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交易金額達到1921億美元,同比增長169%,占據全球交易總額的48%,同期全球交易總額僅增長18%。私募股權基金在中國高科技行業投資的交易數量占比上升至40%,金額達到了768億美元,超過上年金額近6倍。其中,共有27宗私募股權基金參與的投資交易單筆金額超過10億美元。
據最新數據統計, 截至4月份,已經登記的私募管理人有2.58萬家,運作產品2.8萬只,其中,機構數量多、增數快,但質量不高,100億以上管理規模的94家,50億以上的有216家,20億以上是538家。2萬多家私募管理人有產品的是8500家,平均規模是6.7億元。私募基金正式納入監管已有兩年多。目前的市場情況是機構數量多,增速快,但整體實力不強。同時,地域發展不平衡。個人投資者占50%以上。當前,私募的主要風險是非法集資風險,涉及已登記私募基金32家。
自2015年下半年刮起的私募監管風暴,正愈演愈烈。近日,證監會發布數據,一季度涉非法集資備案登記私募基金規模5.7億,投資者1700多人。私募基金的個人投資者占比大,缺乏長期投資者。有些私募從業人員操縱市場內幕交易,最突出的問題是非法集資的風險。
自2014年2月7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私募基金備案工作正式開展以來,私募基金行業快速發展,但是在私募基金數量迅速增長的同時,私募基金管理人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一些機構甚至從事公開募集、內幕交易、以私募基金為名的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行活動。為了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規范行業內的操作行為。中國基金業協會2016年2月5日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金融界的極大關注。本次《公告》的主旨主要是通過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規范,保護投資者的權利,督促先關主體誠實信用、謹慎勤勉。
內容包括:關于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明、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依法及時備案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及時履行信息報送義務、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按時提交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關于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管人員基金從業資格相關要求等多方面。力求私募股權基金合理運作,保證投資人的合法利益。
宏皓教授分析表示,近年來,私募基金行業暴露出很多問題,主要是四方面,一是私募基金變相公募,向不特定對象公開推介,變相降低投資者門檻等;二是管理示范違規運作,部分私募將自有財產與基金財產混同,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還存在操縱市場等問題;三是登記備案信息失真,部分私募機構長期失聯,逃避監管;四是跑路事件時有發生,最突出的問題表現在非法集資的風險。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在私募基金監管方面有重點工作安排。一是盡快推動私募基金條例,增加對各類私募基金的監管手段和措施;二是盡快修訂并發布私募辦法,明確監管邊界;三是制定出臺私募基金信息統計的風險監測體系;四是加強對私募基金的事中事后監管;五是督促基金業協會完善相關自律規則;六是配合地方政府開展非法集資的風險排查;七是嚴格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
在經歷了長達10年的“野蠻生長”后,目前隊伍龐大的私募基金亂象重生,中國基金業協會4月15日還發布了《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對主體責任等作了明確規定,合格投資者制度成為貫穿《辦法》的核心線索。
中國基金業協會要求,以下三種私募基金情形面臨被注銷的可能:
一、自公告發布之日起,新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辦結登記手續之日起6個月內仍未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產品的。
二、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已登記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產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5月1日前仍未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的。
三、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已登記不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產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8月1日前仍未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的。
除此之外,《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還將對私募基金募集環節多項行為規范。《辦法》對私募基金的募集主體、募集程序、賬戶監督、信息披露、合格投資者確認、風險揭示、冷靜期、回訪確認、募集機構和人員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規范。
今年7月15日起,私募基金在私募產品發行期間,宣傳“預期收益”,使用“安全”、“保證”、“承諾”、“保險”、“避險”、“有保障”、“高收益”、“無風險”等可能誤導投資人風險判斷的措辭都將禁止使用。同時,募集機構不得通過電視、海報、公開資料、微信朋友圈等互聯網媒介推介私募基金。違規者將被納入黑名單,情節嚴重的,更將移送中國證監會處理。
《辦法》還確立了私募募集行為標準、規劃了行業募集行為路徑、厘清了私募基金與各種非法集資的界限,為私募基金行業正名。首先,私募基金的兩類募集機構主體是,已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自行募集其設立的私募基金,以及在證監會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并成為基金業協會會員的基金銷售機構受托募集私募基金。
其次,《辦法》還規定,募集機構承擔合格投資者的甄別和認定責任。最后,《辦法》引入了資金賬戶監督機構,明確募集機構應當與監督機構簽訂監督協議,對募集專用賬戶進行監督,保證資金不被募集機構挪用,并確保資金原路返還。
目前,私募基金如此火熱,那么如何正確的操作是社會各界都在關注的焦點。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總理強調要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發展服務中小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金融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在有效配置這些資源的同時也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提供了基金募集來源。非公經濟被提到更重要地位,未來民營企業發展將迎來新機遇。
中國金融領域最著名的財富管理專家、投資大師:宏皓,幫助投資者抓住經濟弱勢下的中國第六次財富機遇,提出最切合企業自身實際的私募股權投資操作落地方案,曾多次為投資者與基金管理人授課。
例如,2013年12月28日,我國著名金融學家、財富管理專家、中國私募基金之父宏皓教授,受邀為200多名投資者講述了2014年的投資機遇與資產配置,詳細闡述了未來第六次財富機遇來自私募股權基金這一企業和個人都能使財富增值的渠道,通過精彩的案例分享,讓投資者了解了私募股權基金的可實際操作的合規方法、未來民間資本可持續成倍增值的方向。
2014年2月22——23日,宏皓教書受邀為中山大學總裁班帶來了中國最權威的《私募股權基金操作實務和資本市場》課程,課程全面解讀了最新的政策以及實際操作流程,對企業家的實際操作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應。宏皓在投資年會上講授《用私募股權基金挖掘財富機遇》。宏皓教授的核心課程還包括:《私募股權投資操作實務》、《互聯網投融資管理策略與金融領域創新》等。
如今隨著國家對新興產業及中小企業的政府支持,萬眾創業的時代已經來了,而對私募股權投資來講,這也是一個發展絕佳的時代。私募基金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行業地位大幅提高的同時也面臨著日趨嚴厲的監管,優勝劣汰逐漸成為常態。隨著行業監管日趨完善,專業度欠佳的機構將面臨淘汰。私募基金規范運作,對推動創新創業、增加融資渠道、促進經濟發展也將做出切實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