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
注:一畝田成立于2011年,轉做大宗農產品交易不過一年的時間。過去4年里,這家公司實現了2000%的增長,號稱估值一個月一漲。一畝田截止6月底的交易流水達到了153億元,6月20日到7月21日期間,一畝田的流水總額就達到了99億元,交易完成訂單數65602單,日均3.2億元。
因為這些官方公布的令人難以置信的乍舌數字,一畝田一夜之間紅得發紫。鈦媒體一直以來作為一家專業媒體,對于非常識能理解的爆炸性數字皆極為謹慎,早前在一夜爆紅之時,在多方調查了解后我們也未輕易落在筆上報道。
然而危機很快也排山倒海般來臨。日前爆出一畝田資金鏈斷裂大裁員,裁員規模超過1500人,75%一線人員被裁,還有“資方撤資”、“交易數據造假”等問題(詳見鈦媒體報道《一畝田“造假”迷霧,官方回應投資方并未撤資,大裁員卻又何為?》),真相如何以及背后更深層的成因是什么,鈦媒體記者對其來龍去脈做了一番深入調查。
農業復雜性決定了沒有哪個企業敢專門做農產品電商,充其量只是小范圍試水。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孤注一擲、大躍進式的發展,注定了這場從投資者到公司和團隊皆默認的刷單式虛假繁榮,突然戛然而止。以下是鈦媒體記者調查的全文,閱兵小長假,我們仔細讀一讀:
全國各地冒出了2500多名一畝田基層員工,一場“大躍進”正在田間地頭上演。
瘋狂刷單只因不想被淘汰
王飛半年前加入一畝田,成為了某個縣的基層員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產地搜集農產品信息,推廣一畝田的App。業績要求每個月都會發生變化,他告訴鈦媒體記者剛來的時候要求每個月300萬流水,完成3筆對接,新安裝一畝田App30個。刷單在一畝田內部十分普遍,因為不刷單不可能完成任務,而不完成任務就會被淘汰。如今,1500左右的員工被公司以違反銷售規定的名義開除,王飛覺得很郁悶,“領導就會要求我們刷單,是公司逼著我們這樣做的。我們一線員工都快被開光了,聲明還說是個別員工?!?br />大規模裁員的一個月前,一畝田曾經面臨數據造假的質疑,網站上出現了類似劉老板采購了999.999噸毛桃的詭異數據,那算是公司成立以來面臨的第一次危機。為此,一畝田緊急召開發布會,不惜公布后臺數據來證明日流水3億的真實性,僅僅過去一個月,卻以數據造假為由大面積開除員工,不得不說打臉打得太響了。“當時那個事情我關注了,覺得公司就是想炒作一下自己,提升知名度而已?!闭嬲屚躏w意識到公司可能出事兒了,是上個月拖欠了他們的績效工資。公司以績效統計錯誤為由,通知大家下個月補發,結果還沒到領工資那天就被公司開除了。
一畝田聲明中提到的違反銷售規定其實就是刷單,為了完成工作量,基層員工絕大多數都參與過刷單。促成交易要求必須把錢打到公司賬戶上,公司再把補貼返回來,這算一個流水?!鞍匆笪覀冃枰业讲少徤?,但有的時候本地并沒有那么多農產品,比如說今天賣了10萬,會刷到50萬甚至100萬?!蓖躏w告訴鈦媒體記者。
和基層推廣人員相比相比,一畝田門店的業績要求更高,刷單的行為也更加瘋狂。有知情人士向鈦媒體記者透露,門店工作人員每個月要被1000萬的流水,為了完成工作量只能尋求批發商的“幫助”?!坝心懽哟蟮呐l商拿出10萬塊,找親戚朋友開20張卡,開網上銀行,20張卡之間互相買賣,每天刷100萬就有2000元返利?!?br />除了交易數據造假外,App內發布的供應商、采購商信息也有很大水分。鈦媒體記者試圖在App上跟數位供應商在線聯系,并未得到任何回應。王飛表示,“上個月我們每天要發10條供應信息,通過App可以查詢每個縣的情況,我所在的縣基本都是我們員工發上去的信息?!?br />貨不對路,拉走一車就賠錢
刷單事件似乎也得到了投資人的默許,千分之二的補貼如果能扭轉農產品流通的固有模式,還是挺劃算的。但遺憾的是,補貼不可能改變固有的面對面現金交易習慣,只是增加農民的交易負擔?!稗r產品蔬菜很便宜,幾毛錢1斤,一車也就是1萬多塊。1萬去銀行打錢,還要扣50塊錢手續費,還要在柜臺排隊,這樣做是何必呢?雖然說公司返你20塊錢,但沒有必要這么做。全都是一單10萬,在網上銀行上刷的,主動給公司打款的幾乎沒有?!蓖躏w如是說。
在一畝田一線工作半年多,王飛總結的評價卻是,一畝田這個模式對農戶完全沒有幫助。對接是一線員工業績考核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幫農民賣貨,7月份王飛需要幫農民賣8單貨,每賣出一車,都要要拍照片發郵件。媒體上很多關于一畝田幫農民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報道都是以一線員工提交郵件內容為參考。
“表面上看是在幫農民賣貨,實際上沒太大意義。農產品流通領域很復雜,貨不對路也是要賠錢的。比如我們產地的圣女果可以在太原銷售,但絕對不能在西安銷售,每個地方的農產品只能在某個地區銷售。有的客戶來我們這拉了一批貨,就賠了,人家就再也不來了。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是農產品市場行情,跟你幫他賣不賣沒有關系。”王飛還告訴鈦媒體,今年大蔥滯銷的時候,市場上的產量遠遠大于需求,他們怎們使勁找客戶也沒用,那些暢銷的水果不用他們幫忙銷路也很好。
從采購商的角度來說,大型商超、飯店都擁有成熟的采購體系,根本不需要一畝田的幫助。平臺上真實成交的多是新入行的批發商,“他們想拉東西,沒有找到合適貨源,會再我們這查一下哪有貨源。聯系我們之后,把他們帶到產地,拉一車走了,80%都不賺錢,都不會再來。主要就是貨不對路,某一個地方的農產品只能在某一個區域賣,有時候拉遠了價格就上去了,近了人家不喜歡你的品種?!鞭r產品流通有很強的季節性、地域性,簡單粗暴的對接采購商和種植商是沒有意義的,做得全是一錘子買賣,換不來回頭客。
此外,一畝田還表示和專注餐飲采購的大廚網有密切合作,大廚網創始人劉志嘉,曾是一畝田的聯合創始人?!肮疽恢闭f大廚網會跟我們合作,從我們產地采購農產品,但是我們從沒合作過,他們也沒下過訂單?!蓖躏w如是說。
這場從投資者到公司,到團隊管理層皆默認的刷單式“大躍進”,最后在投資無法支撐燒錢時,戛然而止。