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2年底,我國有各類征信機構150多家,征信行業收入約20多億元,其中信用評級機構占了大部分。業內人士預測,我國13.5億人口的市場應有1030億元的個人信用報告市場空間。
據業內人士推測,無論從政策還是經營指導上,政府都已為個人征信牌照發放做好了充足準備,預計2014年下半年發放牌照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信用評級公司、主業為金融信息化的上市公司、P2P平臺、第三方支付公司、民間金融服務商等各路資本都在爭相搶灘征信業
信用,是金融業的基石,對市場經濟全局至關重要。征信機構,則是一國信用體系的核心。當下,信用評級公司、主業為金融信息化的上市公司、P2P平臺、第三方支付公司、民間金融服務商等各路資本都在爭相搶灘征信業。
去年3月15日,《征信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征信業開始有法可依。接受記者采訪的人士皆表達了兩個觀點:我國以征信體系為核心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嚴重滯后,遠不能滿足市場主體的需求;在國家立法和行業監管正式明確后,征信業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互聯網金融近年來的井噴式發展,也產生了對信用產品的巨大需求。不過,由于數據采集、系統搭建和評分模型的建立非一日之功,雖然征信機構的前景被普遍看好,部分受訪人士表示短期內以投入為主。
個人征信市場達千億級
去年11月,位于深圳的上市公司銀之杰發布公告稱,擬與易寶支付、北京創恒鼎盛科技有限公司共投資5000萬元成立北京華道征信有限公司,銀之杰以超募資金2000萬元出資,占征信公司40%股權。華道征信將在獲批后開展個人征信業務。
根據《條例》,央行及其派出機構依法對征信業進行監督管理。經營企業征信業務的機構需備案,經營個人征信業務的機構注冊資本不少于5000萬元,且需要經過央行審批。這意味著,類似于第三方支付行業,央行將對個人征信業務實行牌照管理。
銀之杰此前專注于金融行業風險管控領域。國海證券分析師孔令峰認為,從事征信業務,一定意義上是公司風險管控業務在經濟領域的社會活動的延伸。而易寶支付于2005年首創了行業支付模式,廣泛的合作企業與商戶為其積累了豐富的交易數據,而征信業務提供了一定的數據基礎。
銀之杰之類的金融信息企業是征信行業的新來者,而信用評級業是征信的子行業,已有公司在征信業耕耘數載。
根據《中國征信業發展報告(2003—2013)》,截至2012年底,我國有各類征信機構150多家,征信行業收入約20多億元,其中信用評級機構占了大部分。
如中誠信,自1992年開創了國內的信用評級行業,2002年開始發展征信業務,從最開始的“征信事業部”發展到2005年注冊成立專業的中誠信征信有限公司。
中誠信征信有限公司方面對記者表示,以《條例》和《征信機構管理辦法》為重要標志,我國征信市場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征信業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的初期”,前景巨大。
截至2012年底,央行征信中心為8.2億自然人建立信用檔案,包含信貸記錄、公共記錄和查詢記錄,但尚無個人信用評分。除央行征信中心外,目前個人征信業務僅上海資信、深圳鵬元、中誠信征信等少數機構有所涉及。
宏源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易歡歡對中國的個人征信市場做了測算。他發現,美國三大征信局益百利(Experian)、艾可飛(Equifax)和環聯(Transunion)壟斷了美國絕大部分的個人征信及個人信用報告業務,2013年三家公司在個人信用報告服務領域的總收益的估值為240億人民幣。他預測,相比美國3億人口的市場,我國13.5億人口的市場應存1030億的個人信用報告市場空間。
牌照發放在即
5月30日,央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公示了13家提交企業征信機構備案申請、符合形式要求的機構。這13家征信公司的股東,就包含了中誠信、網信、拉卡拉、宜信公司CEO唐寧等人們熟悉的機構或個人。
13家公示機構從事的都是企業征信業務,但其中有5家征信機構注冊資本達到了5000萬元,有資格申請個人征信牌照,掘金個人征信千億級的藍海。
一家已提交個人征信牌照申請的企業對記者表示,目前正逐步建立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并同步研究針對個人的授信模型和風險控制工具。該公司表示,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在內的創新型金融產品不斷涌現,以及民間借貸的繁榮,都迫切需要建立覆蓋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信用服務體系,未來征信業市場空間巨大。
中誠信征信有限公司方面也透露,公司自2006年開始涉足個人征信業務,主要體現在和銀行等機構合作開展個人信貸征信調查和信用評分。2014年5月中旬,中誠信征信正式上報了開展個人征信業務的申請材料。
總部位于浙江杭州的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常年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旗下有融資擔保、資產管理、債權基金、保理等板塊。去年11月,中新力合在溫州成立了征信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
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杭生對上證報記者表示:“我們從事的是中小企業金融業務,但其實與個人有很大的重疊,我們也需要了解企業主和公司股東的信用狀況。從這個角度,待征信公司業務沉淀下來以后,我們當然有申請個人征信牌照的打算。”
自2013年6月3日起,個人每年查詢第3次及以上的,每次收取服務費25元。易歡歡推測,這無疑為將來市場化的個人征信產業提供了確切的價格指導。因此,無論從政策、還是經營指導上,政府都已為個人征信牌照發放作出了充足的準備,預計2014年下半年發放牌照是大概率事件。
互聯網金融催生巨大需求
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互聯網金融的火爆,催生了對征信業的巨大需求。
如P2P平臺,目前尚不能直接接入央行征信系統,平臺無法獲知借款人在其他平臺借款甚至逾期的準確信息。還有,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對供應鏈金融的巨大需求,阿里小貸等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增長迅速。
方正證券分析師趙成認為,征信能為基于電商的供應鏈金融和P2P平臺的發展提供堅實基礎。阿里、蘇寧、騰訊、京東等,不管是自己開展小貸業務,還是與銀行合作開發信貸產品,所利用的無非是電商平臺上的客戶數據,電商巨頭本身已成為隱形征信公司。
發達的征信業,能大大提升網絡小額信貸的審核和授信速度。參見美國消費銀行協會的資料,以前不使用信用分時,小額消費信貸的審批平均需要12小時,如今使用信用分和自動計算機處理程序,這類貸款的審批縮短到15分鐘,時間縮短98%。使用信用評分后,60%的汽車貸款審批可以在1小時內完成,信用卡的審批只要一兩分鐘,20%-80%的抵押貸款可以在兩天之內批復。
陳杭生認為:“目前許多P2P平臺為投資者提供擔保,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征信公司能為互聯網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礎設置,真正提高資金配置的效率,而不僅僅是資金在網上的搬運。”
在央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公布的13家機構中,宜信旗下有網絡借款平臺宜人貸,網信金融是互聯網金融綜合服務提供商,拉卡拉為第三方支付企業。中新力合旗下的互聯網投融資平臺鑫合匯也于今年年初上線。
中誠信征信有限公司也表示,會突出發展基于公司既有大數據技術的互聯網征信產品與服務,向以P2P網貸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小微金融信貸以及電子商務平臺商戶征信與網絡金融等市場提供可靠和穩定的信用評估服務和產品。
新浪微博 @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