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企業文化對企業興衰、企業發展所起的作用將越來越顯著、越來越大。企業興衰、企業發展當然是由多種因素所形成的。但企業文化肯定對企業興衰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我們常說企業文化是一種力量。那么這個“力”有多大?這個“力”表現在哪些方面?實戰紅色管理創始人、中國紅色管理研究院院長孫軍正老師認為,企業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勵力,第三是約束力,第四是導向力,第五是紐帶力,第六是輻射力。這六種“力”,也可以叫六種功能,是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激勵功能、約束功能、導向功能、紐帶功能、輻射功能。
二是企業文化的發展同企業的經營活動和管理創新將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企業文化將更為突出地表現為它是一種市場經濟中的微觀文化、企業經營管理文化。
孫軍正老師說,過去人們常常把企業文化等同于企業文體活動。這是需要糾正的一種片面的、不準確的觀點。企業文體活動應當搞好。因為它對員工身心健康有益,它也是企業文化的一個內容。但搞好了文體活動,不等于就搞好了企業文化。因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不在這里。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長期經營實踐中所凝結起來的一種文化氛圍、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境界和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明確企業文化的這些主要內涵,這是十多年來大家所取得的一個共識。今后,企業文化將主要向著這個方面進行深化和拓展。
三是企業結盟取勝、實施雙贏戰略將必然要追求“文化溝通”和“雙贏思維”的發展。今年以來大企業結盟的勢頭更加引人注目,這其中包括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也包括5月份的倫敦證券交易所與法蘭克福交易所結盟,還有世界上大汽車公司同因特網雙雙結盟,出現了“福特——雅虎”、“通用——在線”。
孫軍正老師認為,合作結盟的目的有的是為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有的是為了彌補缺陷,分擔風險;有的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有的是為了聯手角逐市場。結盟合作,實現“雙贏”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作為制造企業,既可以與供應商、與經銷商結盟取勝,也可以與競爭對手協作結盟,實現“雙贏”。這種“雙贏”模式,不僅可用在產品制造方面,也可以用在市場營銷方面。但不管何種形式協作、結盟、“雙贏”模式,都必須有文化溝通,有雙贏文化和雙贏智慧、雙贏思維方式。這種發展趨勢可能比人們今天預料的還要快,它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四是企業精神的概括和提煉更加富有個性、特色和獨具的文化底蘊。以往,許多企業的企業精神常常用求實、創新、開拓、進取或加上拼搏這些詞語加以概括。應當說這些詞語都是好字眼,都很重要,但大家都用這些詞語加以表達,就失去了企業精神的鮮明個性和特色,變成了所謂工業企業中標準件的組合。這也就是使某個行業、某個企業的企業精神變成了所有企業共有的“企業界精神”。北京同仁堂的“濟世養生”、“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一聽就知道是同仁堂所獨有的。杭州胡慶余堂的“戒欺”,大家都知道這是胡慶余堂的企業精神。還有,寧波雅戈爾集團的“裝點人生,服務社會”,既有行業特點,又有獨具的文化底蘊。大連燃料總公司的“燃燒自己,溫暖他人”,也提煉得好,好就好在有行業特點,又體現了員工的奉獻精神。
孫軍正老師認為,企業精神的概括和提煉,在表達上,將會越來越體現共性與個性的統一,突出個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獨具的文化魅力。
五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將要更加注重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的人格化和“人企合一”的境界。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文化的基石,而“英雄人物”則是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的人格化。在“英雄人物”中有“共生英雄”的提法,值得重視。何為“共生英雄”?“他的心在企業,企業在他心中”。這就是企業“共生英雄”的概括。這樣的人,與企業同呼吸、同成長、同發展、共命運。從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來看,還不就是培養越來越多的“共生英雄”,實現“人企合一”的境界嗎?!創造、構建這樣的文化氛圍,對于發揮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極為重要。這個問題也會越來越引起重視。
六是作為“學習型組織”的企業文化將更加受到關注。未來最成功的企業將是個“學習團體”,學習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命的源泉。“比你的競爭者學得快的能力也許是惟一能保持的企業競爭優勢”,這正在成為共識。所以要克服“學習智障”,企業每個人要學習,而且要變個人學習為企業團隊學習,使企業成為學習型組織。
孫軍正老師認為,學習不僅要掌握知識,而且要善于開發智力、開發智慧。因為智力、智慧以知識為基礎,但有知識并不等于有智力和智慧。這是不同的概念,所以知識經濟準確地講應是智力經濟。有知識并不等于有智力。有了知識還需開發智力。那么,什么是智力呢?
