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一、概論:
先哲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張紫陽說:“其中簡易無多旨,只是教人煉汞鉛《悟真篇》。”白玉蟾只說:“一言半語便通玄,何用丹書千萬卷,人若不為形所累,眼前便是不羅仙《玄關顯秘論》。”從此足以說明,丹道工夫,是極為簡單的,只要汞鉛二味藥料,不執著色身,達到靈0統體就夠了。實際上,道藏中的千經萬典,無非證明這真傳的一句話而已。這也是我從這一句話又引起連篇累讀的文章的緣故了。
二、無密總訣
我們的總訣,確實只有一句話:“心息依虛定動定。”如果有人真正能把這七個字吃透,獲得徹底的理解,并且堅持不懈的去做,便一定可以一步登天的。成仙作佛,長生永命,都是小事一樁,都可不在話下。
三、無密七個字的總體精神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這七個字是一個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體。如果各取所須,便會發生偏頗,不能取得十全的豐收。
先作個比方吧!心息,便是神氣,它可比水和米,要煮出一鍋香噴噴的好飯,就必須要 一升純一無雜的好米和清凈甘純的好水。其次,煮飯沒有鍋子不行,同時還必須一具爐灶,鍋灶合起來說,就叫爐鼎,我們的爐鼎是什么呢?就是上文所說的“空”字,又叫虛無或虛空,這樣煮飯的基本條件都具備了,但如不加以柴炭的炊噓,生米還是不會變成熟飯的。我們的柴炭叫天然真火,簡名叫“定”。張紫陽宗師說得好,“休泥丹灶費功夫,煉藥須尋偃月爐。自有天然真火育,何須柴炭及吹虛《悟真篇》。”爐鼎藥物火候,都被一詩泄盡矣。
總訣雖云七字,從實際說,只有四字,即“心、息、虛、定”而已,其余三字,都是加油添醬,牽線搭橋之助力。如“依”字,只能起相互依存的作用。如“動”字,是不可避免的慣性,世界上沒有不好動的。
動還有內動外動之分,譬如,意念的千頭萬緒,氣血的周流不息,呼吸的息息來去,都是常人所沒有注意,以至是看不見的。又如手足的動作舞蹈,面目的喜怒哀樂變化,口齒的唱笑怒罵,便是大家本能的表現,而且也一定是大家都司空見慣的。況靜久必動,動久必靜,都是人類的自然規律,定動定的原理,就是這樣出來的。
在煉功的過程中,這靜極而動所要產生的現象是很多的。在這定字的天然真火的冶煉下,這米和水經過相互滲透。變成熟飯,您想凡灶凡火都能起這么大的作用。何況這種凝聚在高度靜定中發生的天然真火,豈不能把色身熔解成氣,以至于蛻變成仙和佛之理。不管如何,在冶煉過程中,每個人肯定會發生一些千奇百怪的動態現象。我們從實踐中所曾見到的,至少有以下幾種:
1、實境:如親戚朋友的干擾,學生兒童的吵鬧;
2、幻境:仙佛神圣妖魔鬼怪的現形,獅虎蛇蝎幻化的侵擾;
3、動觸:忽然眼前閃光或一片虛白,有時大腦呼呼作響,有時如電掣,有時如雷鳴,有時如繩捆,有時如蟲咬,有時周身酥軟快樂(惟此是最好的效驗現象,如果煉得好,每次都會產生);
4、情動:有時外陽忽然勃舉,便是活子時產生之時,可以用“定”訣采藥。
雖然靜定之中,能產生如此多的動象,但各人的境界各不相同,不是每個人都會產生這些境界。不管什么境界,只要以定續之,不予理睬,都可頃刻而過,恢復平靜,活子時亦然,只要心不轉念,以定續定,精自化氣,外陽隨到。從而也說明動后之定,便是動前之定的繼續,并非有第二個“定”字,所以定力深的人,能夠做到靜亦定動亦定,一定到底,這便達到觸亦不動的高層定力了。足以說明,真傳就是這么簡單,“心息依虛定”便可一步到位。
四、虛無鼎解秘(亦即玄關玄牝之解秘也)
