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骨質疏松癥的原因與防治
骨質疏松是一種流行的營養缺乏癥。在我們國家,50歲以上的女性每3個人中就有1人患骨質疏松癥,50歲以上的男性每6個人也有1人患骨質疏松癥,每年至少有300萬人因骨質疏松而骨折。給人們的生活、工作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盡管是這樣,人們對骨質疏松的認識還不夠重視和明確,多數人一直認為就是缺鈣造成的。其實,造成骨質疏松的原因不只是缺鈣那么簡單,看了下面的內容你就會明白。
一、造成骨質疏松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骨質大量流失和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之間的功能不平衡造成的。經研究證實,這種不平衡和年齡有關。兒童時期成骨細胞的建造大于破骨細胞的侵蝕消融;青年時期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二者保持基本平衡;中老年以后成骨細胞功能減弱,破骨細胞增強,二者之間的平衡被打破,骨質疏松開始發生。打破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平衡的主要原因是:1、成骨元素鈣的流失大于吸收;2、免疫系統的老化和自由基對成骨細胞的攻擊;3、營養失衡加速了這種老化,骨質疏松開始形成。
第二個原因是內分泌失調。這種骨質疏松癥主要是發生在更年期后的女性身上。由于更年期的女性雌激素的分泌不足而影響了對鈣的吸收,因此,補充雌激素治療更年期后女性患骨質疏松癥成為主要方法。但是,研究證實,補充雌激素只能減緩而不能制止骨質的流失,同時還存在著更大的危險,就是容易引發乳腺癌。一項研究表明,進行雌激素療法5年以上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比沒進行這一療法的要高出40%,因此對更年期后女性患骨質疏松的治療,這不是最佳的選擇。
第三個原因與心腦血管疾病相似。就是蛋氨酸的代謝不平衡,造成了高半胱氨酸對骨頭的攻擊,引起了鈣質的流失。
第四個原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大量的攝入肉類,精米,酒精等酸性食物,再加上少運動,過重的精神壓力和熬夜等等,使得我們的身體越來越酸性化。為了保持體內的酸堿平衡,堿性的鈣質就大量地從骨頭中被溶解出來,幫助恢復機體的酸堿平衡,而造成了鈣質的流失。
二、對骨質疏松癥的誤區
過去,包括現在的很多人,還一直認為骨質疏松癥就是缺乏鈣質,所以只采取簡單的補充鈣質療法,效果甚微。其實,骨頭不僅僅是一些鈣質結晶的聚合,而是不斷地參與一些生物化學反應的活組織。也就是說,骨頭跟其他組織一樣,也是一個活組織,它是不斷地通過成骨細胞的活動來更新自己的。在更新的過程中,骨骼不斷地從體內的生物化學反應中得到能量。而這些反應又取決于許多微量營養素和體內的酶系統。因此骨頭也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而不只是鈣質的堆積。
另外一個常見的誤區是,認為要強化骨骼預防骨質疏松癥的話,只要補充鈣質就足夠了。但事實上要真正減少國人骨質疏松癥發病率的話,人們不僅需要補充鈣質,還要補充骨骼健康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因為,人們的典型飲食結構是大量的攝取精米、精面、精加工的食物和脂肪,而這些食物已經被證實,是缺少了許多基本營養素的食物,而缺少任何一種維護骨質健康的營養都會造成骨質疏松。所以,如果我們要減少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就必須保持骨骼健康的必需營養物質永遠都在一個最佳水平。
研究證實,要減少脊骨、髖骨和腕骨骨折的危險性,我們必須注意以下三個重要的因素:1、保持適當的骨質密度;2、防止骨骼中的蛋白質流失;3、要確保骨骼能獲取自我修復和替換缺損部位所需的所有營養成分。在這三個保護和修復骨骼的領域中,營養補充是最至關重要的。
三、骨骼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質
1、鈣
毫無疑問,缺乏鈣質會導致骨質疏松癥。但是研究顯示,絕經期婦女骨骼缺鈣的只占25%,對這些女性補鈣能增加骨密度。而對其她75%的女性,補鈣卻沒有什么作用。對補充鈣和維生素D的研究顯示,能減緩骨質疏松癥,但不能完全防止骨質疏松癥。這些研究證實,補鈣的確有幫助,但并不是解決的最佳方案。
鈣是預防骨質疏松癥所必需的第一營養素。不論男女,我們每天除飲食以外都應該補充400-500毫克的鈣,具體劑量取決于我們每天飲食中攝取的鈣量。研究證實,人們對檸檬酸鈣的吸收比對碳酸鈣要好。但是,如果是通過食物攝取并且有足夠的維生素D3的話,這兩種鈣的吸收率是基本相同的。不論你服用的是哪種鈣,都應該隨食物一起服用,以便更好的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也應該補充同樣劑量的鈣質。研究證明,青春期前的兒童如果每天都能攝入800-1200毫克的鈣,骨密度能提高5-7%。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種骨密度的增加不僅能維持到青春期,而且能伴隨他們的終生。
2、鎂
