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業的林總監,每次在開會的時候,對于領導的講話總是嘀嘀咕咕,背后議論卻又不明說。已經做了多年的中層管理者,就是還升職往往。他這種行為習慣并不是針對某一個人,而是針對某一類人。只要是權威、指導形、攻擊性的上司面前,他都會有這樣的表現。這讓他的人際關系非常糟糕。
這讓林某感到非常苦惱,他也曾經想改變這種不良的行為習慣。但似乎無亂怎么努力改變,他到某些特定的場合時又會不自覺地出現嘀咕、抱怨行為。后來職場心理咨詢師與他溝通后發現,引起林某這類職場沖突行為的深層原因是他在童年時期形成的某種無意識情緒習慣,才導致職場的人際關系緊張。
那么,什么是職場無意識呢?產生職場無意識的原因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管理這種無意識習慣產生的引起的職場沖突呢?
一、什么是職場無意識?
我們認為,無意識就是個體無法沒有意識的心理過程、心理活動和心理狀態的總和。簡單地說,無意識是“未被意識到”的意識,如無意感知、無意記憶、無意表象、無意想象、無意注意、非口語思維和無意體驗等等。
職場無意識是指由職場的外部環境自動誘導員工個體做出某種特定的行為的過程,并且這種自動誘導的過程無法被個體所內省。職場無意識具有自發性、隱蔽性、非邏輯性和穩定性特點。
在心理學家看來,職場中的人際關系正是兒童時期家庭關系的縮影。童年生活在大家庭里,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樹立起一種權威的形象,喜歡對孩子的各個方面進行指導。孩子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無形中便會對權威的父母產生一種抗拒的、逃避的無意識習慣,成年后便會無意識地把童年對父母的感情,轉移到同事和領導身上。
案例中,上司正代表一種權威、指導性的身份,就像家庭中的家長的身份。林總監在工作中將童年時期對父母的無意識情感習慣投射到領導身上,對領導產生一種抗拒、不服從的心理無意識,導致產生了一些不良的行為,導致人際關系緊張的局面。
二、職場無意識心理原因
1、認知嚴重偏差:非黑即白
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早兒童早期成長過程中便形成一套內在的、穩定的價值評價系統。當我們面對外界的事物時,評價系統便會自動地、無意識地做出評價的過程。如果主體活動的結果滿足了主體潛在的需要,符合無意識的價值標準,主體內心可能達到某種滿意的愉悅,反之,如果主體活動的結果不符合意識的價值標準,主體內心可能出現某種不快甚至憂慮。
正是通過這種不可名狀的愉悅和憂慮實現無意識的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影響下一活動的有意識和無意識選擇,導致認知出現偏差,判斷標準是非黑即白。
無意識的評價功能無形中影響了員工的價值判斷,當職場出現不符合無意識的價值標準時,產生抱怨、焦慮、工作消極的沖突行為。
2、工作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固定
由于無意識不受自覺的理性控制,沒有目的性,也不受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干擾,一旦形成某種無意識狀態,便具有一定的慣性,不像自覺的意識那樣容易發生變化,因而,無意識比意識要穩定、持久得多,甚至抑制意識活動的變化。個體無意識具有穩定性,在個體長期的生活當中,形成了個體特有的、穩定的工作思維模式,行為習慣。
當職場中常常面對變化的因素,與個體固有的模式產生不協調時,造成職場上的沖突行為,表現主要有頂撞上司、工作效率低、不愿接受某項工作等行為。
3、無意識的非理性、非邏輯
無意識具有非理性、非邏輯性等特征,意識活動具有理性、邏輯性等特征,與意識活動相反,無意識不受自覺意識的理性邏輯規律的制約,超越于邏輯思維結構之外,無固定秩序和操作步驟的心理形式。無意識沒有固定的反映對象,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它甚至不需要語言,因而它既不受具體對象的約束,也不為人的目的所控制。
案例中,林某嘗試控制改變這種行為習慣,但發現難以改變。改變某種無意識習慣不單單要只關注某些行為模式的改變,更要關注個人的內隱的無意識層面轉化。
三、職場無意識沖突管理
長期以來,防范職場沖突方式大多注重于客觀因素和外在因素,而忽略人的心理因素,常常覺把問題表面化、簡單化,而忽略的個人無意識層面的影響。無意識是主體意識不到的、不自覺的,主體無法把握和控制它,所以,改變員工的無意識行為習慣,沒有直接的、有效的途徑,只有靠主體長期修養才能逐步實現。
(一)樹立心理防范觀念,營造自我調節心理
員工應逐步樹立職場無意識沖突防范觀念,要經常從個體的無意識心理這一獨特的角度分析職場中沖突的行為原因,自覺把握職場沖突行為和人的心理之間的內在聯系,矯正自我心態上的偏差,穩定心態、理順情緒、調節失衡心理、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培養自我良好的職業素質,培養愛崗敬業的精神。只有先從個人意識層面上改變某些無意識思維模式,才能改變某種可能會導致職場沖突的行為習慣。
(二)實施正確培訓,培養員工良好的職業素養
通過引進相關的員工培訓項目,通過心理教育,塑造積極、愉快的心態。心態調適和訓練的方向就是心態積極、平衡,保持愉快的心境。通過心理類培訓,員工學會調整、改變和駕馭自己的心態,避開心理誤區,以積極的心態應對人生的一切艱難險阻,激發人們的上進心和責任感,增強員工的自控意識,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從而改變人生的現狀,創造嶄新的生活。
(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塑造健康文明職業心理
管理者要抓好企業的文化建設,通過企業環境、氛圍潛在地影響受員工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和行為方式。眾所周知,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良好的環境有助于形成一個企業內部的正確輿論和內聚力;有助于提高人感受美、鑒賞美、評價美的能力;能夠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展;能夠約束人的言行,使之變得規范。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啟發和引導員工去追求如何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激發員工的集體歸屬感、自尊感、榮譽感,激勵奮發向上、有所建樹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營造積極向上的心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