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許多國家的軍隊將領在帶兵中都注意對士卒進行“教誨”、“勸誡”,反對“不教而誅”。解放軍自創建以來,更把堅持思想教育、強調以理帶兵作為軍隊管理的一項基本原則。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之后,紅軍為了組成抗日聯盟,接受了蔣介石苛刻的條件:“改名”和“改著裝”。許多戰士不能接受這一現實。因為這顆五角星,伴隨他們經過了多少生死之戰,消滅了多少國民黨軍隊,又有多少戰友為了紅五星而壯烈犧牲。如今卻要他們摘下紅五星,換上國民黨軍隊的青天白日十二角星,實在想不通!
面對官兵們的一肚子委屈,朱德、賀龍、劉伯承、羅榮桓等高級將領帶頭做干部、戰士的思想工作。賀龍在一二○師誓師大會上說:“現在國難當頭,為了國家與民族的生存,共同對付日本帝國主義,我愿帶頭穿國民政府發的衣服,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國民黨部隊統一番號。這樣,看起來我們的外表是白的,但是我們的心卻是紅的,永遠是紅的!”
如果沒有將領們的從大局出發,既為戰士們做出榜樣又深入細致地做思想工作,即使改編成功,但也不能讓戰士們從思想上想通,那么,對抗日的局勢的消極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帶兵就是管理,管理這個詞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管束”,二是“講理”?!肮苁保亲屖勘馈皯撟鍪裁础焙汀安辉撟鍪裁础?;“講理”,是讓士兵知道“為什么應該那么做”和“為什么不該那么做”。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相互為用,才能充分發揮管理工作的最大效能。
管理工作的主要對象是人,管理的約束力和強制作用,必須通過人的思想認識和自覺行動才能奏效。因此,從古至今的著名軍事將領,都把“教化在先”作為治軍之道。兩千多年前的名將孫武就主張把“管束”與“講理”結合起來管理軍隊,他說:“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意思是說:用政治道義教育士卒,用軍法軍紀統一步調,這樣就必定勝利。
就算像拿破侖那樣慣于獨斷專行的軍事統帥,在下達命令時,也要詳細解釋他命令的意圖,以此來增強他的指揮權力??梢?,注重思想溝通、堅持以理服人是古今中外名將治軍帶兵的共同經驗。
一切管理活動都是人的活動,一切管理效能都要通過人的活動才能達到。因此,企業家帶兵也是一樣,首先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講通道理,理通了思想才通,打通了思想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才會有自覺的行動。只有讓職工明白工作的目的與意義,職工才會真正地服從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