鎂在全身都有許多重要作用,包括維持心臟的電導率。鎂對骨骼中發生的一些生物化學反應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鎂能激活堿性磷酸酶,這是一種新骨質結晶形成過程中必需的酶,它是由鎂所啟動的。其次,鎂還能將維生素D轉化為更活躍的形式,如果體內缺鎂,會引發維生素D遲鈍的癥狀。日常的飲食調查表明,80-85%的人飲食中缺鎂。
3、維生素D3
鈣質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如果我們想從食物中吸收鈣,維生素D是絕對必須的。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的研究表明,在就診的急性病人中90%的人缺乏維生素D。雖然維生素D可以由皮膚在日光照射下產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讓陽光照射的時間越來越短,缺少維生素D就變得很常見了??诜S生素D又必須在體內轉變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維生素D3形式,而這種轉化的削弱比缺少維生素D本身更重要。這就是為什么補充維生素D必須用它的活性形式-維生素D3。研究證實,補充維生素D3可以讓骨質疏松病人減少骨質流失和加強鈣的吸收。
4、維生素K
維生素K是成骨型過程必需的營養物質,也是一種在骨骼中大量存在的蛋白。因此,它在骨骼形成、重塑和修復過程中都是非常關鍵的。在一項臨床試驗顯示,通過對骨質疏松癥患者補充維生素K可以有效減少18-50%的尿鈣流失。這說明維生素K可以幫助身體吸收和保存鈣質,而不是任由鈣質排泄出去。
5、錳
錳是軟骨骨質合成連接結締組織所必需的元素。與鎂一樣,在把谷物加工成精面粉的過程中會導致錳的流失。一項對患有骨質疏松癥的婦女進行的調查顯示,她們體內的錳含量僅為對照組婦女的25%。要預防骨質疏松癥,就要把體內錳的含量提高到最佳水平(7毫克)。
6、葉酸、維生素B6、B12
高半胱氨酸不但對我們的血管有傷害,而對骨骼也有傷害。體內高半胱氨酸含量過高的人都發現有明顯的骨質疏松癥癥狀。
7、硼
對于骨骼的新陳代謝而言,硼是一種很有意義的營養成分,在實驗過程中,補充硼的含量能使尿鈣排泄量降低40%。同時17貝塔雌二醇也明顯增加,這是人體中生物活性最強的一種雌激素。硼還能增加鎂的濃度,減少磷的含量。每天補充3毫克的硼是最適合的劑量。
8、硅
硅能通過交叉連接膠原蛋白絲縷,而加強聯結組織,患骨質疏松的病人新骨的產生緩慢,又不太理想,需要增加補充硅的含量。
9、硒
硒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增強結締組織基質,從而增強骨骼。對幫助新骨骼的生成具有促進作用,骨質疏松癥患者應補充硒。
10、鋅
要使維生素D正常發揮作用,這種礦物質是不可或缺的。研究發現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血清和骨骼中鋅含量都很低。
四、骨質疏松癥的防治
我們明確了造成骨質疏松的原因,也知道了骨骼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預防骨質疏松就是輕而易舉的事。第一、建立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因為,從飲食上攝入骨骼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是最廉價的。況且均衡的飲食是預防所有疾病的最佳療法。第二、有針對性的進行營養素補充治療。
1、骨質疏松的預防:最重要的是科學合理的飲食,盡量從食物中攝入鈣、鎂、葉酸、維生素B2、B12、維生素K、錳、硼、硒、鋅含量高的食物。因為,從食物中攝入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是最廉價的,并且,食物中的這些營養物質又是最容易吸收的。
2、骨質疏松的治療:營養素補充療法是治療骨質疏松最有效的方法。因為骨質疏松是由于大量鈣質流失和多種骨骼健康所必須的物質缺乏造成的,所以,在治療骨質疏松時,增加骨骼健康所必須的物質是關鍵。這些物質是:
第一、是鈣鎂和維生素D3組合: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確切地說是維生素D3。鎂能啟動成骨酶(堿性磷酸鹽)并把維生素D轉化為活性更高的維生素D3。在治療中鈣的用量每日應不低于1200毫克,鎂100毫克,維生素D3為350國際單位。
第二、是控制高半胱氨酸的組合:也就是葉酸和維生素B6、B12的組合。這套組合可將體內的高半胱氨酸控制在一個安全的范圍內,使之不至于傷害成骨細胞。體內高半胱氨酸很高的人不但會造成骨質疏松,更容易造成心腦血管疾病。
第三、是調節內分泌組合:也就是植物性雌激素調節組合:有黑升麻,大豆異黃酮,甘草,當歸精華等。這些都是植物性雌激素,相對于人工合成的雌激素,不會引發乳腺癌等副作用。
第四、是抗氧化劑:主要是維生素C,維生素C不但是一種強抗氧化劑,而且還能和體內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鈣結合促進骨膠原的生成。
第五、是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食物,減輕精神壓力。這樣可以實現更好的人體酸堿平衡,免疫系統的功能也會大大地加強。
如果能堅持補充配方科學合理,數量充足,品質優良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骨質疏松就會得到很好的預防和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