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輪原理(一)
——摘自《管理模型與人生思索》(田軍著)第一章內容
摘要:
用手指撥動擺輪旋轉,加速到一定程度后,會發現擺輪轉動空間內出現“環影”(一種光環影子),且“環影”朝著擺輪運動相反的方向轉動。反方向轉動的“環影”不僅美觀,而且容易給人造成一種擺輪實際轉動方向上的誤導。
擺輪原理主要由擺輪假象原理、擺輪加速原理兩個部分組成。
擺輪原理揭開了一些事物的神秘現象和本質規律。人們可以在欣賞、思
考中,觸摸眾多事物的棱角和內核。
一、原理來源
“擺輪”是指釣魚海竿或放風箏的繞線輪(外輪盤式)。1986年,筆者無意間用手指撥動擺輪旋轉,待其加速到一定程度后,發現擺輪轉動空間內出現“環影”(一種光環影子),且“環影”朝著擺輪運動相反的方向轉動(如圖1-1所示)。反方向轉動的“環影”不僅美觀,而且容易給人造成一種擺輪實際轉動方向上的誤導。于是,筆者聯想到諸多問題,提出“擺輪原理”,亦稱“擺輪假象原理”。
時隔數年,筆者將以前忽略的“加速”要素充實到原理中,在2003年提出“擺輪加速原理”。在此之后,根據企業實戰經驗的啟發,對兩個原理進行了補充、挖掘、合并,在2010年整理出相對完整的“擺輪原理理論”。
圖1-1 擺輪原理示意圖
二、原理定義
擺輪原理是在擺輪快速轉動到“環影”出現的情況下,分析研究相關事物現象、本質、規律的一種工具理論。擺輪原理主要由擺輪假象原理和擺輪加速原理兩個部分組成。
(一)擺輪假象原理
擺輪假象原理(簡稱假象原理)是根據“環影”假象,對事物進行重新識別和啟發的理論。
(二)擺輪加速原理
擺輪加速原理(簡稱加速原理)是根據產生“環影”必備的“加速”條件,對工作提速、發展加速等現象進行深刻認識和啟迪的理論。
三、適用范圍
擺輪原理適用于企業管理、日常工作和生活等多個領域,尤其適合處在加快頻率、加速發展和成長時的各類對象。
(未完待續)
(版權所有,違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