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電影《催眠大師》熱映,電影里催眠師有著強大的魔力,可以讓人進入無意識狀態,聽任催眠師擺布。如今,一些催眠師培訓班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那么,催眠到底是一種什么技術?正規醫院是否有催眠師?
宣傳廣告讓人眼花繚亂
在網絡上搜索“催眠師培訓”,彈出的各類催眠師培訓廣告讓人眼花繚亂。“年薪百萬”“從零開始,最佳職業”等廣告宣傳詞給人無限遐想。
記 者發現,一些培訓機構主要宣傳催眠的超常功效,有的則不斷提示催眠師的廣闊前景。催眠師成為一個與心理咨詢治療、保健等多個行業有關聯的熱門職業。這些培 訓班的培訓時間均在10天以內,但是收費卻可謂天價。價格最低在3000元上下,最高的則在4萬元左右。一些短期班在3天左右,但是收費同樣能高達 3000元。
這些培訓班除了宣傳高
回報外,還告知學習者,催眠術可以運用在各種心理疾病上。一家機構就介紹,催眠可以處理抑郁癥、強迫癥、焦慮癥、自閉癥等,還可以矯正學習障礙、學習能力低下、厭學、叛逆等各種子女教育問題,此外還可以幫助病人建立信心,減輕心理負擔,幫助自己或他人安眠。
催眠師職業資格存疑在網絡上,這些培訓機構宣稱,課程培訓完成后,均能為學習者頒發催眠師證書。打上“國際”標簽的證書大多還要交上千元的工本費或申請費。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催眠師證書是否為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這要看其所頒發的證書上是否有國徽、人力社保部的公章來判斷。現在有一些新興職業,尚沒有進入國家職業大典,因此也就沒有國家認可的相關等級考試和執業證書。
衛生部門相關負責人在
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職業醫師、藥師等有職業資格認證,但未曾頒發過專門的催眠師從業資格證。中日友好醫院心理咨詢科副主任心理師王彥玲表示,目前在我國的醫療領域和正規醫院里均沒有催眠師這樣的職業。
切勿被影視作品誘導
很 多人的印象中,催眠是非常神秘的一個事情。王彥玲告訴記者,催眠只是諸多心理治療技術中的一種,在日常的心理咨詢工作中,催眠技術會用來進行治療。主要是 運用語言引導等技術手段讓人平靜、放松的,而不是讓人真正的睡著,更不是像影視作品中描述的那樣,讓人進入無意識狀態,聽任催眠師擺布。
專業的催眠可以治療一些問題,比如自卑、人際關系、增強信心、發揮人的潛力等。王彥玲說,包括催眠在內的一系列心理治療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從事心理治療的治療師需要有非常豐富的人生閱歷,而不僅僅是學一些技術、技巧就能勝任的。
“大家應該謹慎對待網絡上的宣傳”,她說,網絡上的催眠師培訓之所以火,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現代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存在較多的問題。在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調節,多讀書多思考,遇到問題自然能以一個平和的心態來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