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執行力?
首先,要設立清晰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進度表:這個目標一定要可衡量、可檢查,不能模棱兩可。
再者,目標一旦確定,一定要層層分解落實。
其次,找到合適的人,并發揮其潛能:執行的首要問題實際上是人的問題,因為最終是人在執行企業的策略,并反饋企業的文化。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中特別提到要找“訓練有素”的人,要將合適的人請上車,不合適的人請下車。
其三,修改和完善規章制度,搭建好組織結構:企業做大之后,只能通過規則來約束,規則是一個組織執行力的保障?!癙DCA循環”說的就是制度制訂與執行、檢查和績效四者間的互動關系。
其四,倡導“真誠·溝通”的工作方式,發揮合力:一項調查表明,企業內存在的問題有70%是由于溝通不力造成的,而70%的問題也可以由溝通得到解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己做起,看到別人的優點,接納或善意提醒別人的不足,相互尊重、相互激勵。
其五,關注細節,跟進、再跟進:制定戰略時,我們更多是發揮“最長的指頭”的優勢,而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我們就要切實解決好“木桶效應”的問題。執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認真、再認真;跟進、再跟進。
其六,小事業部制管理,劃小核算單位,建立起有效的績效激勵體系:我很欣賞摩托羅拉的管理理念:企業管理=人事管理,而人事管理=績效管理。為避免規模不經濟,更好地提高執行力,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小事業部制改革。
其一,講求速度:崇尚行動,雷厲風行,允許小的失誤;
其二,團隊協作:溝通直接,拒絕繁瑣,各司其職,分工合作;
其三,責任導向:提倡“領導問責”,出了問題要找出其原因并分清主要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樹立起責任心;
其四,績效導向:拒絕無作為,關注結果,賞罰分明;
其五,繼承文化:對企業中優秀的傳統、規章及成果要注意繼承,繼承基礎上的革新才會事半功倍;
其六,用人文化:文化始于招聘。人才引進要嚴把關,力爭將不認同企業文化的人擋在門外;最后,要營造愛心文化:相互尊重、相互鼓勵、樂于分享、共同成長。
戰略合作:
由“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親自研發并主講的“執行力”系列課程,誠尋全國各地長期合作機構。
可通過中華講師網上的聯系方式直接與孫老師本人溝通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