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講個人品牌經歷的四個階段的前兩個
第一階段:階段性圈
第二階段:專業化生產今天我們講剩下兩階
第三階段:自動化產出
在這個階段你會發現,專家更專業了,還出現了專門的公司(美國的經紀公司和競選公司)把這件事當成全職的業務進行。最令人興奮的是,「名人營銷」的過程控制權由想要擁有個人品牌的本人轉移到了專業機構手中。也就是說,那些想出名的佼佼者,再也不用像第二個階段一樣四處救火了。
新的專家開始涌現,攝影師、攝像師、化妝師、形象顧問、公關人員、演講培訓師、心理專家、傳播專家、調研人員等,他們共同把毫無名氣的人塑造為超級明星,將大大的個人品牌變為實實在在的利益。
此階段的最大意義為,套路和策略還有執行方案不再由「名人」自己統籌,而是專業的公司出手掌舵。同時,「名人」用更多在資金注入到這場商業最底層的大邏輯之中,因為個人品牌已經成為了一種投資,并有超預期的各種可能。
在這個階段,我想強調「先機」這個詞。回憶下近十年的企業家、明星、藝術家、名人,有很大的變化嗎?答案是并不大。但有新晉級的名人嗎?答案是肯定的,有!先機的全部玄機就是,越后進入的名人成本越高。
自動化產出階段的最大的貢獻是,「名人」可以不用創造任何才華,專業的團隊可以將任何素人變成名人。(比如鳳姐、比如犀利哥)最恐怖的是,哪怕根本沒有這個人的存在,甚至是可以被虛擬出來的。
第四階段:信息一體化
新媒體的崛起,讓我們普通人也可以更好的展現自己,從而讓我們打造個人品牌變的簡單。比如說我們可以通過寫微信的公眾號文章,可以通過手機上的微博實時在線的發出我們的聲音,可以通過直播展示生活中的自己。
但同時由于我們進入了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因為我們現在獲取信息的成本太低了,信息已經完全過載。人們去認知一個新的事物或者一個新人,變得越來越困難了,這個時候我們每次只是通過一個標簽去認識一個人。
這個階段的專業化程度要求也很高,包括互聯網的多維度使用。我有個自己發明的詞,叫「搜索型人格」。如果在網絡上搜索你,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負面信息較多的人可能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已經生活在了搜索和鏈接的世界里。
所以大部分人仍然覺得出名很困難,做一段時間沒有流量、沒有閱讀量、沒有關注度就放棄了,他們忘了這也是個合作的時代,你要去找到貴人相助,這個貴人其實指的很多點,比如說是一個大v,比如說是一個很好的渠道。比如說是一個像孔斌國際“自品牌聯盟”一樣的個人品牌打造互助平臺,對吧?
比如說“自品牌聯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資源、有自己的優勢。比如我希望做成一樣事情,剛好缺這方面的人才,你正好是這種人才,你幫我把這工作做好了,然后你說,“我現在寫一篇很好的東西能不能幫我推一下,我當然100%會幫你推,對吧!
在孔斌國際“自品牌聯盟”我們通過資源互補的方式去找到相互的貴人,你這個技能到底跟誰能進行互補?它怎么去計量呢?這就是“自品牌聯盟”所起到的作用。
“自品牌聯盟”依托上海市品牌研究會,及孔斌國際集團7年互聯網、媒體營銷策劃經驗,50人以上的策劃、采編團隊,100個以上的宣傳推廣團隊,數百家的圖書銷售渠道遍布全國線上線下,超過1000家的各類媒體、網站戰略合作伙伴,強大的品牌策劃、宣傳推廣能力,發揮著1+1大于N的倍增效果,已經通過出書打造了數百位“自品牌人物”。
相比其他單純出版機構,網絡搜索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提升50%~200%,由孔斌國際自品牌聯盟為他們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總利潤超億元。而這些都是你可以整合利用的現成資源!
當然這個環節最重要的并不是互聯網,而是一個一體化時代的到來。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像我們一樣的平臺或個人品牌管理公司進入這個市場,我相信這不僅是個市場,更是一個大大的產業。
出名要趁早,這是張愛玲的至理名言。我們也已經從人怕出名豬怕壯進入了人要出名豬要壯的時代。很多人問我,到底為什么大家都要紅、都要出名,都要有自己的個人品牌。我的解釋很簡單——想象力。
有個人品牌的人,會給別人以各種想象的空間,而想象力是人類發展的重大因素,因為他可以連接一切抽象的事物。
文章的最后,送給大家三點我對個人品牌的價值理解:
1、一旦你思考這個問題,它就無處不在;
2、個人品牌是極度競爭下的權柄
3、有自品牌,自己就是個生態。
||孔斌國際自品牌書聯盟||
策劃:沈培亮
編輯:達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