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總,又頭疼了?“
”別提了,已經是第三次了!“
”什么第三次?“
”連續三次申請資金支持沒批下來!“
”為什么?“
”哎,一言難盡!明天要有時間來一趟,我們聊聊......“
第二天一早,我來到了張總的辦公室。”我就不明白了,企業都發展十幾年了也沒聽誰說我們軟實力有待提高呀?”張總一臉的困惑。“有沒有問問他們軟實力有待提高,具體是指哪方面呢?”
“就是因為問了之后,才找您來商量的?!?/span>
“他們怎么回復的?”
“盡快落實互聯網與企業在形象、產品、技術及銷售等方面的對接,全面提升科技型企業的新面貌。我是技術出身,企業能發展的今天一直得意于產品在技術方面的優勢,眼下突然讓我與互聯網結合,哎。。。。。?!?/span>
”先別著急!我上次建議重新做一下網站,你們弄了嗎?“張總遞給我一支煙,不好意思的看著我:“當時沒把網站當回事,所以一直就沒弄。對了,一提網站的事我想起來了,昨天他們好象特意看了我們的網站?!?/span>
“然后呢?”
“問了一句網站什么時候建的?我也沒在意就直接說了?,F在聽您這么一說,我好象有點明白了!”我看著張總的表情,笑而不語?!皠e笑了,快說吧!”
此時正在閱讀本文的朋友會說:“不會吧,這也太搞笑了!一個網站有什么重要的?”各位老板還真不要笑,當下又有幾個中小企業老板真正懂得如何將互聯網與企業的實際相結合呢?營銷、資金、人才是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難以抗衡的三個主要原因。筆者在從事中小企業營銷咨詢之前,也曾經是一名營銷從業者。從事營銷最可怕的不是你不知道如何做,而是由于不懂得與時俱進從而失去了方向,反觀國內中小企業在營銷方面的最大問題洽洽是“不能與時俱進”!
互聯網來了,大企業在探討如何有效地運用互聯網幫助企業發展,而中小企業老板卻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一類老板的態度是互聯網雖然來了但和我們關系并不大,等等再說也不遲。一等、兩等到再等等,差距更大了;另一類老板態度比較積極,一心想把互聯網當作企業做大做強的天賜良機,于是乎不惜花費重金投入,結果卻是錢花了不少事卻沒辦成。
一、宣傳與推廣不再是砸錢運動
在過去以傳統媒體為主導的時代下,缺錢的中小企業想要出個名肯定難以與財大氣精的大型企業相抗衡。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傳播并不是誰有錢誰就能搞的定,只要定位準確、平臺選擇得當、傳播方式有效,以小博大并非沒有可能性。因此,如何利用互聯網花小錢辦大事,才應是中小企業花盡心思去研究和思考的主要問題。
二、用視覺幫助企業提升自己的“顏值”
前文中提到相關部門到張總的企業進行審核過程中,明顯有意識地關注企業網站就充分說明互聯網在當下的重要性。張總的企業之所以未通過審核的原因有可能是多樣的,不過對于一家科技型的企業來說,網站自建站至今已有十年未做任何調整,是否有些說不過去呢?正如筆者親眼所見,現實中很多中小企業在產品研發、設計和質量等方面完成不遜色于大型企業,但同樣卻或多或少也暴露出相同的問題:顏值太低!
有人說今天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只要顏值高有貨沒貨根本不重要。筆者卻有不同觀點,首先看美之心人皆有之,“看臉”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社會現象;其次,企業和人皆有相同的之處,就是當我們面對陌生群體時,給對方第一感覺是相當重要的。想當初曾國藩要不是因為那雙小三角眼讓道光皇帝不悅,以他的才華也不可能仕途如此坎坷。中小型企業為什么不能讓自己才貌雙全呢?既然互聯網能幫你提升顏值,又花不了多少錢何樂而不為呢?
三、讓客戶真正轉變成為“用戶”
我們不難發現傳統營銷也好互聯網營銷也罷,其本質都離不開定位、傳播與體驗這三個核心要素。在互聯網營銷中用戶一詞已經代替了傳統營銷中的客戶二字,表面上看是稱謂上的變化,卻充分說明了互聯網營銷的關鍵??蛻羰钱a品購買者,用戶是產品最終的使用者;客戶有可能關心的價格,而用戶更多關注于產品本身的使用便利和持續的服務。
大部分中小企業幾乎是依靠老客戶逐漸發展起來的,而開發客戶的成本遠遠大于維護老客戶,因此大家幾乎都視老客戶為安身立命之本。我們以從事工業品制造的中小企業為例,工業品項目型營銷面對的客戶群體多為組織型客戶。在銷售階段并非搞定某個人或某個部門就可以成交。當客戶完成購買之后,自然就進入了長期的維護與服務階段。無論是銷售階段還是購買后的服務階段,客戶都會將產品本身的使用性和持續服務性納入對供應商考量的主要標準之一。中小企業如果能夠合理的運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等平臺為企業用戶提供一些模塊化有服務,通過完善建全企業自身多元化服務體系,從而降低人工成本豈不是更好?
思維指導方向,行動決定結果!筆者真心希望老板們能夠合理地利用好互聯網,幫助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道路上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