生,生而采之,不使散失,方可運行金水河車。

    (三)氣河車,乃皮下氣通或意通,神炁未能合一,雖初入靜定,但神炁實未打成一片,此乃無藥之時,此時如有粗相之形氣運行任督,是為氣河車,實后天氣,更加不必去管。

    第三章 煉精化炁第三轉

    第一節(jié):心法正功

    經上一轉的心法運煉,到周天河車運轉,已開始歸入無為之境,靜而養(yǎng),綿綿而采,動而煉,摶摶而運,時時行周天,漸至精盡化為陽炁,炁又歸神,神又化為炁,陰陽反復,最后,終與天地炁機感通。

    順之自然,此步心法為:“神炁相依,心身虛無,天人無別,鴻蒙化炁,真陽育胎,三田合一,中黃初開。”心法略釋:神與人身之真息元炁,相戀相依,炁運無礙,神行無滯,不空不有,天然運機,心身無存,清靜之極,人身之宇宙無異于外之大宇宙,全是一炁貫流。內之炁機和合于腹田炁穴,外之炁機薰蒸全身骨頭毛竅。內外無別,神注入炁,自然入鴻蒙而化生新的真陽之炁,一炁自涌泉上升直貫三田,三田合化為一虛空境界,真陽服食于虛無本命元胎,反復養(yǎng)育,元胎炁足,內丹結成,全身神炁初步融為一體,如環(huán)之無端,透入充滿毛竅骨肉,就人身而言,神炁收之則入于腹田,外呼吸俱斷,丹田仿若有一氣候,非真有某東西,非冷非燥,神炁相抱,若有若無,身心俱無,全為一團中和妙相。此神炁相抱之中和妙相的狀態(tài),丹經謂之“內丹”,乃初步所結之丹,故丹經云:“假名胎息,實曰內丹。”此此,方達先天真陰真陽之境地。

    第二節(jié):注意事項及其它

    ①以素食為主,葷食和刺激性食物最好戒絕。②在平常之際,少講話,戒絕嗔念,其它情緒不可放縱,靜心應物,謙下待人。③行功不必拘于定時,有閑有空,皆可行日常法。④站坐臥皆不必限制,隨方便放下心頭行持。⑤靜功行完,可接做動功,以太極拳和形意拳為好。⑥第一轉修煉之收功法可用筑基部分之收功法訣。二三轉收功之法可順之自然,只要長保心身之平和,做功與不做功皆以平淡應之。⑦行功之時最好選擇空氣清新,樹木眾多,及無干擾的開闊地域或者靜室,如有感應,則隨感而行,行而后忘,不可拘時,此為切要,以上為一二三轉之注意事項,其余同筑基部分。

    第四章 煉精化炁之效驗及其它

    第一節(jié):效驗

    ①八脈開通及至中黃正道初通。炁機遍達周身毛竅骨髓,命胎炁足。②口中時生甘美津液,隨功修加深,津液愈加甘美恬淡,寒暑不侵,宿疾盡消,童體無漏,全身輕快等。③飲食減少,漸至不食,厭惡葷食,性欲全無,淫根已斷。④精神平和充沛,以功代睡,恩愛名利及世間復雜人情和物理之因果能一眼看透,任何事皆以平常心對待,很難生起情緒。

    第二節(jié):總結

    所謂煉精化炁之工夫,只不過為一個“凝神調息,神氣合一”而已,分層次不斷深入即可,神氣相合的層次不同而有不同的相合狀態(tài),不管何時,行者如能總保持心性清明淡然,呼吸細長柔和不斷,神光內守,不使放縱,自然時時是凝神調息,時時為煉精化炁,豈在做功才是?自然身中時有一陽生起,我則順之自然運神周身而已。凝神即進火,采藥即調息,凝神者,凝神入下田之虛無玄竅也。采藥者,收回又放下,放下又收回,順呼吸入于下田也。真陽生時雖另有口訣,但也不過是及時迎奉它(真陽之藥),余則全是順之自然,“存無守有,回風混合”八個字概矣。

    以上原文從網絡上轉載文章,如若修煉,慎之,若自己無基礎領悟透徹,必有明師指點,方可修煉。

    青城山自然辟谷養(yǎng)生基地,每單月長期開設辟谷養(yǎng)生,辟谷師指導。

    河南太行山修真悟首道基地,每年3次開設丹道速成,丹道修煉精髓

    心能量養(yǎng)生網 山晴居士提供給健康養(yǎng)生愛好學習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国产vr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青娱乐国产官网极品一区| 内射少妇一区27P| 色多多免费视频观看区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一区高清大胆人体|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免费中文视频在线播放|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糖心| 波多野结衣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中文日韩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