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能量和物理的能量相似,心理能量也可以轉化其他形式,但是其能量值卻保持不變。事實上心理能量通過觀想,或者冥想、在靜態和極度作用下都會產生能量而影響自己或者他人的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的轉化體現與情緒,就表現為一種情緒可以轉變成另外一種,而情緒中的心理能量保持不變。在情緒上,心理能量的這個轉化過程的機制之一是因為情緒中是包含著認知成分的。當生理上有一種激起的時候,我們感到的是什么情緒不僅僅和這個激起有關,也和我們對這個激起的解釋有關。當我們的解釋轉變,我們感受到的情緒就會變化。社會心理學中著名的沙赫特實驗最能說明這個問題:被試被注射了腎上腺素,從而有了生理上的激起。這些被試中,有些被安置到了一個令人快樂的環境,有些被安置到了一個令人憤怒的環境。實驗結果是:那些到了快樂環境的人,表現的比其他沒有受注射的人更為快樂;那些到了憤怒環境的人,表現的比其他沒有受注射的人更為憤怒——情緒雖然不同,但是情緒的強度卻都有增加,也可以說心理能量都有增加。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過程和我們關于心理現實的觀點是一致的:當生理上有激起的時候,只要不曾被壓抑,我們必定會有相應的經驗。但是,我們如何解釋這個經驗,則是一個符號化的過程。沙赫特實驗中,被安置的環境不同,影響到的就是被試的認知,不同的環境誘發了不同的認知參考系,從而使得最后產生的心理現實情緒有了不同。但是不論我們如何解釋,生理喚起存在的經驗是不可否認的,對這個經驗的直接感受則構成了另一個心理現實即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的轉化中,最重要的一種是情緒的轉化。這個轉化對心理障礙的形成以及我們解決心理障礙關系重大。在下面的章節中我們會探討心理障礙中的情緒轉化的作用。在這里我們先簡單論述情緒轉化的基本方式。
當一種情緒不被接納時,比如受到壓抑的時候,就存在著使情緒轉化的動因。而情緒轉化中,起決定作用的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解釋過程。當我們對經驗進行新的解釋時,情緒也就轉化了。在心理障礙形成過程中,這個過程導致的是我們離開了原始的情緒,變化出新的情緒和新的障礙。比如,對丈夫憤怒而又壓抑了自己憤怒,妻子就可能把憤怒情緒轉化為抑郁。這個過程中,可能起作用的是一些意識到或沒有意識到的想法“他對我不好(這個想法令人憤怒),但是,(由于某種原因)我不能憤怒,一定是我不夠好,才會使他不愛我。我不好,我不值得人愛(這樣想了之后,情緒就轉變為抑郁)。情緒雖然在變,但是情緒中的心理能量的值卻不會變化。她過去有多少憤怒,現在轉化后,最多只能有同樣量的心理能量轉化為抑郁(這是指全部轉化的情況,而實際情況下往往心理能量不會完全轉化,還會有少量的憤怒殘留在她的心中,而其他的轉化為抑郁,但是總量應相等)。
當然,我們也可以利用情緒的轉化來進行心理治療。合理情緒行為療法和認知療法都是利用了這個原理,通過重新解釋一個事件,消極情緒可以被轉化為積極情緒。或者我們可以說,通過改變符號化的過程,他們重新構建了一個新的更好的心理現實。
最重要的是:心理能量不可以被憑空消滅,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根據它的規律來轉化它、利用它,而讓我們有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