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下面的這個胖嘟嘟,像個棉花糖一樣的家伙很火,它就是《超能陸戰隊》中的Baymax 大白機器人。
Baymax,中文我們叫它大白,是主人翁的哥哥Tadashi對關愛與治愈理解的具象化呈現。這樣的治愈需要可以信賴的結實筋骨,這樣的治愈需要一個柔軟且永不會傷人的外在,這樣的治愈需要一個讓人看著心里就覺得舒服的可愛外表,這樣的治愈需要一個聽上去永遠不會膩煩的動人聲音,這樣的治愈需要在你寒冷的時候能給你溫暖,這樣的治愈需要在你擦傷的時候能給你涂藥,這樣的治愈需要隨時詢問你情況的關切,這樣的治愈還需要兼具治療身體和治療心靈的雙重能力。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聯想起最近看的一篇文章《在創新的道路中,我們要人才還是要方法?》提到兩個陣營的觀點。Pixar提出:人才是原創點子的催化劑,并且相信“天才是罕見的”而另一種陣營的觀點,則是提出:在理想狀態下,會有一套方法可以讓任何按部就班的人產生好創意。如果是你,你又會站在哪個陣營呢?故事中Hiro雖然是一個極度聰明,富有創造力的孩子,他討厭學校,認為書呆子式的理論對他是浪費時間,但是當他看到哥哥和哥哥的朋友們在系統的學習下,所創造出來的事物,決心一定要進這樣的學院。其實,對于一位專業的創新顧問師來講,我確實是更傾向后者的。我覺得要讓一個人僅憑借頭腦風暴和個人的閱歷很難持久的保有一種創造力。而系統的創新方法確是腦袋里小星火的助燃劑,當然這只是我看了一部電影后的小小感悟!
回到影片,我個人覺得最感人的地方不是Tadashi犧牲自我投身火場的那場戲,而是他通過在Baymax上的錄像設備重新在主人翁Hiro面前出現的那場戲。雖然這段錄像僅僅是記錄了制作Baymax的80多次失敗經歷,但它足以證明,Tadashi已經為Baymax獻出了所有的精力。在創新的道理上,失敗是難免的,而我們往往害怕失敗,企業害怕風險,一旦失敗就覺得是種資源的浪費,回首想想現實生活中,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歷程吧!現在那些能夠有前瞻性搜索、認知分析、數字助理以及能在智能代理方面發揮作用的機器人都是經歷多少嘗試和失敗才能發展到今天。
大白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歡迎,是因為它總是能給人一種溫暖和體貼的感覺,如果生活中當我們不舒服時,也有個這樣的大白出現,“請您選擇您的疼痛指數,我會來幫助您”有這樣的貼心服務該有多好!我感慨在創新道路上這些勇士們的勇氣和付出。他們是默默把大白送到我們身邊的人。
其實,這次迪士尼的作品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述求,在高壓密集的生活中,人們需要貼心的服務,需要醫療的改革,需要這種溫暖的創新,只要能改變一點點,我們的心就溫暖一點點。希望我能成為您創新道路上的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