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最具專業性品牌講師孫軍正
2016年1月23日,泉城濟南,皇家花園酒店。室外,冰冷徹骨;室內,溫暖如春。在600位培訓大咖熱烈的掌聲中、在眾多新聞媒體的共同見證下,應邀從北京而來的著名銀行業績倍增系統創始人孫軍正老師走過紅毯,走上“明德杯之夜”中國好講師頒獎典禮領獎臺,從CEO劉慶云先生手中接過了“中國最具專業性品牌講師”、“中國好講師”、“中國品牌講師”三個榮譽證書!并應邀在頒獎典禮上代表全國獲獎講師發言。
孫軍正老師是國務院特聘專家、銀行業績倍增系統創始人,他曾任招商銀行總行副總經理,已出版營銷、管理類著作35本,他是注冊企業咨詢顧問師、企業培訓師,他還是北大、清華、浙大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
因為專注,所以專業,20年來孫軍正老師一直致力于銀行業績增長的研究與應用,在如何使銀行業績快速提升及打造團隊執行力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和豐碩的成果,從戰略、流程、制度到獎懲;能夠做到實戰、實用、實效,為銀行提供內訓、診斷、顧問一站式的咨詢與培訓服務。
孫老師的培訓具有深刻、震撼、激情、實戰的風格,因能達到“現場學習,現場訓練,現場結果”的效果。培訓滿意度在98%以上。
為幫助人們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系統化知識,孫軍正老師還創辦了中國移動互聯教育培訓連鎖社群第一品牌名師匯。名師匯目前有260多個微信群,已成為中國移動互聯教育培訓第一品牌,其快速發展及獨具特色的運營模式已引起海內外風投、媒體的高度關注。
在頒獎典禮結束之后,就績效管理的意義與價值等問題,我們專門采訪了孫軍正老師,孫老師欣然接受了我們的專訪。
孫老師說,中國的社會文化是比較典型的關系性文化,人際關系比較靈活,人情因素比較重,制度和規則意識淡薄。這種文化的優點是做事的靈活性強、成就動機明顯、個體效率高,缺點是忽視規則、自利性明顯、個體效率的獲得往往以犧牲組織效率為代價。
孫老師說,沒有經過“戰略化處理”的績效考核,與戰略沒有必然聯系。以我們熟悉的人力資源部門為例,如果我們考核的是“員工招聘及時性”、“工資發放準確率”、“人工成本控制率”等操作性指標,那么,這一績效考核體系的指向就是人力資源實務性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它有助于日常工作質量的提高,但與戰略是否實現沒有必然的聯系。
孫老師說,我們完全可以運用“戰略化”的方法,設計與戰略密切相關的績效考核體系,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戰略績效管理”。所謂的戰略績效管理,其實沒有那么神秘,也不一定要采用高技術、高難度的方法,需要牢牢把握的,只有三個核心環節:一是戰略梳理,二是解碼分解,三是責任到人。在實際操作中,還有許多純技術性的問題,如:戰略梳理應當做到什么程度,如何進行目標分解,如何將目標指標化,等等。當然,并非有了方法就可以做好戰略績效管理,正如有一把好劍不一定能夠成為好的劍客一樣,但是,沒有科學的方法,戰略績效管理則只能是流于空談。
孫老師說,關注大局的考核,必定效益可觀;而拋棄原有經驗,適當放棄局部利益,追求遠期的、不能立竿見影的目標,卻不是所有企業和企業家都愿意和敢于的選擇。
孫老師認為,選擇績效管理方法,應綜合考慮企業所在行業的成熟度和企業成熟度兩個主要指標:
對于成熟度較低的行業,企業主要應采取戰略性績效管理,通過戰略的引導實現正確定位和有效擴張;對于成熟度較高的行業,企業主要應采用精細化績效管理,通過精細化的管理進入行業,并實現生存和發展。其中:戰略性績效考核方法目前主要是關鍵成功因素法和平衡計分卡方法,這類考核的特點是必須從企業的整體出發,進行戰略或成功因素的研究,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目標分解和指標設計。這類方法的特點是抓大放小,關注重點而忽略細節,對于成長期和轉型期的企業尤其適用。
精細化績效考核方法包括基于流程、基于作業標準、基于項目三種方式,分別適用于不同類型的企業,如:化工類企業,流程特點突出,對于流程關鍵控制點的考核更為合適;工程類企業,多以項目為管理單元,項目式考核更為有效;生產制造企業,注重業務操作,基于崗位作業標準的精細化考核十分適用。
孫老師說,選擇績效考核的方法還要看信息化環境及考核成本,考核的效果是以消耗管理資源為代價的,在沒有信息系統支持、以前沒有考核經驗、人員平均管理素質較低的情況下,考核宜從簡單開始,宜先試點再鋪開,不求轟轟烈烈,但求富有實效。
據悉,由孫軍正老師親自研發并主講的《銀行業績倍增特訓營》系列課程已成功導入1800多家銀行,使客戶的團隊執行力提升了300%,業績獲得了200%以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