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業在開始創業的時候大多都是從家族式起步的。當初看準了一個項目,家里人商量一下,湊些啟動資金,人手不夠找些親屬和朋友幫忙,就風風火火地操作起來了。當企業從小到大,形成一定規模的時候問題就逐漸顯現出來了。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精英人才進不來、空降兵難以存活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需要引進精英人才的時候,原有的家族管理人員大多對引進精英人才持抵制的態度。他們認為,企業在我們這些人的努力下現在發展的很不錯,為什么還要引進其他人呢?由于他們難以理解老板的發展思路,加上各種利益因素的原因,導致精英人才的引進難以實施。即使精英人才空降后,也因為無法調整好各方利益,遭遇種種障礙,最后因水土不服而出局。結果老板的人才引進計劃落得了竹籃打水的結果。
二、企業內部人際關系復雜,形成各種利益團體
由于企業成立之初骨干人員大多是親屬和朋友,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因關系的親疏遠近及利益得失等因素,在企業里自然形成了各種利益團體。不同利益團體的人為了各自的利益,工作的出發點往往偏離了企業利益第一的原則,而更多考慮自己或小團隊的得與失,這祥就給企業的正常工作帶來了很多的不利。正常的工作不能正常進行,不正常的事卻會堂而皇之的發生。
三、個別管理崗位上的家族成員,不能擺正位置
企業個別管理崗位上的家族成員,在企業里倚仗其家族關系,工作不到位,不能以其能力和業績服眾。因為他們在企業里具有雙重身份,導致在企業管理中過多流露出濃重的家庭色彩,致使工作中公私不分,其下屬也很難正常地開展工作。
四、老板決策難
由于以上錯綜復雜的關系,導致老板在決策上很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由于要考慮到各個小團體的利益,做決策時難免有失公允,這祥不但使老板在員工心目中威信下降,做為老板本人也因為做了違心的決策而痛苦不堪。
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現狀,走出家庭式的困境呢?我認為有一句話說得好,一切根源全在于我!這個局最后還得老板自己來解。
一、給理想的歸宿
企業創業之初,元老們連資金帶人一起進入了企業,不怕風險,為企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的付出應該都到相對的回報。當他們的能力確實已經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時,退下來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我認為要給他們一個滿意的歸宿,在報酬方面在榮譽方面都要做到位。
二、因才配位
不需要退下來的人要根據其能力和水平安排一個合適的崗位,一方面讓其繼續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又不能因為其思維和能力的局限阻礙企業的發展。
三、培訓提高
對于能夠繼續在崗位上工作的家族成員要對其進行教育培訓,提高其思想高度、改變思維模式。尤其要學會角色轉變。當初創業之時,你和老板是兄弟,有活并肩干,有事并肩上。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企業大了,你和老板是上下級的關系,講究的是尊重服從。做事有企業的規章制度和程序,要按公司的程序和制度辦。所以讓企業里的家族成員學會角色轉變至關重要。
四、六親不認、正己正人
當上述工作做到位之后,老板就要在工作中,在重大決策上做到六親不認。當然做到這一點很難,但為了企業的發展,老板你必須要這么做。否則這個局面就永遠無法扭轉。只要你的出發點是為了企業利益,該決策就決策,隨家族成員怎么去說。我想遲早有一天他們會理解你的。
五、給空降兵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
當空降兵初到企業時,老板一定要給予多方面的關注和呵護。在各方面幫助空降兵樹立威信、掃清工作中家族成員設置的障礙。幫助其盡快開展工作,做出業績,最后以業績服人,以結果服人。這祥做不但會使空降的精英人才自己有信心,同時也樹立了老板的威信,另一方面也使后來的精英人才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綜上所述,家族式的管理并不全是弊病。有很多家族式企業管理得非常好。但凡事都好有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關鍵是我們要把好的一面發揮到最大,把不利的一面壓縮到最小。這祥對企業的發展最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