無派即以“虛空”作為作丹的鼎爐—鍋灶,這個稱呼就是很特別。由于沒有著落在色身竅穴上,故世人知者甚少,現即簡要再說一下。
“器用者空”的原理和必然定律,物品總是儲藏在器具的空檔處的,器具的實處絕對不能容物,這是眾所周知的,當無異議。
無中生有,有必還無是自然規律,天地人萬物都一樣,都是從無極演化出來的。再后結果,都莫不歸還無極。生人和作丹的原理,也不例外。那末又何以要以人身鼻孔外方寸處為虛無之地呢?理由很多,前面直指圖等都已詳述,姑再略敘之。人自呱呱墮地伊始,臍帶便被剪斷,呼吸之氣,隨之從口鼻而入,從而牽動四肢八脈,百骸九竅,展開一個人生生命的畫卷,也展示呼吸之氣在鼻孔外一來一去不斷交流的作用,一息不來即命非我有,足以證明此處是人類生命的源泉,是人身的無極所在。落入后天后便變為太極,人身呼吸之氣與天地陰陽之氣的陰陽四氣,便在虛無洞口一氣牽連處,相互消長,交換信息,交換密碼,不可一息間斷,除死方休,也足以證明,此處為人類真正的生門死戶。是天地大虛空與人身小虛空間最大的聯絡站,人身任督二大主脈間最大空斷檔與最大的虛無洞口。在洞口住神,可免自身元氣隨著鼻口呼吸之氣逐日消亡,而達到回風混合的目的。(下面尚有卦爻示象,醫經明示,道派師示,佛祖暗示,儒家簡示,各家詩示等多人多種論證,因前半集大都已有申述,故存目不重述,保留于打印稿中)。
五、定和動的關系
空者虛明朗徹,四通踟躕之虛器也。由于它纖塵不染,不執不滯,有善無惡,故《大學》以至善之都喻之。修士果能止于是而不懈修持,定、靜、安、慮、得各個層次,便自步步深入。
定是靜的前奏,也是靜的表現,故大定之要,在于三定。三定者,身不動、心不動、意不動也。倒過來說,定也是靜的終結,心猶不靜,更何能定,靜者,不過無念不動而已,而定則入于超覺之深層,達到無為無不為的程度。一切動觸、圓寂、脫胎神光,都是大定中演化出來的實證。
但世間上只有相對的靜。沒有絕對的靜,故有外動內靜,內動外靜之說,進而言之,動是暫時的,靜是永恒的,暴雨不終朝,狂風不終日,運動場上極力賽跑的人,試問能堅持多久?
我們的口號是:“以不變應萬變,以一靜制百動。”定是不變的基石,靜是百動的克星。可見“定靜”二字威力之巨。足見古人的話,句句都有著落。就從“有為”“無為”兩詞來說吧!有為只能有以為,到于無為便可無所不為了。它可以達到坐在立亡,化身萬億,出神入化的程度。大定真空總訣,便是在這個理念和原則前提下確立的。定靜能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潛力。大定還可以達到有聽無聽,生幻滅幻,改變人的脈道氣路,改變人的血、肉、皮、毛、骨骼、筋絡,以至人的生態環境。
本功最大特點,就是修現世,現賺現用,即身即佛,指日見效。讓每個修持的人,自己看得見,摸得著。人有隔陰之迷,他生后世,往生天國之說,死無對證,杳無實據,畢竟是立不住腳的,只能哄騙一些愚夫愚婦而已。只有現世作佛,坐在立亡,去來自知,方不被邪說所哄。我是發自內心說的,還期廣大讀者一試。天樂詩斷:
其一
真傳一句有誰知,心息依虛定力持,
煮飯先須米與水,煉神不必灶和吹,
自然真火燒天地,生態希金換坎離,
悟得陰陽正鼎器,始知鉛汞不異爐。
其二
即身即佛本希聞,天地自然造化靈。
性命豈離心與息,氣神不外坎和離。
先天大道忘形相,后地微情產妙機。
采藥無非定續定,一篙到底證菩提。
以上原文從網絡上轉載文章,如若修煉,慎之,若自己無基礎領悟透徹,必有明師指點,方可修煉。
青城山自然辟谷養生基地,每單月長期開設辟谷養生,辟谷師指導。
河南太行山修真悟首道基地,每年3次開設丹道速成,丹道修煉精髓
心能量養生網 山晴居士提供給健康養生愛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