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維績效管理模式創始人孫軍正
六維績效管理模式創始人孫軍正指出,平衡計分卡是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將組織的戰略落實為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目標值的一種新型績效管理體系。
1、平衡計分卡的四種平衡
一是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平衡。目前企業考核的一般是財務指標,而對非財務指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的考核很少。二是企業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平衡。平衡計分卡是一套戰略執行的管理系統,戰略是輸入,財務是輸出。三是結果性指標與動因性指標之間的平衡。平衡計分卡以有效完成戰略為動因,以可衡量的指標為目標管理的結果,尋求結果性指標與動因性指標之間的平衡。四是企業組織內部群體與外部群體的平衡。平衡計分卡中,股東與客戶為外部群體,員工和內部業務流程是內部群體。
2、平衡計分卡的核心內容
一是財務層面。財務目標通常與獲利能力有關,其衡量指標有營業收入、資本報酬率、經濟增加值等,也可能是銷售額的迅速提高或創造現金流量。二是客戶層面。通常包括客戶滿意度、客戶保持率、客戶獲得率、客戶盈利率,以及在目標市場中所占的份額。三是內部經營流程層面。管理者要確認組織必須擅長的關鍵的內部流程,這些流程幫助業務單位提供價值主張,以吸引和留住目標細分市場的客戶,并滿足股東對卓越財務回報的期望。四是學習與成長層面。企業必須投資于員工技術的再造、組織程序和日常工作的理順。如員工滿意度、員工保持率、員工培訓和技能等,以及這些指標的驅動因素。
3、平衡計分卡的構成要件
平衡計分卡主要以下四部分構成:戰略地圖——用直觀的方法呈現組織的戰略工具。績效計分卡——將戰略指標分解為可執行的實際舉措和關鍵績效指標。戰略管理流程——將企業戰略指標和個人績效指標聯系的流程。報告系統——及時分析和總結企業戰略的執行情況4.平衡計分卡中指標分解的程序第一種由總組織管理人員制訂BSC中財務方面、客戶方面的戰略,然后由中層管理人員參與制訂內部經營過程和學習成長方面的目標和衡量指標。第二種是下一級部門將總組織的BSC作為參考,部門經理從組織的計分卡中找到自己可以施加影響的目標和衡量指標,然后制訂該部門的計分卡。
合作代理:
中華講師網著名講師孫軍正老師隆重推出“六維績效管理模式系列課程”。現誠尋各地代理機構,以公開課、內訓及管理咨詢項目等方式,幫助本土成長型企業做大做強。聯系方式詳見孫軍正老師中華講師網博客中的“聯系方式”,將由孫老師助理對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