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測評不等于績效考察—孫軍正
對于許多的外企經理人來說,在外企之間流動是最平常不過的事;而許多國內的在一次人才測評技術研討會上,有一位人事經理向主持人請教:年終了,我們如何用人才測評技術來衡量員工一年來的表現?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這位人事經理對于人才測評的理解還不到位,分不清人才測評和績效考核之間的差異。
在中國,由于人才測評還是比較新穎的事物,大家對它的應用還存在很多模糊的地方,從而對自己的工作造成了被動。比方說,有的人事部門就想購置一套人才測評系統用于年終的績效考核,專門考察員工在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方面的水平。雖然人才測評可以用來客觀的評價員工的能力和動力以及個性,但是,人才測評和績效考核所關注的點是非常不同的。
績效考核的英文是performance appralsal, 詞中的performance指的是一種行為方面的表現,能夠從外在的言行或者數據指標來觀察表現,籠統地稱為績效。而人才測評所關心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質和較為穩定的能力方面的東西。比如思維能力、責任心、靈活性、全局觀等等比較穩定的特性。
績效考核也關心諸如責任心方面的東西,但它強調員工在一定時間段里有關責任心方面的實際行為表現。比方說,通過人才測評發現張三的責任心很強,是指他在大多數的環境中能夠認真對待自己擔負的任務。通過1998年終的考核發現張三的責任心較強,但是,并不說明1999年張三的責任心也很強,由于環境的變化,張三的行為和態度暫時發生變化是正常的現象。因此,人才測評替代不了績效考核!
那么,人才測評用在什么地方呢?凡是需要了解員工較為穩定的素質和能力時就可以借助人才測評技術。目前,在管理比較現代化、重視人力資源開發的企業中,人才測評常常有四種比較實際的用途:招聘時用人才測評技術來評價應聘者的崗位合適程度;晉升時用評價中心技術來預測候選人在目標職位上成功的可能性;發展與培訓之前用人才測評技術了解培訓對象的發展和培訓需求;規劃人力資源時用人才測評評價和診斷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
看來,人才測評大有用武之地。但是,切記,人才測評不等同于績效考核!
附:孫軍正老師簡介
孫軍正老師,集團執行系統(6P)創始人,中國執行力研究院院長,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國務院軍轉辦特聘講師,著名實戰派管理咨詢專家,北大、清華等高??妥淌?,富士康、海底撈等知名企業管理顧問。他在任職格蘭仕副總裁與TCL人力資源總監期間,通過打造集團執行系統(6P),確保了公司長期持續快速發展。他首創的“集團執行系統(6P)”已導入2897家企業。他的培訓具有深刻、震撼、激情、實戰的風格,因能達到“現場學習,現場訓練,現場結果”的效果。培訓滿意度在98%以上。其著作廣泛影響中國企業界,著有《總裁戰略智慧》《解放軍執行力》等具有影響力的書籍。
孫老師專家團項目:21天執行力訓練營;90天執行力訓練營;365天執行力訓練營
孫老師主講課程:總裁執行突破、執行力系列課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