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分類問題,比如說學科內容的知識結構劃分、作文題材的分類、英語學習的5W,歷史學習體現尤為明顯,歷史事件分析都可歸因為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教育科技思想文化。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些詞語,請大家做做分類:蘋果、橘子、香蕉、西紅柿、紅豆、綠豆、黑豆、茄子、獼猴桃、冬瓜。我們很快能夠分成三類,水果類蔬菜類和豆類,大家在回憶的時候是按照類別來劃分的,李威老師的變臉臉譜的類型更為復雜、臉譜的數量也很大,但在本質上和剛才講的分類是同樣的道理。

第二步 記憶首因抓特點。人們經常說見面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于被記憶者的顯著的特點,比如說在記憶人臉的時候,成龍的鼻子、馬三立的耳朵、李勇的下巴、老畢的眼睛,都是非常顯著的特點。在14為變臉者出來的一瞬間,選手的頭飾、服裝顏色、手里的扇子、身高體型,以及一些常人根本不會注意的特征,比如說頭飾上的珠子的大小、線條的粗細等等。5號的變臉者的記憶首因在李威回憶確定時候,特意請變臉者出示扇子,可以確定扇子為記憶的首因特點,或者說是輔助排查重點。

第三步 臉譜房間的設置。在節目中,李威要記憶挑戰者臉譜的先后順序,是挑戰的第一個難點,而且14為挑戰者打亂了展示的先后順序,為挑戰增加了很大的難度。究竟李威是如何做到記憶順序的呢?在挑戰之前,為120張臉譜,按照14挑戰者,設定了14間臉譜房間,14位挑戰者的記憶首因就是進入房間的第一個刷臉證,每個房間可以設定若干個位置來進行臉譜的擺放呈現,依據節目組給出的120張臉,平均分配,每人最多也是10張臉,在每個房間按照順序找到自己熟悉的10個地點即可,這個也可以解釋為什么選手能夠對交錯出現的臉譜進行順序的記憶。

第四步 臉譜與挑戰者特征匹配聯結。我們以被選出的5號的第一張臉譜為例子,額頭上一個明顯的三,諧音為山,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拿著扇子的人,將臉色扇出了藍色的山大王。我們可以將藍色的臉譜人物“山大王”放入實現設定好的那個在門口有藍色扇子的房間,放到該房間的第一個位置。下面的內容依次類推,同樣的邏輯,這里不做重復。

第五步 臉譜微觀還原辨析。 因為臉譜為手繪,除了記憶的120張臉譜,還要180個臉譜的干擾項,顏色上的誤差也遭遇了評委和觀眾的質疑,看下圖,左手拿的是選手挑選的臉譜,右手是D.r魏挑出來的,經過比對,可以看到在額頭、鼻子和嘴角都有特征區別。關于微觀特征辨析的訓練,在《辨骨識人的秘密》,《最強廣場舞的記憶還原題》里面有詳細的介紹,大家可以再回顧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