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團執行系統專家孫軍正
《執行》一書的兩位作者提出通過建立戰略、運營與人員三大流程來構建執行力。企業的困惑在于,這三大流程如何落實?如何整合?我認為,通過企業績效管理(BPM)來整合戰略、運營與人員流程,使戰略能真正落地,有效實施,正是執行力在制度和流程層面的解決方案。
BPM是最近兩三年提出的新概念,正是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BPM標準化組織對其作了如下定義:一、BPM是一組集成閉環的管理與分析流程,這些流程由技術支持以滿足財務及運營活動的需要。二、BPM是設定策略目標,衡量和管理績效以達成目標的業務使能器(enabler)——使設立、衡量與跟進策略目標成為可能;三、核心的BPM流程包括財務及運營計劃、合并報表及報告、建立模型,經營分析、KPI監控。
從上述定義即可看出,BPM與我們通常理解的人力資源層面上的績效管理是有明顯區別的,它是從企業經營層面來有效落實戰略,本質上是一個戰略執行系統。如果說執行的關鍵在于建立戰略流程、運營流程、人員流程,那么BPM的作用就是將三大流程中與經營目標及實施相關的活動有機整合起來。具體來說,BPM需要整合三大流程中的以下活動:
·將戰略轉化為經營目標
·制定經營策略和經營計劃及預算
·預測及預算管理
·測評及監控戰略的實施
·進行基于經營目標的業績監控
·進行業務、人事、財務相結合的經營分析
·人員業績評估及獎懲管理
為了整合以上活動,使戰略有效執行,BPM應該形成一個閉環的流程。全球領先的BPM解決方案提供商——海波龍(HYPERION)公司將BPM劃分為以下六個步驟:設立目標、建立模型、計劃及預算、監控、分析、報表報告。如下圖:
很多公司建立了戰略流程、運營流程、人員流程,但執行的效果并不理想,一個核心的原因是沒有有效整合這三個流程,績效管理第二階段——過程績效管理中業務運營與績效管理脫節的根源也在于此。具體表現為,計劃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這三條管理控制線是相互分離的。譬如:績效指標缺乏體現經營目標和業務計劃的要求,沒有與長短期的財務結果相聯系,績效評估和分析脫離于經營分析;預算控制與績效管理脫節,往往淪為單純為了控制費用開支的工具,而不能成為促進績效目標實現的手段。所以,整合戰略流程、運營流程、人員流程的具體措施就是建原來分割的計劃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的有關活動集成起來。
通過BPM整合戰略流程、運營流程和人員流程,正是構建企業執行力的核心所在。
合作代理:
由孫軍正老師主講的執行力系列課程,現誠尋各地合作與代理機構。聯系方式詳見孫軍正老師中華講師網博客中的“聯系方式”,將由孫老師專職助理對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