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因受到冒犯而惱火時,人們真的會因為義憤填膺而覺得“很不是滋味”,進而影響到人們的胃口。通俗地講,人真的會被“氣飽”。這也是首次研究證實人們的道德感同胃口存在關聯。
該研究由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辛迪·陳主持完成。他表示:“道德冒犯所帶來的情緒會顯著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使人們吃得少。這證實了一個心理學的問題:道德 冒犯會在人嘴里留下差口味。”在研究中,試驗者觀看一些挑戰人們道德底線的電影或收聽有關欺詐的新聞時,喝巧克力奶較少,而且巧克力奶的口感也變差。而當 試驗者被要求撰寫一個有關詐騙和偷盜的故事時,他們喝水明顯變少。研究人員表示,“道德冒犯會使人產生道德厭惡,而這種厭惡感會使人失去胃口,從而保護我 們不要食用可能有害的東西。”而且該研究還表明,被道德冒犯氣飽的原理根植于核心厭惡所帶來的情緒反應。所謂核心厭惡是由種種誘因引發的一系列生理和行為 反應,包括惡心、厭惡感,以及食欲下降等。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成果或許對一些品牌營銷商有啟發意義,研究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的《消費者心理學》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