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7日,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19屆年會在三亞啟幕,本次主題為“走出舒適區:穩定平衡視野下的中性增長”。
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顧云昌表示,房地產的發展過程中,明顯的看到房地產分為兩個陣營。一個陣容是住宅地產,這個陣容叫做龍騰萬里。中國東方這條龍,我將它比喻為中國房地產的住宅地產,實際上在1998年之前開始萌動,很長時間沒有睡醒。由于住房制度改革,這條巨龍激活了,成為拉動中國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消費熱點。
龍講的就是住宅地產,另外一個是鳳凰,就是產業地產。到目前為止,中國住宅地產的投資占了67%、68%,也就說說2/3是住宅地產,35%是產業地產,當然這個產業地產包含了很多面,包括商業地產、寫字樓、酒店、園區以及目前正在各地大興建設的文旅地產、康養地產。
一半以上的房地產行業都開始往產業地產發力,形成了鳳凰飛舞的景象,或者是雨后春筍一樣的發展,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美好生活的升級,就是由需求拉動的。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主要的動力是靠需求。因為很多方面都是產能過剩,只有需求升級了,有了美好生活使需求升級,促使了供給結構的改革。房地產也面臨著供給結構的改革,跟全國的情況是一樣,鳳凰起舞是供給結構改革的表現。有一條龍騰飛了,現在鳳凰正在起舞,如何使中國的房地產在中國的大地和天空上出現龍鳳呈祥這樣的景象,這樣的壯舉,應該是中國房地產發展必然的一種情形。
住宅地產發展的兩大陣營,第一個是住宅地產的龍騰萬里,因為總量大,能量巨,調控多,爭議大。講到總量,去年的總銷售面積達到了17億平方米,還不算非商品住宅。農村建房、中小城市企業建設并不包括在內,因此總量大。我們有14億人口,分攤到每個人身上達到了1平方米多。有關方面的統計,房地產增加值占到GDP總量的6.6%,這一數據是比較保守。據我們所知,美國房地產占GDP的比重是3%,日本是11%,我們只有6.6%,房地產相關的行業加在一起,總量達到GDP的15.8%。如果房地產衰退了,這15.8%就沒有了,它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它的作用非常的重要,能量巨大。房地產調控多,從歷史上看,過去沒有房地產調控。房地產進入市場后,我們的調控逐漸的增加,這與因城施策有關,世界各國沒有中國的調控這么多。
爭議多,導致房地產有時好,有時差。到目前為止,大家對房地產的認識還是不一致,甚至將房地產說成是虛擬經濟,實際上房地產是實實在在的實體經濟,眾多的制造業的總裝工廠,這條巨龍要平穩健康的發展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第二,產業地產是鳳凰起舞,我最近提出了新興產業地產,主要包括了康養地產,文旅地產,或者是總理講的六大幸福產業,文化、旅游、健康、體育、教育、養老等產業都離不開房地產,這些地產形成了鳳凰,鳳是為生產性服務的載體和地產,為生活性服務的就是凰,合在一起就是鳳凰。鳳凰起舞了,實際上將是我們追求的美好生活的綜合體,是我們地產發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