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他歇口氣,我忍不住開他玩笑說,老兄啊,我看還不如通手機聊這樣不會被打擾,見了面也說不上話呀。
吳總嘆了口氣說,蘭兄我是身心俱疲??!這兩年公司人頭數越來越多,人力成本又一路高漲,每月的固定開支越來越高。為了養活這一大家子人,我不得不大力拓寬產品線,爭取東方不亮西方亮,讓客戶覺得總有一款適合您,結果公司的定位越來越模糊,服務越來越沒有特色,老得靠搞定客戶關系抓訂單。你知道我是個喜好讀書動腦的人,不喜歡這些推杯換盞的事兒,弄得我焦頭爛額。我現在感覺像在走鋼絲,整天提心吊膽,擔心丟掉一個大客戶就歇菜了。吳總說完,連連搖頭,看來清幽的茶館并不能平復他的焦慮。
我反問他,你何苦把自己搞得這么累嗎?吳總一氣喝了一大口茶,沖我一擺手說,老兄,我能不急嗎?我好幾個同學公司要么都搞上市啦,要么在謀上市,都說現在是個跑馬圈地賺快錢的時代,錯過就沒了呀。
我一邊給他倒茶,一邊說,那你知不知道一將功成萬骨枯,還有更多的公司本來業務好好的,因為老板轉向天天跑關系,忙找錢,盲目擴張圖上市,最后把公司都給折騰跨了的呢?關鍵你得知道你的定位是什么,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你當初創立這家企業的目的是什么。就像喬布斯當年重返蘋果的時候,他想的可不是把蘋果變成市值最高的公司,他找回的是他最初的激情之源,用夢想改變世界。
吳總的遭遇堪稱中國專業服務類公司的經典寫照。創業板的造富神話,眾多圈地機會的致命誘惑,導致專家型的創業家也無法避免中國企業家為做大而做大的通病,手里多了一分錢,就想干十分的事,一路狂奔,路上稍有顛簸,就可能車毀人亡。
我在美國遇到的絕大多數專家型公司,往往多年都是一人獨來獨往的SOHO一族,由于固定營運成本幾乎為零,他們氣定神閑,專注于自己特長的領域,十年如一日,不斷做深做透,形成非常牢固的核心競爭優勢。人也活得很瀟灑,該休假休假,該閉關閉關,好不逍遙自在。前兩天,我給一位做總裁教練的美國朋友寫郵件,沒想到得到的是他設置的一條自動回復:“本人這兩個月在寺院閉門修禪,不能處理郵件,一切事務五月以后再說?!笨纯慈思疫@瀟灑的勁頭,真是讓我自慚不如??!
還有一次一位美國專家來上海找我吃飯,老人家七十多歲了,身板還跟籃球運動員似的。我問他,你干嗎來啦?他說,來旅游啊,準備把中國繞一圈,一個月后再回去。我笑著說,那你不如退休就專職旅游得了。老人家拍拍我肩膀說,專職旅游就沒有業余的開心啦,我享受我的工作,工作讓我頭腦保持靈活,身體保持敏捷,我是不會退休的,但我也決不會讓工作占滿我的生活,七三開最好,邊干邊玩,樂樂呵呵活到一百歲,哈哈!
老人家的生活狀態讓我羨慕不已。我把這種專業服務形態稱為知識經濟的“益生菌”。益生菌,源于希臘語“對生命有益”,它們是定植于人體腸道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的活的有益微生物的總稱。所謂“益生菌”形態,就是每個組織都小小的,但他們聚集在一起,對于整個商業機體的健康意義重大。專家甘當“益生菌”,就能在自己的領域不斷精雕細琢,形成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的問題往往是,專家也忙著做大,結果越做越雜,越做越淺,變成什么都不是的“雜家”了。
歐洲著名的管理哲學家查爾斯漢迪曾經說, 真正的組織往往與我們設想的不一樣,有時候會成為囚禁人類心靈的監獄。所以任何類型的組織都有適度規模,并非越大越好。專家最大的價值就在于他在專業領域的創造力,而自由和獨立正是維持旺盛的創造力的重要保證。
知識經濟是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組織規模的大小并不是決定性因素,這是與傳統工業最大的不同。越是優秀的專家,越是珍視自由和獨立,因為這是保持創作活力的源頭。如果說過去人們聚集在大型組織中還是為了規?;瘏f作的話,今天隨著移動互聯和社交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此類需求越來越沒有必要。如今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展工作,哪怕是躺在沙灘上曬太陽。
全球教練聯盟組織ICA就明確宣稱,我們就是一個虛擬組織,所有教練成員都是獨立的。獨立的自由職業者現在可以很方便地組成虛擬聯盟為大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傳統的組織邊界正在被拆除,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邊界日益模糊不清的新世界。在這樣的時代,“益生菌”就是知識經濟最佳的組織形態,只有這樣,專家們才能真正擺脫柴米油鹽的困擾,一以貫之地關注自己領域的持續優化和創新。
我跟吳總說,在我離開偉事達第三次創業時, 我認真思考了自己人生下半場想要的生活方式, 我問自己一個核心問題, 什么事情能夠讓我熱情飽滿地再干二三十年,我發現那就是如何幫助企業高管團隊提升整體領導力這個重要課題。因此盡管有很多老同事跟我講還是做高管獵頭來錢快,我都一概拒絕,我想人一定是要往前看的。
既然創業,就要創新,根據我對培訓和教練兩種模式的認真分析,我首創了“領導力培練模式”,以“培”達“知”,以“練”促“行”,達致“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我深知,作為一種嶄新商業模式的開創者,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培育市場,堅持到曙光乍現的那一天。抱著甘當“益生菌”的信念,我們心不慌,腳不亂,一步一個腳印從容前進,該充電就充電,該說不就說不,守住我們的核心價值。
吳總聽完我的故事,沉吟半晌,若有所思地說,看來我是該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啦。
半年后,我在小區散步,意外遇到吳總,我說,老兄你終于有時間出來散個步了。吳總沖我一抱拳說,多謝你啊,上次和你談完后,我心里亮堂多了,這段時間把該放的都放掉了,人也輕松多了,現在發現散步時靈感如泉涌,當年的感覺又回來了,真是個好事。
看來我跟吳總會經常在一起散步啦!
欲了解領商公司詳情,請登陸www.PeiLian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