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游行,并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世界各國一般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不過,并不是所有國家都將5月1日定為勞動節,那些同過“五一”的國家,具體的慶祝方式和習慣也大不相同。
美國是勞動節發源地,但并不過“五一”節。
19世紀80年代,美國資產階級為了進行資本積累,對工人階級進行殘酷的剝削壓榨,他們用各種手段,迫使工人每天從事長達12到16小時甚至更多時間的勞動。美國廣大工人逐漸認識到,為了保障自己的權利,必須進行斗爭。從1884年開始,美國先進的工人組織通過決議,要為實現“每天工作8小時”而戰斗,并提出“8小時工作;8小時休息;8小時娛樂!勞動者創造全部財富!”等口號。
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的工人舉行大罷工。那一天,以芝加哥為中心,美國全國約35萬工人參加了罷工和游行,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實行8小時工作制。這場斗爭撼動了整個美國。工人階級團結戰斗的強大力量,迫使資本家做出了讓步,美國工人的這一大罷工取得了勝利。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為了紀念美國工人的這次“五一”大罷工,會議通過決議,將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從此,世界各國的工人團體在這一天舉行盛大慶祝活動,許多國家還放假一天。但是,特殊的是,美國政府后來在設立勞動節時,自行規定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為勞動節,所以美國人的勞動節不在5月,而在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