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許多企業非常輝煌,但現在已經不能持續成功。柯達早在1976年便發明了數碼相機技術,但卻在自2000年開啟的數碼時代,被佳能、索尼、尼康超越,如今已被破產保護。諾基亞曾經是手機行業的王者,但卻隨著蘋果和三星的崛起,其品牌價值正在迅速萎縮。再如被兼并的朗訊,被國有化的通用汽車……曾經的行業老大紛紛衰敗,我們要反思的是,為什么一些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停滯不前,甚至是萎縮下滑?是創新不夠?資源不匹配?還
是沒有辦法擁抱變化?
有很多造成企業發展停滯的原因是顯性的,比如出口受影響,市場供需有問題,或是外部環境困難,這些問題只是海面上看得見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原因卻是隱藏在企業內部不易察覺的。有時盡管外部環境困難,但競爭對手卻在成長。究其原因,我們發現這是由于企業內部人才老化、組織內部混亂、過度管控造成的,這些都讓一家企業沒有辦法具有更好的戰斗力。如果再繼續探究,這時我們會發現,企業的發展觸碰到天花板往往與企業戰略的缺失有關。由于一把手不能擁抱變化轉換視角,過去的成功可能會成為未來失敗的導火線。
一般來說,企業戰略的缺失由三種原因造成:一是戰略不能應對外在環境的改變,二是戰略太過激進,三是戰略方向不清。當經營環境發生顛覆性的變化,特別是替代性技術出現時,企業依然難以忘記過去的成功;或者企業家沒有充分考慮企業現有的實力,過度多元化造成資源的過度分散,這些都是造成公司停滯不前,甚至下滑的原因。
為什么企業戰略方向不能夠向前?為什么組織能力不能夠有所突破呢?原因還是出在企業家身上。如果問題在此,那企業家面臨的會是哪些挑戰呢?
在對大量案例的分析中,我們發現企業家普遍面臨以下三種挑戰:
挑戰之一,不能與時俱進。企業家沒有辦法忘記過去的好日子,也沒有辦法忘記過去的投資。挑戰之二,企業家無法與企業一起長大,企業壯大了但是創始人依然用管小企業的方法管理大企業。挑戰之三,經營方法有誤。此前中國做什么都賺錢,造成企業家心態浮躁,依然希望依靠走后門、行賄受賄賺快錢,不能夠真正沉淀下來考慮市場的發展。
這些冰山之下存在的問題往往比在冰山之上的問題更嚴重,是導致企業無法持續成長的真正原因。
因此,企業若是要健康發展,持續經營,必須突破三大瓶頸:
瓶頸之一:高管經營理念的突破
經營理念中首當其沖的一點是,企業不要總想著賺快錢,而是要解決長久賺錢的問題。那些持久成功的企業都證明了一個道理:快即是慢。慢即是快。比如星巴克認識到,企業的增長、利潤和股價不應成為戰略和目標,它只是做對事情的自然結果,只有把價值觀、良知、指導方針和人性關懷等做好了,讓員工對公司高度投入,企業才可實現持續的贏利和成功。
另一個需要突破的經營理念是從我贏到多贏。東軟集團在發展中把自己定位成系統的集成商,把IBM、Oracle和SAP的產品和技術集成進解決方案中進行出售,讓自己成為聯結客戶和合作伙伴的橋梁,三方獲益。
溫馨提示:
⑴摘自實戰紅色管理創始人孫軍正老師培訓課堂經典案例。孫老師是中國實戰紅色管理創始人、中國紅色管理研究院院長、中國紅色管理學會會長,他根據多年的管理及培訓經驗,將紅色精神與西方管理巧妙結合,將理論性、實踐性與趣味性相結合,講解深入淺出,演繹通俗易懂。
⑵長期誠尋全國各地培訓機構全面代理孫軍正老師主講的核心課程,以實戰型管理培訓助力本土企業快速成長。邀請孫軍正老師授課或代理孫老師課程者可直接聯系他的助理(登陸:“中華講師網”,打開“聯系方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