據《智力全書》介紹,美國《教育心理學》雜志曾邀請了17位知名的心理學家,請他們每人為智力作出一個定義,以期集思廣益,一錘定音。然而事與愿違,他們各抒己見。結果在對智力的看法上有很大分歧。至今,國內外心理學界對智力的本質仍是眾說紛紜。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類意見:
第一,認為智力是學習的潛能。第二,認為智力是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第三,認為智力是抽象思維能力。第四,認為智力是一種集合或綜合的能力。第五,認為智力是一般能力。第六,認為智力是智力測驗所要測量的特質。
孫軍正老師認為,智力是學習與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進行創造的能力,是善于適應環境變化并能動地影響和改造環境的能力,是抽象思維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七是企業文化的獨特性將越來越表現為企業差別化戰略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企業形象都是企業的差別化戰略。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
一個人離開一個企業,可以帶走規章制度、辦法措施,但企業文化不可以輕易照搬過去。有一個比喻是說,用照相可以把機器設備拍照,但企業文化就像空氣一樣永遠拍照不出來。孫軍正老師認為,在未來,企業文化的這個特質將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八是作為企業文化的第一設計者——企業家的素質、決策力將越來越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家應是企業文化的第一設計者,第一身體力行者,第一宣傳者。企業家是個素質概念。廠長經理并不等于就是企業家,廠長經理是職務、崗位,而企業家必有一定素質才成。美國企業管理協會曾花了5年時間,對4000名經理進行了分析,并從中找出了1812名最成功的經理作研究,歸納出了企業家的19種素質或能力,其中就包括善于捕捉發展機遇,準確進行決策。機遇具有易逝性和不可儲存性,抓不住它,則機不可再來;同時機遇具有可捕捉性,因為它是事物發展規律的反映。
抓住機遇還要準確進行決策。國外有個決策力概念,這是從經驗教訓中提出來的。有兩個數字值得重視:第一個數字:1955年財富雜志評出的500強,今天只剩下1/3了,也就是有300多家破產倒閉或被別的企業所兼并,這說明企業即使進入了500強,也有破產的可能,這就是“成功也成為失敗之母”。第二個數字:蘭德公司估計,世界上破產倒閉的大企業,85%是因企業家決策失誤所造成的。在未來的競爭中,企業文化的第一設計者,企業家素質和決策力將越來越重要。
在此我真誠的向大家推薦孫軍正老師:
集團執行系統創始人
中國執行力研究院院長
實戰派管理咨詢專家
原格蘭仕集團副總裁、TCL集團人力資源總監
北大、清華、復旦、人大總裁班特聘教授
富士康、海底撈等知名企業長年管理顧問
更多關于孫軍正老師的詳情請登陸中華講師網或查看《中國500強講師排行榜》一書。
歡迎代理由孫軍正老師親自研發并主講的“執行力系列課程”與“中高層系列課程”。
孫軍正老師個人主頁:https://sunjunzheng.jiangshi.org
此內容直接復制粘貼(每帖必有)
集團執行系統創始人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課程目錄:
一、孫老師高層執行力系列課程
課程1、執行突破
課程2、團隊執行力
課程3、絕對執行
課程4、卓越執行官
課程5、中高層執行力特訓營
課程6、像軍隊一樣去落實
二、孫老師中層執行力系列課程
課程1、卓越執行力
課程2、經理人高效執行力
課程3、中層五步工作法
課程4、解放軍執行模式
課程5、像軍人一樣完成任務
課程6、打造高績效團隊
課程7、目標與計劃管理
課程8、績效模式
課程9、有效激勵員工
課程10、卓越領導力
課程11、時間管理
課程12、溝通技巧
三、孫老師員工執行力系列課程
課程1、西點執行力特訓營
課程2、日事日清工作法
課程3、高效能人士的職業化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