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團執行系統專家孫軍正
企業執行力主要由三個方面因素合成:流程、技能、意愿,那么全面提升企業執行力相應地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優化企業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優化的前提是對現有流程的梳理整頓,做到標準化,因為標準化是高效組織的行為重要特征。企業的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是現代企業規范化管理的產物,流程的標準化和優化的基礎工作是企業發展戰略設置、組織結構設計、職能分解、崗位設置、崗位描述等,只有基礎工作完善后設置的運作流程才是通暢的、高效的。有效的運作流程應該包括了崗位責任、權限配置、信息傳遞通道、業務流程、決策機制等,實際上是規范化的內部運作機制。同時流程標準化為企業ERP系統的實施奠定基礎,IT管理系統的導入實際上都是對流程的一次優化和重組。
其次是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執行技能。要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執行技能水平,一方面在招聘過程中要挑選具備較強執行技能的員工,另一方面在企業內部進行持續的職業化訓練,主要是通過執行技能培訓和對職業技能運用的考核來實現。職業化訓練不僅包括執行技能訓練,還包括很多其他職業技能的訓練,比如溝通技能、領導藝術、決策技能等,重要的是在做培訓和考核計劃的時候一定要知道每個培訓項目和考核指標的指向,執行技能培訓的目標就是提升員工的執行力。
最后就是提升企業員工的工作意愿。從根本上說就是要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要從滿足員工的需求開始,人的需求是有等級的,是動態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他的核心需求是不同,但是在企業里面員工的滿意度可以從文化氛圍、成長空間、收入水平、福利環境、法律環境等幾個方面去測量,我們要做的工作實際上也是三點:具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和激勵機制,良好的職業發展通道,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
以上三點又可以放在一個更大的管理體系里面,那就是建立以人力資源為核心的規范化企業管理體系,對于有一定發展規模的企業來說建立規范化企業管理體系就一個提升企業運作效率的工程,就是提升企業執行力的過程,或者反過來說,做好了上面三個方面的工作,基本上就建立了以人力資源為核心的規范化企業管理體系。是不是建立了規范的企業管理體系企業的執行力問題就完全解決了呢?當然不是。企業是不斷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規模的企業所建立的管理體系也存在規模和復雜程度的不同,也就是說管理體系本身也是動態的、不斷發展的,需要企業領導、決策人員、管理人員不斷地審視自己的管理體系是否與企業發展規模相匹配,構成企業執行力的主要因素之間又是否相互匹配,不斷地調整企業管理思路并建立相應的模式,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提高企業運作效率”的過程。
合作代理:
由孫軍正老師主講的執行力系列課程,現誠尋各地合作與代理機構。聯系方式詳見孫軍正老師中華講師網博客中的“聯系方式”,將由孫老師專職助理對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