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點多的時候收到一條短信:陳彥華先生,您好!我是一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近日在網上看到了您關于“東方樹葉”的營銷文章,我被您所從事的職業所吸引,我想知道如果朝您的方向規劃未來,大學里最好學什么專業?﹙我來自江西,估計可達到重點分數線﹚,若您在百忙之中閱讀短信,我將不勝感激。
接到這樣的短信確實挺意外的,第一是接到的時間,晚上十一點多了,這個時候敢于發短信是要冒著打擾別人被別人介意的風險,但顯然我這個夜貓子類型的是不會介意的,多年的一線經歷早已養成了晚睡的習慣;第二發短信的是一個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中生,還看了我的文章,現在的高中生真是遇上了一個好時代,信息發達,接觸各方面的信息都很便利,在高中時代就可以讀到很多營銷文章了,我那個高中時代能看到的就是試卷;第三高中時代就開始思考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的關系了,這個確實走到了很多同齡人的前面,甚至超越了很多已經畢業的學哥學姐,不得不說這個發短信的小兄弟是一個有想法的人。
我做營銷其實也是出于喜歡,小的時候家里開了小賣部,這可能是對我最早的啟蒙了,大約在三十年前,我三四歲的時候,一天早上朦朦朧朧的聽到老爸老媽和姨夫在商量開個商店的事情,在哪里建個屋子,需要多少錢,進貨需要多少錢等等,后來小賣店就開起來了,是我們村子的第一個小賣店,生意還不錯,我也吃了很多同齡人吃不到的零食,像方便面,火腿腸,健力寶等等,總之童年的生活因為有了家里的小賣部而變得讓很多同齡人羨慕;后來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突發奇想把家里面只有元宵節才賣的小紅蠟燭拿到學校賣,因為小紅蠟燭是節慶產品,過了元宵節就賣不動了,到夏天就軟掉變型了,但是那時候電力還不普及,晚上上學的時候經常停電,于是我拿著這些有些變型的小蠟燭到學校以一毛錢5支的價格賣給同學,賣了有二十幾塊,對于那時的我來說是一筆巨款了。
我成長的環境在中原地區的一個縣城,雖然離省會鄭州不遠,但信息還是不太發達,所能看到的刊物非常有限,那個時候國內的很多營銷類刊物還沒有創刊,即使到了高中時代我們也看不到像樣的營銷刊物,當然更重要的是高中時代我和同齡人一樣沒有精力也沒有想法去看營銷類的刊物,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夢寐以求的是如何考上一個大學,哪怕是一個大專。后來愚鈍的我終于努力考上了一個大專,對我來說這離不開老媽的大力支持,當時家里面曾想讓我開飯店,是老媽堅持讓我上這個大專,于是我走進了大學之門,在這里能看到《中國經營報》《銷售與市場》《商界》等一些商業營銷期刊了,我開始被營銷所吸引,在學校里我開始買一些文具和學生用品甚至隨身聽,自己跑到鄭州進貨在回到學校去賣,有一次自己進的三十幾個隨身聽,還有6個賣不掉,放在那里自己也很著急,后來我出去轉悠,發現學校門口開了一個超市,樓上樓下兩層,生意不錯,我想賣不掉主要是因為學生們對我個人出售的產品是否能提供售后服務不放心,進而購買有障礙,我想能不能把我的這些滯銷隨身聽放到這家超市去賣呢,我看了一下這個超市還沒有隨身聽賣,于是我就找老板談,我說我有一批隨身聽你需要嗎,老板是個大姐,聽了之后說,你看我這里還有地方放嗎?我并不死心,知道商人就是求利,我說我給你60,你可以賣80,一個可以賺20塊呢,這個大姐有點心動了,我說東西放在你這里賣,賣完再給我錢,這時這個大姐徹底沒有拒絕的理由了,不扎本又能賺錢的生意誰不做呢,于是就答應下來,過了一個月我的6部滯銷隨身聽在她那里就賣光了。
溫馨提示:
⑴摘自實戰紅色管理創始人孫軍正老師培訓課堂經典案例。孫老師是中國實戰紅色管理創始人、中國紅色管理研究院院長、中國紅色管理學會會長,他根據多年的管理及培訓經驗,將紅色精神與西方管理巧妙結合,將理論性、實踐性與趣味性相結合,講解深入淺出,演繹通俗易懂。
⑵長期誠尋全國各地培訓機構全面代理孫軍正老師主講的核心課程,以實戰型管理培訓助力本土企業快速成長。邀請孫軍正老師授課或代理孫老師課程者可直接聯系他的助理(登陸:“中華講師網”,打開“聯系方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