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華講師網著名講師孫軍正
思想決定行為,能否做好績效管理,首先是如何看待績效管理。許多學者或培訓師批評企業高層對績效管理重視不夠,而我們看到的情況恰恰相反:多數企業的管理者不但沒有忽視績效管理,而且對其寄予了過高的期望,把其當成了“高大全”式的“管理萬金油”,他們片面地認為,只要搞了績效管理,就可以解決企業的一切管理問題。于是,勞動紀律問題、標準執行問題、團隊培養問題、現場衛生問題,甚至員工忠誠問題、職業操守問題、計劃生育問題,統統都要納入考核,所有具有管理職能的部門都要參與考核,否則其基本工作似乎就沒有了“抓手”(著力點)……這樣的績效考核,其結果顯而易見:多達20-30項的指標,指標之下還有細項,每個項目有的只有0.1-0.2分;想考核所有東西,結果什么東西都沒考好;當管理者充滿信心地啟動考核之時,也就是考核失效的開始之日。
績效管理專家孫軍正認為,企業的管理體系是一個是立體、多元、多維度的系統,績效管理固然重要,但它仍不能代替系統管理。企業必須建立戰略、營銷、制造、研發、財務、人事等管理制度、流程、標準,并有若干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機制維持其有效運行。事實上,在企業內部,絕大多數工作目標及任務的設計下達、組織實施、檢查考核是通過各專業系統的有序運作和系統的有機聯動來實現的;績效考核只是管理系統之一,主要用于評價和考核對企業影響重大的、跨部門的、最能體現被考核對象工作特征的指標,而不可能面面俱到。
以企業的流程管理為例,一個企業往往有數百個業務及管理流程,每個流程都有數量不等的控制點,如果完全依靠績效管理去實現管控,數據收集和考核任務將非常繁重。事實上,企業完全可以通過“協同辦公”等簡單的管理信息系統(MIS)實現對流程的固化和管理,而把有限的考核資源留給最關鍵的事項和目標。同理,企業絕大多數的管理目標都可以、也必須通過管理系統的搭建、設計和運行來實現,單純依靠績效管理“包打天下”的想法,不但用不好考核,反而可能造成“唯績效主義”,以及由于繁雜的考核工作而導致的“考核疲勞”與形式主義。
合作代理:
孫軍正老師2013年核心課程重磅推出,歡迎全國各地培訓機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各類協會)長期代理(邀請)孫老師主講的系列實戰管理課程。聯系方式詳見孫軍正中華講師網博客中的“聯系方式”,將由孫老師助理負責跟進溝通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