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面9米,架構在空中蜿蜒500多公里的66KV-220KV電纜線路,這是沈陽供電檢修公司運檢工區運維班的維修職責。它是一條連接遼陽、撫順、本溪、于洪和渾南5個地區的電力生命線。運維班16個人,每人每天要徒步走上7公里,仔細查看通道運行情況。5天一個周期,正好走完這500多公里。
悉心助力全運會輸電暢通
巡線的任務非常艱苦。架構線路地區不是荒野就是新開地,巡線隊員不僅要克服惡劣的自然條件,還要背著沉重工具徒步前進,更要耐心細致,一處一處地檢查,防止放電事故發生。
“別看我們的工作瑣碎,但一個小疏忽就可能釀成大事故?!卑嚅L馬國偉說,2008年奧運會時,運維班出色地完成了每一場賽事的供電運行維護工作。今年4月,運維班接到一個新任務,那就是確保全運會賽事的供電暢通?!澳転槿\會獻一份力,很幸福。”
賽事臨近,馬國偉和他的運維班組也更加忙碌起來。每天5點,他們就開始了一天的巡線工作。用望遠鏡觀察每個導線連接處、電塔瓷瓶,用電子測溫儀測量電纜管溫,嚴格把管溫控制為攝氏8度范圍內,更換破損電器元件,修剪超高樹枝……這些工作都馬虎不得。
QC小組技術創新助力全運會
每天的班前會,組員們不僅一起明確任務,研究應急預案,還探討技術創新改造問題。
改進工作安全繩、改造空中滑車……這樣的小創新不僅增強了作業人員的作業安全系數,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別看我們的QC小組都是些小發明小創造,但這些都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摸索出來的,通過改造后工作效率確實提升了不少。”馬國偉這樣描述QC小組的技術創新。把工作安全繩其中一條變成尼龍材質,組員們爬高速度提高了一倍;把空中滑車滑輪進行弧線處理后,滑車的移動順暢無阻,牽引人員也減少2名。
最近,由于全運會工期緊張,場館區域有不少施工單位都是交叉作業?!斑@樣的交叉作業易發生事故,要能把升降車安裝一個自制的報警裝置就好了。”職工丁申提議。就這樣,大家一有時間就湊在一起研究報警裝置安裝問題,他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更好地確保全運會輸電暢通,為全運會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