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企業人員的素質與能力,如何整合企業菁英的協作模式,而使工作效能發揮加乘而非相抵的效果,一直是企業經營努力學習的方向。團隊運作中的共識與規范是需要被建立與實踐的,唯有依循著共同的方向原則與目標,大家才能共同作出理想的決策,并愿意為決策與執行的結果共同承擔責任。
團隊共識與協作模型的建立有幾大指導原則,「塑造共同的愿景」、「建立團隊的規范」、「加強信任與領導」、「組織專業的分工」、「團隊沖突管理」、「溝通與協調」與「有效解決問題」,每一項都是一個重大的企業課題,而其中最根本的核心就在于制度的設計與工作者對工作的認同、對組織的向心力與愿意持續學習的精神。制度是理性的,心態是抽象的,如何使工作者擁有持續正向思考的工作態度,而形成積極的團隊工作意識,以面對所有競爭與波折,是企業工作者持續努力學習的方向。
打造高效團隊與執行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首先,企業文化從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思想觀念、行為規范、知識技能等方面,決定著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為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奠定智力基礎。其次,企業文化決定著企業的整合能力,為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提供粘合劑。良好的企業文化能以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使企業成為一個協調統一的整體團隊。
從組織行為學的觀點而言,分工的結果,只會制造管理界面,并不會造成合作,而由于激勵制度的設計,各部門效率的追求,自然形成局部優化的結果反而有害于總體優化,各部門自行其事,本位主義,群我意識應運而生,害及企業整體的效益,此時,就必須以更宏觀的眼光,經營者的角度,為共同目標而打破藩籬,建立團隊共識,促成團隊合作,進而實現組織績效的最大化,惟有正確的態度,適當的方法,才足以竟其全功,亦管理者非凡與平凡差距之所在。
此外,企業要成長、要發展,除了有健全的體制、策略及愿景之外,還需有執行力,填補策略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而所謂執行力是一種特定的行為與方法,其關鍵在于透過組織影響人的行為,所有好的領導者必定具備務實主義的通性,在執行方面親力親為,如何讓員工心悅誠服的自愿多用心,將工作執行好?關鍵就在企業文化、用人和組織程序,執行力來自于三項核心的流程能夠緊密的結合,簡言之就是做什么?誰來做?怎么做?管理者將深入剖析團隊的有效模型,組織文化的形成以及人員、策略、營運、流程的緊密結合,對執行力提升所產生的影響與作用,并以建構高績效團隊的策略與方法作為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