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聞澗,是浙江大學科技咨詢中心專家顧問,海爾集團信息中心特約發展咨詢顧問家資深家電業顧問。從事產業分析、市場營銷、公關策劃的工作。對國內家電、IT行業等問題有著獨到的看法和鮮明的思路。在《中國經濟時報》、《財經時報》、《中國電子報》、《銷售與市場》、《經濟視點報》等三十多家平面媒體或開設個人專欄,或發表專業性文章。
日前,一則“林內、華帝”等知名品牌企業生產的電熱水器,因產品能效等級不達標被判定質量不合格事件,給已經遭遇一整年市場寒流考驗的家電產業,帶來新的沖擊。
一家是來自日本的老牌熱水器企業,一家是來自中國的知名廚電企業,雙雙跌倒在“產品質量不合格”這一企業生命線面前,令人詫異。
近年來,在中國家電市場上,華帝、林內等知名企業產品質量不合格事件并非孤例。就在今年6月份,小家電企業艾美特的一款電壓力鍋在國家質量抽查中被查出“鉻超標56倍”。之后,艾美特方面對于不合格產品所采取的“拒不承認、推卸責任、拒不道歉”態度,引發社會輿論指責,最終企業在沉默1個月后宣布對問題產品公開召回。
當前,中國家電產業在國家政策引導下積極謀求從制造向創造轉型升級,謀求從價格驅動品牌、技術創新驅動的產業背景下,保證產品質量的持續穩定、可靠已經不再是中國家電企業發展的主要挑戰。但華帝、林內卻跌倒在這個“經常會被忽視、卻又事關企業生存大計”的事件上,折射出整個產業在快速升級轉型中少數企業身上所存在的“短視”與“投機”。
透過華帝股份(002035)2012年半年報可以看出,熱水器業務占到公司主營業務的比重為21%左右。這意味著,熱水器銷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而產品質量則是直接決定華帝能否繼續在國內熱水器市場謀求繼續發展的關鍵。面對“產品質量不合格”這一問題,華帝接下來將如何消除消費者心目中的陰影,顯然對企業和品牌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同時,這對于今年以來處在“反日情緒”市場沖擊下的林內熱水器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其當年從日本起家后進行國際化擴張進入中國市場,并取得一席之地,顯然也是基于日本企業對“產品質量”管控一貫的高標準、嚴要求理念。為何在進入中國市場多年后卻出現“產品質量不合格”事件,令人不解。
當“產品質量就是企業生命線”這一理念在中國家電業貫徹執行30多年后,林內、華帝卻仍然無法保證產品質量的持續穩定、合格,竟然還公然虛標產品能效,反映出對于家電企業違法違規處罰力度過輕。顯然,建立產品質量不合格企業的黑名單已經迫在眉睫。特別是要對于屢次出現不合格事件的企業加大、加重處罰力度。
讀者感言:隨著我們消費者購買行為越來越理性化,看重的還是產品的質量,如果沒有把質量做好,那該企業也將無法在市場上立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