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友在論壇上說,他和妻子不工作,不要孩子,自己做飯吃,除了父母以外不作其他交際,不怎么出門,每天就是看劇上網,資產是3套房子(500萬)、現金(150萬)、股市(50萬,其中10萬買了股票)……就這樣一年下來,在大上海生活,花銷竟然只有2萬。
這個貼子在網上引起了爭論,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自給自足的悠然狀態;但也有人說,這種人實在太奇葩,他的生活方式不值一提。
其實,仔細讀這篇帖子就會發現,這對夫妻決定放棄大部分社會關系的原因,是他們覺得外界不安全——認為超市食物是有毒的;親戚是有可能騙自己的;朋友,那是多一個就多一分危險;同事和老板是給他臉色看的……所以,他們才會選擇退縮到家中。
可以說,這對夫妻并不悠然,也不自在。相反,他們心憂迫害,惡念盈懷。他們認為自己是“好”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壞”的。而且看上去,這似乎是一個挺穩定的世界觀。
通常,這種夫妻是不容易過得好的。因為他們會把心中“我好他壞”的想法,投射到人際關系中。當他們身處社會時,投射對象容易是老板、同事、朋 友、親戚等等。而當他們退縮回家時,投射對象就容易變成家庭成員了,他們會把“惡”的帽子戴到家庭成員頭上,然后把攻擊性指向他們——可以想像,這樣家庭 會多可怕。
實際上,在樓主的家庭里,這種現象已經發生了——他們把攻擊性指向了孩子,因為不喜歡孩子,認為孩子長大后就是壞蛋,所以他們人流過兩次。也就是說,他們把“惡”投射給孩子,然后攻擊并殺死了自己的孩子。
樓主的攻擊性,還指向了自己的人生,因為他們拋棄了大部分的人際關系,這會導致他們的社會支持大大減少。
社會支持,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系統。“社會性”是人類進化的結果,支持我們在變幻無常的世界里生存。懂得依靠社會的猩猩最終“優勝”,進化 成人;孤獨的猩猩則被“劣汰”了。現在,樓主斬斷絕大部分社會關系,依靠自己和妻子支撐,這會令他們的人生架構變得非常脆弱,難以承受重大變故——而這種 脆弱,正是他惡念投射的結果,簡直是自毀長城。
如果樓主不是退縮回家,而是走入社會,尋求比較安全的人際關系,那么一方面,他們可能會把“惡”分一些給別人,相應的,摧毀家庭成員和摧毀自己能量就會減弱;另一方面,在優質的人際互動中,他們也有機會扭轉“我好他壞”的錯誤認知,從而讓自己的人生走入良好的循環。
但要是他們堅持窩在家里,那一切,就很難說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